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2019-04-19 01:35王俊
祖国 2019年5期
关键词:安顺新型城镇化发展

摘要: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立足安顺实际,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现已形成可复制的安顺模式,可推广的安顺样本,可借鉴的安顺智慧。

关键词:安顺   新型城镇化   发展   路径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2011年7月召开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2014年12月安顺正式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2016年“十三五规划”以来,安顺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现已形成可复制的安顺模式,可推广的安顺样本,可借鉴的安顺智慧。

一、打造“一分三向”安顺模式

“一分三向”,即以城镇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延伸到位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通过“城镇村”功能完善、产业就业支撑能力增强,“城镇村”间路网通达性提升,逐步引导城镇化人口向市区、向县城和重点镇、向美丽乡村三级城镇化载体集中。

(一)探索“蒸小笼”发展模式。安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东邻省会贵阳市,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全市总面积9267平方公里,总人口282.26万人,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山地多、平地少,“八山一水一分田”。安顺是我国第一批旅游型城市,旅游资源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2%,黄果树、龙宫两个国家5A级景区,以及另外6个4A和30多个A级以上景区在市域均衡分布。在这种条件下推进城镇化,安顺市没有沿袭传统的“摊大饼”模式,而是着力结合自身特点探索了“蒸小笼”模式,通过推进城镇和美丽乡村路网、标准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镇和乡村的联动,有序引导农业人口转移,逐步形成城、镇、村三级共同发展、聚集人口的良好态势。

(二)构建“1+N”镇村联动格局。在推动人口转移的过程中,我们立足安顺实际,积极探索具有山地特色的就地就近城镇化路径。通过加强镇村之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构建了“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融合”的“1+N”镇村发展模式,形成了以旧州、夏云、格凸河等大镇为引领,带动全市87个乡镇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特别是西秀区旧州镇通过建成连接镇区与安顺中心城区的屯堡大道,改造提升各县道,把周边的双堡、七眼桥、大西桥和刘官、黄腊等乡镇串联起来,带动530平方公里、17万余人的区域加快发展,实现镇区周边的浪塘、把士、文星等村在产业分工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与镇区“联动、联美、联建、联富”。

(三)保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安顺境内环境优美,立体气候孕育生物多样性,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导致部分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石漠化程度较高。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我们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是坚守发展底线,做大经济总量。按照“全域安顺、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山地现代化高效农业、旅游产业化和信息化“五化”协调发展,全市经济发展取得的明显成效。二是坚守生态底线,保护青山绿水。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不断推进高铁、高速、城际干道沿线绿色景观长廊建设,推进乡村道路、河道水库、房前屋后、村庄山地绿化和森林景观建设,推进山体公园化绿地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50%。城市建设从山区地形地貌多样性的实际出发,着重保护河流、山体、植被等自然斑痕,使城市和小城镇与山水景观融为一体,努力打造生态的、绿色的、和谐的、宜居的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品质。

二、彰显“特新化美”安顺样本

(一)着力在“特”字上谋略,倾力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一是从山地特色地理环境和地形特点去谋划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近年来,安顺市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为抓手,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起点规划,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立足安顺实际,坚持差异化发展,更多从山地特色、民族特色、区位特色、生态特色、建筑建材特色等方面谋划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全域安顺、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不断夯实城市建设的共性、张扬特色个性。二是从安顺区位特点和功能特色去探寻新型城镇化开放路径。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依托高速铁路加强与长株潭、长三角、云南等沿线重点经济区合作,与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统筹结合起来,谋划“走廊产业经济带”,加快推进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引领,以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術产业基地、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创建首个全国“农村金融信用市”为重点的“1+5”平台建设,打造开放新高地,培育经济增长极,借势、借力对外开放。三是从传承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去彰显新型城镇化人文特点和民族特色。自古以来,安顺市各民族依山而居、伴水而栖,在与自然生态依依相存中形成了朴素的自然情怀,懂绿、爱绿、护绿,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人文基础。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以来,全市上下从城乡统筹上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加快安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人文地标,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既保存城市文化记忆,又体现时代特色,不断提升安顺市的特色文化内涵和品位,积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二)着力在“新”字上用劲,倾力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一是大力推进“双千”工程。不断深化对新型城镇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加快建设以“产城景互动”为特征的产业支撑体系, 做到发展理念新、工作思路新、体制机制新、发展举措新。突出高新特优发展现代工业, 突出旅游商贸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特色高效发展现代农业,为城市发展集聚人气、汇聚商气、增加财气。二是着力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铝型材生产、生物制药等上下游配套关联项目,加快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加快建设大数据智慧调度中心,推动大数据产业迈出坚实的步伐,不断提升新兴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着力谋划军民融合产业。切实加快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擦亮国家民用航空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这块牌子,突出抓好民用航空产业和飞机、汽车及零部件等装备制造业,大力开发民用产品、军民两用产品。三是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物流、金融、科技和信息服务、文化产业、商贸服务、康体娱乐、休闲养生等现代服务业,切实加快黄桶幺铺物流园区建设,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及制造业群,实现产城互动。四是着力抓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围绕“农业园区化、产业链条化、产品商品化、农旅融合化、农村小康化”的目标,切实念好山字经,做足水文章,夯实生态牌,打好组合拳,拓宽小康路,促进农业“接二连三”。

(三)着力在“化”字上落地,倾力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一是切实推进基础设施夯实落地。深入开展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城市“双修”试点,推进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专项规划编制已经完成。二是切实推进综合文化服务落地。加快建设以“文教卫体配套”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更好公共教育服务、更优医疗卫生服务和更多公共文化服务,让群众在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加快建设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大剧院文化综合体、综合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中心(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三是切实推进办好民生实事落地。加大就业创业、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加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四)着力在“美”字上出彩,倾力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一是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牢守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底线。抓好境内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石漠化治理,构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提升红枫湖、百花湖上游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修复能力。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实施各类建设项目前,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和监控措施,严禁不符合保护方向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二是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将“全域旅游”的理念贯穿到山地旅游规划中,按照“全域景区化、景区精品化、文旅一体化、业态多样化、营销数字化”的要求,将“旅游产业化”转变为“产业旅游化”,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稳步推进黄果树与龙宫、大屯堡、格凸河、坝陵河峡谷、花江大峡谷等周边旅游景区一体化发展,实现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全季节体验。三是全力做绿做实美丽乡村。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乡村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绿色家园,有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 推进农村沿路、沿河、沿景区连线连片综合整治,抓好道路、河道、院落绿化,不断增加农村绿地。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設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要求,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同步发展,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社会安、心气顺的“富美安顺”新未来。

(作者简介:王俊,副教授,研究生,贵州省安顺市委党校,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安顺新型城镇化发展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寻味贵州——安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