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摘 要:高中学生的辩证思维日趋成熟,近些年的语文高考也愈加注重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力的考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遵从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授业解惑。如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借助想象力咀嚼诗词韵味,提升认知水平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语文学科;辩证思维;想象力
近几年来语文高考试卷凸显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12年的学业发展情况,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细节阅读,文化积淀,尤其注重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力的考量。
“注重思维发展”这一观点的提出是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心理学表明,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一方面,他们的思维已经由再现性形象思维向着创造性形象思维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他们的思维形式已日益扬弃了具体形象的成分,逐步学会了概念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又向着更高形态的辩证思维发展。这一规律决定了高中学生的思维心理已由初中阶段的被动接受、以识记具体形象为主要内容的特点向高中阶段的主动感知、以理解抽象概念为主要内容的特点转化。这一阶段,高中学生的辩证思维日趋成熟。
既然学生成长规律如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顺水推舟,尝试遵从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传道授业解惑。语文学科的独特之处在于语言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如在诗歌鉴赏的讲授过程中,因诗歌语言的高度精炼性,加之年代久远,学生往往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有时即使学生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也不能较深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不妨让学生在阅读诗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感悟诗歌意境美。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为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对于诗歌的首联、颔联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颈联的自然景物描写学生往往不知何意,更不明白表达作者何种思想?为什么会有半落青天外的三山?为什么会突然由对历史的转述变到写眼前的自然景物?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想象“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会是一番何种自然图景?随后启发学生结合颔联再做思考,引导学生领悟李白实际通过描写“三山半落”之混茫与“二水中分”之辽阔,写出了繁华与骄奢淫逸的易逝,大自然的永恒,体会李白见解的高妙之处,感悟诗歌中充溢的浑厚博大之气和他博大的胸襟。
教师帮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大胆的想象再现诗中描绘的情景,进而使学生咀嚼古诗中不尽的韵味,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和鉴赏能力,感悟作品的意境美,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获得审美感受。而在对诸子散文等传统文化名篇阅读讲解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故事引入——理性分析——辩论提升”的方式训练学生思维。
首先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庄子寓言,然后从大量的阅读文章中给学生挑选三则寓言,《惠子相梁》《庄子钓于濮水》《曹商舐痔》,因为这三个小故事反映了同一主题,即庄子对待功名利禄的“无视”,之后通过故事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庄子为什么会这样看待“名和利”?
于此同时教师补充庄子名言和生活境遇,进一步帮助学生来理解庄子思想。如“求名失己,非士也”(《庄子·大宗师》);“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庄子·田子方》);“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庄子·缮性》);“往贷粟于监河侯”的故事(《外物》)。当然,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敞开思路,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庄子名利观的成因,探讨“庄子的确不想为官”的深层原因。
通过形象分析和理性思索,学生多可以领悟到:“生活的困窘并没有让庄子屈服于名与利,他不受名的约束,利的诱惑,要做追求自由,志向高洁之士。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相对于建功立业的宏愿来说,人们更需要的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而庄子的一生追求清静无为,清心寡欲,旷达超俗,可以说这种精神境界是非常高尚的。所以说正是庄子生活的时代和他个人的心性决定了他无意于功名,不慕名利的思想境界。”
学生能够理解到这个程度说明其理解和思维已经到达一定能力水平,但思考的过程仍不可戛然而止,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围绕“名利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这一话题进行辩论,拓宽其视野,提高其认知水平。
因为辩论这种思维方式是用一定的事实理由来阐述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思维矛盾,以便达成共识,真理是越辩越明,从辩论中学生可以掌握辩证思维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说到底是从语言符号中提取意义的心理过程,而阅读教学则是教师参与和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庄子寓言故事”中采用的这些教学方式既贴近学生實际,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习辩论技巧,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问题,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目的。
让学生把握“因果链条”,先立足于原材料所述事件的“果”,再去追溯,列举造成此“果”的种种“因”,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如储存的论据材料和思想认识水平等情况——去择其一“因”进行立论。由“果”溯“因”,析“因”立论。
其实语文学习有别与理科学习,它的思维过程是隐性的,不能像做数学题那样一步步在试卷上呈现出来,因此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出现漏洞,甚至跑偏,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语文课始终是学生精神成长的一方重要天地,在日常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很多时候都在无意识地进行着思维的训练,将这种“无意”便成“有意”,让学生体验到个体思考、独立思考的魅力,对语文学科的“教”与“学”都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