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会祥,北京市育英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兼任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北京市初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主持或参与了北京市“学校文化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研究”“激发困难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等课题,以及教育部“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行动研究”“中学六年一贯制二、四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等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正主持“小、初、高一体化课程建设与育人模式变革研究”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校长引领教学改革不能盲目追风》《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思考》等论文一百余篇,出版《教育教学新探》《典型例题的拓展与应用》等著作13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课堂教学一直诟病不断。也正因此,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如火如荼,很多地方、很多学校产生了很多的经验,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生态,促进了我们对课程实施方式、课堂教学方法的深入理解,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占据课堂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得以改变。但是,对学校目前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改变,我仍然有很多担心。
2008年,我写过一篇文章《校长引领课堂教学改革不能盲目追风》。如今,十年过去了,我听过上千节常态推门课,但截至目前,我不敢也不能总结出一节“好课”的标准,尤其是听课多了后,更不敢轻易对一节课做出“好”或是“不好”的评价。
我们对“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的意见不断,对其弊端也分析得很透彻,但是为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一直在我们的课堂上大面积存在呢?而且,越到高年级这种现象越突出。我们不能简单地讲“存在即合理”,也不能脱离目前的教育实际简单地对这一方式全盘否定。我们应该追问一个问题:“满堂灌”在“灌”什么?教师在用什么方法“灌”?
传授知识的方法,在培根时代就有很多争论。英国的培根在研究之初并没有陷入到具体方法的讨论之中,而是对“传授”的性质作了新的说明:“传授的方法或传授的性质不仅对于知识的应用,而且对于知识的进步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仅靠个人的辛勤和生命是无法得到完善的知识的,传授知识的关键就在于促使人们不懈地探索和前进。”所以,有学者感叹:“直到如今,我们之中有多少人(包括教师在内)会把自己的知识传授工作看作是为了促使人们不懈地探索和前进?面对五百年前的培根,我们多少有点汗颜。”培根从“授受者”与“接受者”的视角进一步谈到“作为授者应对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和自己知识与信念的基础有所了解,这样他就可以按照知识在他心中生长的方法,把它们移植到其他人心中”。写到这个地方,我不禁想起了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马力耕老师。
马力耕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是一个非常倔强、正直、爱生如子的老师。毕业这么多年了,他的教学理念始终影响着我对教育教学的认知。我清楚地记得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时,马老师在上课伊始就说:“刚才,老师们在办公室争议‘忘却和‘纪念的关系,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常老师的观点是这样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谈谈你对这两个观点的理解。”我们用了五节课的时间学习这一篇课文:先用一节课的时间阅读,第二节课到学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第三节课是分小组辩论,第四节课是马老师请常老师讲讲他的观点,第五节课是马老师给我们讲解他的观点。两位语文名师结合《纪念刘和珍君》等鲁迅的其它文章,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让我们听得如痴如醉!马老师最后说:“同学们,本来,在备课时,语文组的老师们一致认为要按照高考的要求统一答案,不要把有争议的观点教给学生,以免学生在答题时混淆。但我觉得,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高考啊!”时隔多年,言犹在耳!
从以上回忆可以看出,第四节课是常老师给我们”灌“,第五节课是马老师给我们“灌”。我现在想,当时的学校也肯定会有教学进度的要求,马老师这样的突破给学校管理的启迪是什么?我认为,“灌”或者“填”本身没有错,我们要研究的是怎么“灌”,进而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现在各种理念尤其是从西方引进的理念值得我们理性审视,不管是“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都不能“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应该从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关注课堂,促进学校育人质量的不断提升是校长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校长要对教学有基本的认识:教学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对各学科各位老师的教学要求不能搞“一刀切”——学校要敬重学科教学规律,尊重教师个人的教学特点,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校长引领课堂教学改革不能盲目追风,学校要对教学提出明确的愿景要求,引领教师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解读课堂。这个要求应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其一,它是学校对教学基本问题的界定;其二,它是学校对教学价值取向的明确表述;其三,它要给教师教学的实践研究创设明确的问题空间。在具体操作上,我认为,教学价值取向的引领比给出一节“好课”的量化标准更重要。比如,对教学可以这样要求——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法指导;尽可能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匹配的学习方式;教学的问题来源于学生,问题的解决依靠学生。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教学也是这样。“满堂灌”“一言堂”有其合理之處,也有其弊端。在教学研究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更要注意“倒洗澡水不要把孩子也倒掉”。在学校层面,对教学要慎用“改革”一词,对此,张文新教授的一段话仍然值得我们思考:“教学实践几乎从来也没能像教学理论所描述的那么乐观过,传统的威力通常都会像一种无形的深在的约束,以各种形态传承延续,既顽强地保持着某种‘特色,也同样顽强地保持着某些痼疾。”
特约编辑 _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