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顾”理解为“拜访”是误读,更是抹黑诸葛亮;把成语“三顾茅庐”之“顾”理解为“拜访”或“探望”,是华而不实的空泛的理解。前者的语义受语境的控制,只能解释为“枉顾”“垂顾”;后者的意义不可一概而论,不同的语境传递出不同的情感。
关键词:顾;拜访;垂顾;寻访
诸多文献资料或工具书中都把《出师表》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与成语“三顾茅庐”的“顾”,翻译或解释为“访问、拜访、探望”,这样的理解有代表性,但不恰当。
把“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解释或翻译为“访问”,比较有迷惑性。“访问”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两个义项:一个侧重于行为涉及的具体的人,其意义重在“拜访、有目的地探望”。比如“天刚黑时去访问了几位朋友”。另一个侧重于行为所涉及的地理范围而忽略具体的人,其意义重在“观光、游历”。比如“想在一个月后访问英国”。侧重于行为涉及的人时,“访问”多是“敬词”。同样,把“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解释或翻译为“拜访”,就更是把“顾”处理为一个“敬词”了,访问者对被访问者的尊敬表露无遗。“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行为主体是刘备,但说话者是诸葛亮(“我”),诸葛亮不会这样说话,因为这样理解一则有敬词误用之嫌,二则会出现这样的尴尬:诸葛亮是一个狂妄自大之徒,与诸葛亮的身份、地位、为人及其在人们心目中的评价不相符。后一种情形就不仅是谦敬失当,更是在抹黑诸葛亮。
成语“三顾茅庐”虽出自于诸葛亮的《出师表》,但“三顾茅庐”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中的“顾”不能笼统地、不加区别地解释为“拜访或探望”。因为,把“顾”解释为“拜访”只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理解,是用后人心目中的诸葛亮取代了当时真实的“诸葛亮”,而忽视了刘备、诸葛亮当时所处的具体情境和二人之间的关系。“三顾茅庐”中“顾”这一行为的发出者是“刘备”,说他去“拜访”当时年纪比他轻、地位没他高、声望没他大的“诸葛亮”,岂不折杀了诸葛亮。这样理解或解释看似突出了刘备的礼贤下士,却有悖于情理。而把“顾”解释为“探望”也不正确。探望有两种用法:第一,多用于“试图发现情况”的“仔细张望”;第二,指“远道或专程”看望“朋友或病人”。刘备当时是“专程且远道”去“看”(考察)诸葛亮,但当时诸葛亮不是刘备的朋友,更不是刘备要去“探望”的一个与自己有关系的必须要去看看的“病人”。
现在使用这个成语,说话人必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不敢也不会用于“我”),陈述发生在“顾”这一行为中的当事人的情状,如果“顾”这一行为的发出者除了官大地位高,其他方面都比拜访的对象要低,在这种具体的语境下,把“顾”解释为“拜访”还说得过去,赞美“顾”这一行为的主体和客体;如果具体的语境稍有变化,把“顾”解释为“拜访”就又会出现问题。
综上所述,《出师表》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如果只是客观地陈述当事人刘备的行为,只能将其解释为“看、看望”;如要突出诸葛亮的感念知遇,最好解释为“垂顾”。
成语“三顾茅庐”中的“顾”只能解释为“看、看望”。如一定要突出“顾”者的立场、目的,也只能解釋为“探访”;如要突出“顾”者的主动态度,最好解释为“寻访”。
因此,在工具书中关于“顾”的义项应该删去其中的“拜访、探望”一义,而在“看”这一词义后补充上“枉顾、垂顾、探访、寻访”等引申义。
作者简介:陈洋(1965—),男,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