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学与思政教育学科间交叉研究与结合机制探索

2019-04-19 01:34庞然
祖国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思政教育心理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外来的文化思潮、价值观不断对我国产生冲击,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学作为研究心灵的学科,与思政教育有着目的上的高度契合性,两者相辅相成,具有建立学科间结合机制的高度可行性。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学与思政教育结合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心理学与思政教育结合机制是大势所趋,在结合机制上,思政教育可以借鉴心理学育人方法提升思政教学水平,利用心理学方法提高思政教师个体沟通水平,形成心理学与思政教育长效教研沟通机制。

关键词:心理学   思政教育   教育教学   个体沟通   结合机制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也对精神有了更多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基于社会加速变革,人们的精神世界与外界迅速变化出现不协调不适应,心理问题在人群中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社会的变革也影响着高校,时代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学作为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与思政教育有诸多互补借鉴之处。

一、心理学与思政教育学科间交叉研究

(一)探讨心理学与思政教育交叉研究的必要性

新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我国的主要矛盾由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校作为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然面对更高要求和更多挑战,再依循以往的僵化教育、说服教育很难取得理想效果,也难以让大学生内心认同,因此思政教育学科呼唤更多元的教育方法、更生动的教育体验。其次,在全球文化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外来的文化思潮、价值观不断对我国产生冲击,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也使当今时代产生信息爆炸效应,信息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作为高校的思想防线,思政教育理应充分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了解人类成长规律,积极借鉴邻近学科的育人经验。第三,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高发,据统计,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现象相当普遍,80%的大学生都有心理问题的症状,学生就业压力所造成的心理问题占60%以上,大学生心理现状已不容乐观,如不及时加以调节和引导,就会危及心理健康,严重的会发展为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

心理学以人的知情意行以及人格发展为研究对象,与思政教育有着目的上的高度契合性,首先,两者都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都以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自我实现的人为最终落脚点;其次,两个学科都以认知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都意图对健康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积极影响;第三,心理学分支众多,如以教育教学心理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心理学,以心理治疗为研究对象的的咨询心理学,以及脑科学认知为研究对象的的认知心理学等,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高度契合,是新时代思政教育急需的学科知识,因此,探讨心理学与思政教育交叉研究与实践机制极为必要。

(二)心理学与思政教育的学科理论边界与差异性

心理学与思政教育有诸多契合之处,但是作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学科体系,也应明确和尊重两个学科的理论边界与差异性,以更加有效的发挥各自的学科特性。

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为指导,比较偏重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在工作方法上有评比、竞赛、宣讲、说服、谈话、奖励、表扬、批评等,带有评价性,注重公開性和群众性;思政教师主动施教,具有主导性和输出性。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以实验、访谈、测量等为主要方法,以科学分析、预测基本目的;其学科分支众多,以心理治疗为目的的咨询心理学,以共情、接纳、无条件积极关注、非评价为基本原则,更加关注个体的精神世界,带有私密性和情感性,不提倡价值输出,要求咨询师保持中立,鼓励来访者积极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

心理学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既有相似的部分也有差异的部分,心理健康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思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升华,前者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更为关注,后者对于高尚道德价值观的塑造更为关注。

(三)高校心理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

在教育教学方面,心理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课程具有相似的教育途径与教学思路,都属于人思想的教育,是一种高度抽象且极富变化与挑战的教学工作,因此两个学科在教学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互借鉴性。且心理学有专门以教育教学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心理学,同时也有以群里沟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大众心理学,从这个角度来讲,思政教育可以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高教学实效,对于丰富课堂活动、增强师生互动链接、提高教师幸福感十分有利。

个体间沟通层面,心理学强调共情、接纳、非评论、中立性原则,相比于思政教育中鼓励、评价、积极输出和塑造高尚价值观的方法有所区别,但其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之目的仍然是高度契合。在此,笔者认为个体间沟通的方式方法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在高校心理问题日益高发的背景下,高校可以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研筛查,在此基础上,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思政教师应听取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建议,以心理学取向的沟通原则为主导,以适当的思政教育方式为辅助;而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可以以思政教育方式为主导,以心理学取向的沟通方式为辅助。

二、当前高校心理学与思政教育结合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心理学与思政教育结合机制的探讨中,很多对结合机制的探讨往往未将心理教育与个体沟通分别讨论,大多停留在教育教学层面,而对于个体沟通层面,很少谈及心理学与思政教育取向的差异;另外,部分开展心理咨询的高校辅员导缺乏专业心理咨询常识,且两个角色的混淆违背了咨询师与来访者不能建立“双重关系”的基本原则;最后,一些教育教学层面的结合机制,提倡教学体系的统一运行,缺乏实际的可行性,因此对于实践落地层面的政策需要更进一步细化。

三、心理学与思政教育结合机制的实践探索

(一)借鉴心理学育人方法提升思政教学水平

教育教学方面,思政教育可以吸取教育心理学、群体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专业方法,创建更加吸引学生的教学情景,加深师生互动,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避免空洞的说教式教学,加强体验式思政教育,利用人们的认知与学习规律更加巧妙的达到立德育人之目的。比如思政教育可以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将自己的热情与期待积极表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认同中增强提高自身的动力。

其次,可以针对学生间学业水平、认知方式、性格,年龄与性别差异等更加科学的因材施教,比如有的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方面更加偏重与集体相同,有的学生在价值选择上更加看重个人感受,因此在教育这部分学生的时候就应从不同角度进行教育,多举行体验式教育活动。

(二)利用心理学方法提高思政教师个体沟通水平

个体沟通层面,思政教育教师也应该适当学习个体间沟通方法,尤其是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思政教师可以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初步的判断,从而避免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忽略学生问题的现象。

同时,思政教师借鉴心理学方式与学生沟通,也能够更快的拉近彼此距离,学会用更加平等的视角与学生沟通,培养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接纳等滋养心灵的人格特质,比如尽量少用批评的方式去教育学生,而是学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从而润物细无声,使自己更具有穿透心灵的教育者之魅力。

(三)形成心理学与思政教育长效教研沟通机制

心理学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利用专业的测量方法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思想动向、情绪状态等,思政教育可以利用心理学的问卷统计方法对高校学生的思想热点、心灵痛点进行调研,从而有针对性的研发校本思政教育课程。在大学成长阶段,大学生要面对诸多心理发展任务,对人际关系更加敏感,对亲密关系积极探索,却又充满苦恼,在面对就业时,内心极容易出现焦虑。他们一方面急切的渴望自己长大,一方面又对未知的社会充满焦虑,急需帮助与指导。

同时,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可建立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长效沟通机制,创新教育管理,从系统上整合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培训、交流,形成心理与思政课程的学科交叉教研,使心理教师主动积极参与到学校思政教育中。

心理学内涵丰富,方法论多元,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教育与沟通具有极大借鉴意义,思政教育也理应不断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更好发挥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宏彬.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才智,2018,(23):143.

[2姚飞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18,(05):68-70.

[3]邱偉彬.大学生心理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76-78.

[4]李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02):301,319.

[5]杨楠.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机制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2):24-25.

[6]戴倩.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13:10-16.

(作者简介:庞然,身份证号:370125198901043845,硕士研究生学历,中教二级,心理学学士,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思政教育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