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瑾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住院,安徽 合肥 230001)
在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中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本次研究纳入340例患者,研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康复中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
从我院选择3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均自愿参与,选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170例,男女患者比例100:70,年龄61岁至77岁,中位年龄65.5岁;对照组170例,男女患者比例101:69,年龄62岁至78岁,中位年龄65.0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可对比,P>0.05。
对照组肺功能康复中运用常规护理:护士应给予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宣教等基础护理干预,保证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护理需求有效满足,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对患者不良情绪、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实验组肺功能康复中运用护理干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1)康复锻炼方面干预。患者出院前,护士应给予患者实施一对一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及膈肌呼吸[1],交替动作,间隔时间5min。护士应指导患者如何放松,体位选择坐位或者站立位,对呼吸节奏进行合理调整,指导患者进行5min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交替训练,练习过程中,叮嘱患者放松,可利用轻音乐播放来促使患者紧张情绪有效减轻[2]。护士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训练计划进行制定及调整,开展拉力器训练时,将重量定在1.0kg,连续拉伸,坚持10~20次,在此期间,护士应叮嘱患者配合呼吸进行有节奏训练[3],拉起时呼气、放松时吸气。训练患者下肢时,主要采用踏车、慢跑、上下楼梯、步行等,将运动时间控制在20min内,每周至少运动2次至4次,护士应叮嘱患者训练前热身,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热身运动选择关节运动或者肌肉伸展运动。护理期间,护士应叮嘱患者保证心情愉悦,叮嘱患者坚持运动,促进患者肺功能有效恢复。(2)呼吸体操锻炼方面干预。护士应每日指导患者进行呼吸体操锻炼,促进患者肺功能不断改进,给予患者实施腹式呼吸、弯腰、扩胸、扭腰及下蹲等运动指导,与呼吸节律进行有效配合。(3)呼吸康复训练。护士应给予患者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内容涉及呼吸训练,为患者构建正确康复训练方案,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呼吸锻炼包括呼吸体操锻炼、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等,将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15min,每周训练3次以上。在护理期间,护士应指导并监督患者进行相应运动,做好示范及指导工作,将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min,告知患者循序渐进,对患者姿势进行纠正,告知患者相应注意事项,对患者心肺功能进行有效锻炼。
利用6min步行试验、St George’s呼吸问卷对6MWD距离、SGQR评分进行数据测评、统计。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x2检验,软件选择SPSS19.0软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则P<0.05。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实验组肺功能下降情况、6MWD距离、SGQR评分均更为理想,差异显著(P<0.05)。
表1 2组患者肺功能下降情况对比
表2 2组患者6MWD距离、SGQR评分对比
分析得出,完善本病患者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患者疾病进展,可积极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可恢复患者肺功能、稳定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基于此,临床上提出了护理干预,护理措施包括康复锻炼、呼吸体操锻炼等[4],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分析得出,若患者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应叮嘱患者坚持进行呼吸锻炼,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康复中开展护理干预,可行性较高。护士可利用缩唇呼吸来扩张患者肺泡,可对患者小气道内陷起到阻止作用,可促进患者肺泡气体交换,对患者缺氧状态可起到改善作用,对患者体内二氧化碳排出可起到正向作用。坚持呼吸体操锻炼可促使患者免疫能力显著提升、呼吸肌功能显著改善,对患者气促及缺氧等症状缓解存在积极作用。
本组结果:明显实验组肺功能下降情况、6MWD距离、SGQ R评分均更为理想。
综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康复中开展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对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下降情况、6MWD距离、SGQR评分存在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