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伴吞咽障碍效果观察

2019-04-20 07:37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吸入性饮水障碍

刘 宏

(宿迁市中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1)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而吞咽功能障碍是此类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30%-70%的患者伴有程度不一的吞咽障碍[1]。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脱水、吸入性肺炎或营养不良等情况,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基于此,以我科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实行吞咽功能训练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01月-2018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函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52-88岁,平均(69.35±9.45)岁,病程1-15d,平均(8.14±1.45)d;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2-89岁,平均(70.94±9.47)岁,病程1-13d,平均(7.77±1.25)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选患者经CT或MRI检查后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诊断标准。患者神志清楚、可以进行语言或非语言交流,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中资料不全及严重心、肝等疾病患者。

1.2 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取常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丁调脂稳定斑块、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进行脑保护及控制原发病等相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脑梗死常规护理:责任护士接诊患者当天予以吞咽功能筛查、洼田饮水试验,并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进行口腔护理保证口腔清洁,洼田饮水试验1-2级可以自己进行漱口,责任护士根据情况选择漱口量。洼田饮水3-5级患者每餐后进行生理盐水擦洗口腔,去除口腔残渣。进行吞咽功能知识相关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组患者护理基础上予以早期吞咽功能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进食护理,轻度吞咽障碍患者选择易于吞咽的半流质食物,进食时颈部稍向前抬高,升高舌骨肌张力,有利于诱发吞咽反射,使食物顺利进入食道。进食量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重度吞咽障碍的患者行鼻饲管进食,护理人员掌握好鼻饲的护理工作内容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加强健康宣教,鼻饲前先清除咽分泌物,鼻饲后注意清除多余的唾液。(2)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每日用纱布包裹患者舌体进行向前、向左、向右等各方向牵拉,主要采用牵拉舌体来改善患者舌肌的伸缩功能,并对舌体偏向一侧的患者进行及时校正,牵拉时5分钟/次,2次/天,避免次数过多造成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2]。(3)练习空吞咽动作,充分吸气憋住后再慢慢咽唾液,再呼气,2次/天,5分钟/次,鼓励患者进行缩唇、吹起、噘嘴、鼓腮等锻炼以改善肌力。(4)声带内收训练,在训练患者声带闭锁肌功能过程中应采用清嗓动作,以此提高其声带闭合功能,降低吞咽时误吸出现。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判定

参照洼田饮水试验评价临床疗效共分为5级。在5s内1次喝完30mL温水,无呛咳,为Ⅰ级;5s内分2次或2次以上喝完,但无呛咳,为Ⅱ级;5s内能1次喝完,但伴有呛咳,为Ⅲ级;5s内分2次或2次以上喝完,且伴有呛咳,为Ⅳ级;难以喝完,呛咳症状明显,为Ⅴ级。基本治愈,饮水试验判定I级;显效,饮水试验判定提高1-2级,饮水试验,且吞咽障碍症状明显改善;有效,饮水试验判定提高1级,吞咽障碍症状改善;无效,饮水试验判定无变化,吞咽障碍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吸入性肺炎的诊断标准为有明显的误吸史, 进食24h后至少伴有下列表现中的两项: (1) 发热38.5℃以上; (2) 咳脓痰或痰量明显增多; (3) 肺部新出现湿性啰音或肺实变体征; (4) 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升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x2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用中位数表示,秩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

经过对所选患者进行吞咽训练后护理效果对比显示,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无差异(P>0.05)。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总发生率为56.66%,而观察组发生率为30.00%,组间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 论

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主要由两种机制组成, 即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 真性球麻痹由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所致;而假性球麻痹最常见且多见于急性脑梗死患者, 因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所致[3]。该方法不需要仪器和设备,方法简单易行。通过训练患者空吞咽动作,加强患者吞咽感觉;进食时调整患者的头部倾斜角度和身体姿势,患者吞咽障碍的症状,便于食物进入食道;反复练习、刺激面部、舌、喉部肌群活动,提高吞咽运动肌力,改善其灵活性并防止咽部肌群发生因长时间未使用而萎缩;此外加强患者自身口、舌、咽结构训练,增强患者的运动协调性和进食自主控制能力,避免误吸现象[4-5]

综上,在急性脑梗死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其临床效果,同时对降低吸入性肺炎和误吸的发生有积极作用。由此可见,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可以在急性脑梗死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被广泛应用。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差异

表2

猜你喜欢
吸入性饮水障碍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简易饮水鸟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饮水
护理干预对 ICU 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