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不用说,自然是放暑假。那么悠长的暑假,足足有两个多月,足足有六十多天,掰着手指头,从左数到右,从右数到左,数几遍都数不完。在当时的小脑瓜里,那么长的时间,几乎就等同于永远了。
上学虽然也不吃力,可哪有放暑假轻松?暑假作业?没几天就做完了。剩下的时间,当然是玩了。我家离镇子不远,却又不在镇上。于是,屋前屋后便长满了树。那么多的树,高的高,低的低,一棵连着一棵,在当时的我看来,森林也不过如此嘛!
有了树,就有知了。
在我们家乡,有三种常见的知了。个子最大的叫响蜞,学名是蚱蝉,因为个子最大,声音也最大。个子中等的叫雅无知,学名是寒蝉,它的颜色最好看,是青绿色,声音也最好听,高高低低的,像是吹笛子。个子最小的叫草蜞,学名是蟪蛄,它的声音极小,不过颜色和树皮最像,融为一体,最难发现。
隔壁有一个喜欢捉弄小孩的大人,曾告诉我一个捉知了的妙法。他让我像电影《少林寺》里的觉远大师一样,盘腿坐在大樹下,一动不动,双手合十,念念有词。说等到知了以为我是一棵树了,便会飞到我的身上来,到时候,只要用手轻轻一捏,就抓住了。我听信了他的话,乖乖地坐在树底下,傻傻地等。结果,知了没捉到,却被洋辣子扎了好几下。洋辣子就是毛毛虫,扎人可疼了。
父亲才是捉知了的一流高手,他会静悄悄地来到有知了趴着的树干边,屏住呼吸,抬起手臂,拱起手掌,慢慢地朝知了靠近,近到只有一个手掌的距离了,再对准知了,快速拍过去。我也学着他的样子去做,结果还没靠近树干就把知了吓跑了,脸上还被惊飞的知了淋了几滴尿。幸好知了尿不臭,不然就羞死啦!
父亲知道我喜欢捉知了,便用竹竿、铅丝和塑料袋等家里常见的东西,做一个兜子。由于竹竿比手长,兜子又比手大,用它来捉知了,成功率就高多了,基本上是一逮一个准。如果有好几只知了聚在一起开会,还能一箭双雕呢!
知了捉来干吗?当然是玩了。玩知了的方法,也有多种多样。
最常见的,就是比赛谁捉的知了叫得响。没错!在我们听来,同样的知了,叫声都一个样,没啥好听不好听的,谁叫得响,就是好知了。每次我们玩这种游戏,都会被大人嫌弃:“吵死啦!到一边玩去,我们要睡午觉的,等日头低了,我们还要出去干农活呢!”
在知了的身体前端,拴上一根细线,拉着它飞,也是一种玩法。知了有两对翅膀,前面一对大,后面一对小,两对翅膀一展开,就能高高低低地飞了。家附近的天空里有着蜘蛛网一样的电线,放风筝很不安全。于是,拴了细线的知了在我们眼里,就成了风筝。
把知了放在蚊帐里,让它捉蚊子吃,也是一种玩法,但经过亲身试验,我已经可以确认,这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谣言。知了的嘴巴那么细、那么小,怎么能吃蚊子呢?它顶多可以和蚊子互相比赛打针吧!
暑假那么长,光捉知了玩可不行。还得找别的事情做。我最喜欢的,便是看书了。
那时候的书店,可不让人随意看书。所有的书,都放在营业员身后的玻璃橱窗里。你指哪一本,营业员就给你哪一本。拿了就得付钱。没钱的话,营业员就会白你一眼,然后把书拿走,不让人瞧了。哼!不给看就不给看,有什么了不起的嘛。
要看书,我当然还有别的去处。我常去邻居家玩,不过,我对邻居家的装修啊家具啊电视啊,一概不感兴趣,唯一感兴趣的便是书。我好纳闷啊,那么有意思的书(包括报纸和杂志),为什么要像垃圾一样堆在走廊的角落里,任凭风吹雨淋呢?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落满灰尘的书堆里,一边被呛得连连咳嗽,一边看得津津有味的日子。在四川,聊天叫摆龙门;猪下水并不是猪下到水里去,而是指猪肝猪心猪肺;有人曾用“一人庆有,万寿疆无”讽刺慈禧太后割让国土……这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都是我从埋在垃圾堆里的书上知道的。
关于书,我还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呢!我班上有个同学,名字呢,不能透露,她家里开了一个废品收购站。废品收购站里,可不仅仅有废品,宝贝也是有的,我所说的宝贝,当然是书了。如此说来,那些把书当成垃圾卖掉的人,可真是大好人了。当然,那些书的封面几乎是没有的,里边的纸,也常常会缺个角,少几页。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可以脑补啊,我可以自己把缺掉的内容写出来啊!
所以,我如今写儿童文学,还真是一种命中注定吧!
黄文军 高校教师,儿童文学作家,上海作协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小十月》《读友》等杂志;出版有《镶星人》《凡平的奇幻森林》《异星笔记》《银河摆渡人》等书籍;曾获台湾牧笛童话奖、香港青年文学奖、华语科幻星云奖、小十月文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