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唯 孟爱玲
摘要: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有关青年的培养问题发表了诸多讲话,体现出我们党对于青年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高校共青团对于青少年价值观培育和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在2017年《习近平个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中,深刻地阐述了总书记的青年工作观的重要思想,对于高校共青团的建设改革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共青团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进行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才能更好地担当起在高校青年培育中的重要角色,才能更好地推进青年成长成才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工作观 高校共青团建设 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结合国外发展形和中国实际情况,在把握青年成长的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青年观,新时代青年工作观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如何做好青年工作等实际问题做出了全面的回答。青年工作必须坚持党管青年的原则。高校作为培育青年的基地,必须加强共青团的改革建设,提高其服务学生的工作效率,改革其引导青年的组织建设,推进其马克思主义群团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青年在道德培育和综合素质等全方位的发展。
一、新时代青年工作观的内涵解析
(一)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1]中国共产党始终相信青年、关心青年、指导青年,中国青年群体在党的带领下,在每个历史时代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在当今时代下,面对复杂的国际情形,面对国内“两个百年”目标、“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新的时代又赋予了青年新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青年自身最富生命力和最富创造力的特点,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当今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
青年运动必须同时代发展和国家发展的整体规划相一致,青年运动的方向关乎国家的发展方向,与青年自身的发展也息息相关。青年运动必须要坚持党管青年的原则,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群团工作,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把群团工作群团建设纳入到党建工作总体部署中来,加强对于青年运动的思想和组织引导,使得当代青年运动与中国梦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相互结合,在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方面必须和国家的规划保持相互一致,使得青年在实现自身梦想,享受到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实现其社会价值,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获取满足感和社会的认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握住青年运动的整体方向,为青年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加优质的环境。
(三)青年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青年的价值观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反映,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追求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青年的价值观的方向决定了未来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观的方向。当今时代,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得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十分迅速,信息的传播范围也十分广阔,而青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再加上青年本来所具有的的不稳定性的阶段性特点,面对繁杂的信息,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引,就有很大可能造成选择上的困惑和错误,其对于青年的成长和发展会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总书记的“扣扣子”理论,指出当代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有高尚的人生追求,,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在实际生活中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行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青年群体要利用好国家以及学校所创造的条件和环境,艰苦奋斗,勤奋学习,埋头苦干,在实践和工作中磨砺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不断练就自己的真实本领,争当时代的弄潮儿,勇于开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四)坚持党管青年,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在青年的培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管青年的原则。在共青团的建设以及改革中,要加强党的指导,总书记强调共青团要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2]。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各个部门要协同配合,结合青年成长规律和独有的性格特点,为广大青年创造更多展现自身的机会,为增强其综合能力开展更多的学生活动,使得青年在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中切实增强自身才干,练就一身本领。
二、新时代青年观对高校共青团建设的启示
(一)坚持党在思想上的指导地位
对于该校共青团的改革建设,中共中央在2015年7月下发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2016年8月下发文件《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针对青年培育和高校共青团建设,在2017年又发表《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这一书籍收集了总书记历来有关新时代青年观的诸多讲话和观点,以及以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于高校共青团建设和改革的诸多意见。高校共青团在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在思想上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好自己发展的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群团发展道路。
(二)深化高校共青团改革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总书记青年工作观的指导下,高校共青团要始终保持鲜明的政治性、与时代接轨的先进性和加强党群关系的群众性。在高校的建设的改革过程中,首先就要保持党的指导地位,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其次要明确改革目标,按部就班,协调各个方面,促进共青团整体优化发展;还要紧紧围绕高校学生工作,激发青年学生参加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打造具有时代性、政治性、覆盖力大、影響力强、工作效率高的高校共青团。
(三)优化高校共青团队伍建设
加大对于高校共青团干部、青年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共青团队伍的整体的政治素质和精神修养,在工作实践中明确任务要求,提高工作的效率,锻炼工作能力,培养一直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明确、热爱团青工作、热心服务学生、工作效率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团青队伍。将坚定团青工作者的政治导向和政治立场为首要的目标,不断强化团青工作者党指挥团的意识、服务学生的意识、勇担责任的意识、顾全大局的意识。优化培训方案,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不断更新培训的新内容,使得团青工作与时俱进。实施分层分阶段培训,依据高校共青团自身建设的特点,重点培训和把握核心内容。创新共青团培训的方式方法,可以开展理论学习、外出深造、实践锻炼,交流心得等活动,提升培训的实际效果。
(四)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共青團应该吸收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优秀青年、团体,开展更多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育人,为青年才能的施展创造更多的机会,搭建更多社会实践的平台。用优秀的文化感染青年学生,使得在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提升青年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凝聚力,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五)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
为了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高校应为青年学子提供更多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应积极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以创新创业竞赛为依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建功立业,开拓进取;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现场招聘会,使学生能够通过应聘了解到社会劳动力市场和当今的热门职业,使其对于自己的职业做好规划;也可以邀请优秀的企业家到校演讲,发挥榜样的作用,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三、结语
新时代青年工作观是新时代青年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回答了当代中国青年的重要的社会地位和对于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明确了青年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青年工作思想,丰富了党的青年工作理论,对于青年工作的实践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新时代青年工作观分析了当代共青团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高校共青团的改革建设对于如何培养合格的中国青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共青团应该要准确定位自身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完善自身改革和建设,与高校的其他部门和社会相互协调,为高校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平台。在工作中,要加强与青年学生的思想交流与联系,将党的精神传达给青年学生,密切党与青年学生的联系,增强青年学生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将青年学生培育成推进中国持续发展的强大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考察中国政法大学——青年要立志做大事[N].人民日报,2017-05-04.
[2]易帅东.论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J].北京:北京青年研究,2017.
(作者单位:[1]魏唯,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孟爱玲,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