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
随着人口不断减少,日本的教育机关在想方设法保住现有的生源,尽可能让减员幅度慢一些。至于加学生数量,这基本上已经是学校久违的事了。大量教师资源、房屋设备闲置,而且今后想找到出口似乎没有什么可能性。
何不与中国的学校合作,由中国派学生来留学,中国出一部分资本,参与日本学校的经营?有些中国的学校、企业看到了这个机会,到日本寻求过合作。但很遗憾的是,日本学校可以在没有生源以后,自动退出教育行业(废校),但笔者目前还没有接触过和中国学校合作经营的学校。
相关的资料显示,日本到2016年前已经有7000所小学、中学及高中“废校”,其后也是每年废校数量在500所上下,算起来到目前至少有8000所中小学关张。
日本的中小学校舍,基本都是选在最为安全的地方,一旦出现自然灾害的时候,市民会首先选择去学校避难。学校关张后,市民避难保障就受到很大影响。不能因为学校没了,在遭遇自然灾害的时候,市民连个安全的去处都没有了。这也导致了学校关张时,处理起来非常麻烦,但对于是否让国外的学校来并购,日本民众大都会持否定的态度。
东京都紧邻的埼玉县下面的深谷市(日本县下设市),决定将1984年已经废校的一所小学的体育馆,以政府贴补1340.6万日元的价格,公开招募购买人。当年废校前,小学盖的体育馆才用了5年,小学是关张了,但市民觉得体育馆还是能用的,便提议将小学其他教学设施拆除,保留下体育馆供市民使用。这转眼又过去了35年,体育馆也老朽了,需要拆除。此时想把体育馆卖出去,已经无人接手。
如果补贴1340.6万日元,将市里的这个包袱甩出去的话,今后10年,对土地征收的不动产税就能有1730万日元。市里在甩包袱之前,做了详细的计算。又由于是招标,接手市里补贴时由报价少的一方中标,结果市里以补贴795万日元的形式,把包袱甩了出去。
在一定时间内,免费给企业提供一块土地,增加地方的就业,提升法人税的收税金额,这在一些国家是不新奇的,但贴钱卖房地产,似乎只能在日本看到。泡沫经济的崩溃,人口的剧减,让日本的土地变得很不值钱,在地方政府手里更是一块烫手山芋。
但学校的建筑大都是政府出钱盖的,即便是私立学校,政府对学校建筑也有一定的补贴。现在学校关张了,建筑物等需要卖给其他企业或者外国的法人时,政府补贴的部分需要归还给政府。深谷市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我在日本看到的相关报道没有详细谈。但如果是外國学校法人的话,情况会更不一样。
和日本学校一同办学,并不存在政策性禁入,但购买日本学校这样的壳时,需要支付一大笔早年由日本政府补贴的费用,估计肯出这个费用的中国学校,目前还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