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上半年上映了一部现实主义电影《我不是药神》。该影片点映日就破亿,最终以总票房30.7亿的成绩位列2018年年度电影票房榜第三名。而在豆瓣上,它的评分超越票房排名第一和排名第二影片,在豆瓣的评分9.0分。该片获得了业内的好评,有很高的票房和很好的口碑。本文从影片内容,人物形象,叙事模式来分析该影片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国产电影 叙事风格 人道主义
2018年,一部《我不是药神》的上映为中国电影增添了很多色彩,一经播出就收获各界的好评影片是根据2015年的“陆勇案”改编的。是一部以揭开社会现实痛点题材为主题的电影,在第55届台北金马影展和第14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均收获了奖,是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品之一。
一、面对人道主义与法律法规该如何抉择
这部电影讲述了上海一家印度神油店老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成为了印度格列宁的中国代理商,并从此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故事。影片的画面压抑沉闷,虽有一点喜剧效果,但幽默风趣的背后是满满的心酸与无奈。影片中提到了瑞士诺华,为了研制格列宁,从试制到上市,前后投入消耗了大约40亿美元,花费了将近50年时间。一家企业耗费了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才研制出拯救白血病患者的药,这药安全合法有专利保护。所以影片体现了它的定价昂贵,一盒售价35000元。对于商人来说,这个定价是合理的,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个药实在太贵了,很多老百姓买不起这个药。故事围绕一盒可以治疗白血病的药--列格宁的天价与病人之间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拉锯战。为了让孩子活命,影片中一位母亲放下了尊严,为了给生病的女儿买药,她在酒吧跳钢管舞赚钱。买不起高价药的吕受益没能等到儿子叫一声“爸爸”就已离开人世。老太太说:“我不想死,我想活着。”在现实生活中,像他们一样的人们,不幸的站到了生死边缘上,要面对死亡的恐吓,要经历病痛的折磨,他们的尊严被践踏、被鄙视,而白血病患者的身边人看着他们痛苦却无能为力。走投无路的吕受益为了活命去找程勇谈去印度进药的事情。有着同样疗效的印度版列格宁到病患手里一盒售价不到200元,因为它的价格低,所以扰乱了国内的药品市场,虽然它的药效和正版药没有区别但它还是属于国家不承认的“假药”,触犯了正规药品的版权,商家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卖“假药”就触犯了法律。警察根据规定执法维护秩序。商家维护自己利益和成本。他们都没有错。高价药的专利保护和病人对药物需求的人道支援形成了两难。影片中在医院里的那些病患面对那唯一可以拯救他们生命的药物时,本是对生命充满了希望,却在看到价格后绝望了。救命药就在眼前,可惜他们没有足够的钱。那些不甘就这样离开人世间的人便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找生路,吕受益便是其中一位。他是千千万万个不放弃生命的病患的一个缩影。他以为程勇同意替他从印度购药便是自己活下去的希望,把他当作救世主一般的人物。在程勇选择放弃卖药后,他绝望了。程勇和吕受益第一次见面时,他抱有希望的把口罩摘下;分开的时候他绝望的把口罩戴上。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程勇去医院探望他时,他见到程勇并没有怨恨他,只是躺在病床上,用虚弱的声音说:“没钱吃药了,就这样啦。”是一种无奈的绝望。参加完吕受益的葬礼的程勇因为他心中的道义他又选择回去卖低价药来救大家的性命,这一次他不为赚钱,只是为了救人,哪怕触犯了法律法规,在人道主义与法律法规的抉择中他选择了人道主义。
二、人物刻画有血有肉
《我不是药神》为受众展现了现实社会中下层人民的命运群像。影片开始,程勇蓬头垢面,穷困潦倒,开一家小店卖印度神药。他一方面需要照顾着重病的父亲,另一方面又在百般阻挠自己的前妻带走自个儿的儿子。程勇是一个典型的失败男性。于是这个陷入生存危机的男人为了给父亲治病也为了自己有钱而让前妻看得起选择了铤而走险,独自去印度购买治疗白血病的药然后回国卖给那些没钱正品药的患者们。程勇一开始只是想着赚钱,在一个卖假药的找他交出進货渠道不然就报警,他选择了妥协他遣散了团队不干了,收了那个人一大笔钱,把渠道给了他。他害怕他自己和他的团队成员被警察抓走。通过他处理这件事的做法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也是一个胆小的人。他的善良还体现在对弱者的同情。在他转行做了服装后,遇到了吕受益妻子,她求他去救救她的丈夫。因为吕受益买不起高价药,所以病情愈发的严重,割腕自杀。他急忙去医院探望吕受益,亲眼看到了他被病痛折磨而惨叫,最终还是死了。这一幕刺痛了他。在吕受益的葬礼上,朋友们没有理他只是默默地看着他,程勇再一次感受到了大家对他的失望,但似乎他们又对他还抱有希望。大家告诉他,印度的药已经卖到2万了,病人们吃不起。他看着身边这些被病痛折磨的无可奈何的人,他于心不忍,冒着风险重操旧业,他只卖500块一瓶,他想帮助那些白血病患者们。得知采购价涨到2000块时,他依然还是决定卖500块。思慧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就当我还他们的。程勇可能认为自己之前只是为了赚钱而不顾他人的死活太冷血了。就这样,他变成了一个拯救者,成为了病患者心中的“神”。在程勇被抓捕时道路两旁的病患者为他送行,他们纷纷脱了口罩,这是对程勇的敬重之情。程勇的形象瞬间变的伟岸了起来,与前面有了对比也凸显了他的善良和他那姗姗来迟的大爱。
