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与学习质量无直接关联吗?

2019-04-19 12:16金陵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关联教学法目标

金陵

曾见有报道介绍研究成果:信息技术与学习质量无直接关联。事实果真如此吗?非全然也。

回眸十九年的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已经从支持教师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进入到支持学生学习的深度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实践一直在创造精彩,由此支持理论不再黯淡无光。信息技术与学习质量也由无关联走向有关联,这种有关联,要从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说起。

微课程教学法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学习设计——系统设计。这一设计方法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旨在怎样让学生学得好。这种理念可以从系统设计的路线图中窥见一斑。

系统设计首先要设计指导学生在家从事自主学习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在“任务单”设计中有这样三个步骤:

第一步,为了保证学习质量,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应该达到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认知标准,即达成目标,有一个具体、精准的认识。如果搞不清学生学习应该达成的目标,教学就会像脚踩西瓜皮那样,滑到哪里算哪里,那是谈不上教学质量的。

第二步,达成目标提炼出来之后,如何确保学生达成目标?首要的前提是给出学习任务。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须能保证:如果学生完成任务有质量的话就一定达成目标。假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质量却达不成目标,那就是教师设计的失误。

第三步,学习任务设计出来之后,学习质量就取决于学生能否完成学习任务了。为此,系统设计流程中给出一对“双保险”——配套视频与学习方法建议。如果完成学习任务有困难,学生可以借助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法建议,尤其是通过观看配套学习视频,理解知识点,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有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这样的学习是有效的——在課堂检测中,教师们发现,参加微课程教学法实验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进行传统学习的学生。

于是,我们发现:信息技术不再作为可有可无的摆设在学习的外围游荡,而是直接进入学习过程的核心——如何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支持学生达成目标。通过配套视频的支持,学生可以厘清概念,理解原理或定律,掌握方法,发现联系与区别,从源头上掌握所学要领,游刃有余地解决千变万化的具体问题。

学科结构主义强调学习现象背后的原理的重要性。布鲁纳认为,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对很多事物了解甚多,而只需要记忆很少的东西。但是,这种学习方式过去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如今不同了,对于那些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录制视频来帮助学生们跨过求知鸿沟。

信息技术救活了学科结构主义。在“翻转”的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第一次成了支撑高质量学习最需要的关键性要素。一旦没有配套视频的支持,学生就有可能面对困难裹足不前;如果有了视频支持,这种情况则很难出现。

猜你喜欢
关联教学法目标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奇趣搭配
拼一拼
智趣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无关联①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