黄毛,他应该是影片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看似冷漠无情的他,实则十分善良。他为了帮助其他病人去抢药;当看到思慧遇到困难时,手中攥紧了酒瓶准备为她出头;在看到警察要抓程勇时主动替程勇顶罪等细节都足以反应出他的善良。在集装箱码头时,他之所以替程勇顶罪,一是对程勇的感激二是希望程勇可以去拯救更多的白血病患者。他心中的大爱通过细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影片中唯一一个确定的反派张长林,的确让人憎恨。可在被抓后,无论警察如何逼问他只字不提程勇,他心里明白程勇是为了救人,虽然他是我们所认为的坏人,但在最后的关键时期,他选择了正义,他保护了程勇也就是保护了那些患者的希望,有药吃就有希望。
三、中国式的“好莱坞”叙事模式
《我不是药神》中“情与法”作为故事的自然冲突,是没有办法完全撑起整个影片的。导演为了将故事讲得更精彩,把陆勇一个角色拆分为五个角色,还为他们另外塑造人物形象和故事,让影片更精彩,运用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选用受众最能接受的方式展开叙事,进一步增强影片的精彩程度。在影片开始,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主人公及主人公的生活现状。程勇,男,一个落魄的小商人,印度壮阳药店的老板,生活拮据,父亲身患重病,前妻准备带儿子出国生活。人到中年能遇到的所有的不幸,导演和编剧毫不吝啬的一股脑的全部安排在程勇的头上,但是因为贴近生活,悲惨的小人物更容易获得观影者的移情与共鸣。通过对原型的加工,让角色在前期本身足够的“低”才能在最后足够的“高”看到人物的蜕变,形成一道闪亮的光环。在主人公生活面临诸多问题的时候,吕受益以“信使”的形象出现,他作为线索人物为程勇提了供印度有低价药的信息,程勇一开始因违法而拒绝,但忽然想起卧病在床的父亲让他不得不铤而走险。这一决定为故事埋下了伏笔,他落魄平静的生活开始激起波澜。吕受益为他积极联系病友,他的生意十分的火爆,也解决了他之前缺钱的窘状。可惜好景不长他被一个假药贩子盯上了。作为商人,在获利的同时他依然对法有畏惧,他的初衷就是为了赚钱,所以,他做出了对于自己最有利的决定拿了假药贩子的钱然后抽身而退。故事并没有结束吕受益的死亡又唤醒了程勇内心的善良,他跑去印度进货,赔钱卖药给患者。吕受益的死亡是唤醒程勇的大爱的一把钥匙,也是与之前那个只看重钱的底层小市民形象的告别。程勇与黄毛在码头取货时意外被保安掀起挡着药品的黑布,黄毛在程勇的鼓励下决定剃了长发回家看看,明显是好莱坞叙事的手法,这预示着悲剧的发生,代表着死亡。黄毛为掩护程勇独自驾驶着满载药品的货车冲出警察包围,想要替程勇顶罪,然而发生了意外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这突然唤醒程勇的大爱,英雄由此诞生,观众的情感也由此随着改变。程勇以2000元成本进药,赔本以500元卖给白血病患者,病友群消息不断,程勇成为他们的希望。从逐利的商人,到白雪病人的救世主,观众被程勇的变化征服并产生移情,导演有意让“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药贩子程勇落网,这一情节瞬间抓住引起受众的好奇,大家急切的想知道好人程勇会被如何处置。影片最后让主人公在警车里来了一场“谢幕演出”,路两旁的白血病人纷纷向他告別,对这位大英雄表示敬重。影片结尾,程勇提前获释,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万人拥戴,只有曹斌一人来接他。这样的结局不免让人感到遗憾,当英雄不被需要的时候,他就被大众遗忘了。
四、结语
《我不是药神》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宏大盛宴,还在受众的心灵上有了沉重的一击,剧情引人深思。好的作品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这部作品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中国电影的代表作品之一,影片把社会的现实和不公赤裸裸的摆在观众面前,让大家看到社会的矛盾、冲突和不公。这是真正的现实,让大家产生共鸣的现实,所以影片有了很好的反响。
参考文献:
[1]张敏.格列卫因《我不是药神》意外走红仿制药治疗成本为其1/3[N].证券日报, 2018-07-06(C03).
[2]韩哲.“我不是药神”背后的复杂博弈[N].北京商报,2018-07-06(002).
[3]饶曙光.现实底色与类型策略——评《我不是药神[J].当代电影,2018,(08):21-23.
(作者简介:李琳,研究生,陕西科技大学,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