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慧
(盐城市大丰中医院,江苏 盐城 224100)
1.1.1 一般资料
选择肿瘤科2018年1月份至10月份60例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其中肺癌患者26例, 胃癌患者24例,大肠癌患者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年龄在42~72岁,平均56.27±8.63岁,和对照组28例,年龄在41~73岁,平均56.54±10.01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2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的分期以及化疗的方案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1.2 纳入标准
(1)患者的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异常;(2)中药穴位贴敷与穴位按压内关治疗的适应症。
1.1.3排除标准:(1)化疗前有消化道症状者,Karnofsky评分≥70分;(2)有肿瘤脑部转移、神经性呕吐、消化道的梗阻、有过敏史者;(3)既往有眩晕呕吐及精神疾病患者。
1.2.1 对照组
采用昂丹司琼静脉治疗。
1.2.2 治疗组
采用在化疗前1天进行中药辨证取穴贴敷。吴茱萸、生姜、半夏、旋覆花按比例进行粉碎打粉, 以食醋为溶媒调制成糊状,捏成每枚约3 g的药丸,贴敷前清洁穴位局部皮肤后,用固定贴贴于足三里、神阙和中脘穴等穴位上,用手指贴紧药团并以冲击势按压药丸两侧便于更好的固定于穴位上,以贴敷的穴位两侧微感疼痛为度,每个穴位按压时间以15min为限,2次/日,化疗后1天结束,每日更换药丸1次,连续用3天为1个治疗疗程,2个疗程为一个治疗周期,化疗前后配合穴位按压内关穴,疗程间无休息,连续治疗。治疗期间禁服其它抗呕类中西药。对照组给予昂丹司琼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 ,至化疗周期结束。
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按照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1],恶心呕吐分为:0度(无症状)、Ⅰ度(恶心)、Ⅱ度(短暂性呕吐)、Ⅲ度(呕吐,但需治疗)、Ⅳ度(难以抑制的呕吐)。止吐效果分为显效(无呕吐)、部分有效(呕吐1~2次/d)、轻度缓解(呕吐次数3~5次/d)、无效(呕吐次数>5次/d)。以用药期间出现恶心呕吐最严重的一日的情况作为统计标准。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完成1个周期的化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化疗所导致的恶心呕吐的疗效,总有效率(显效+部分有效)治疗组为84.35%,对照组为85.7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肿瘤药物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身体的等多因素反应、同时部分也是一个心理反应过程,中医关于呕吐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且常相互影响并兼杂致病,如外邪可以伤脾,气滞可致食停,脾虚可以成饮等。呕吐病机不外乎实症和虚症两大类,实则由痰饮、饮食、外邪、气滞等邪气犯胃,致胃气上逆、失却和降而发;虚则由阳虚、气虚、阴虚等正气不足,使胃失濡养、胃气上逆所致。化疗所致呕吐多以虚症为主。呕吐的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密切的关系。中药的穴位贴敷作用的机理为:①通过体表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以及经脉的传导,使中药发挥其扶正补虚祛邪的治疗作用;②中药贴敷于局部皮肤穴位,可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起作用;③通过经络发挥其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所选用的治疗腧穴为临床上的止呕要穴,其中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 主治胃痛、呃逆、呕吐等胃疾,尤其对神经性呕吐效果尤佳,内关是八脉交会之一,与中脘、足三里配合使用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2];神阙属任脉,具有调理肠胃、培元固本、回阳救脱之效,《甲乙经》中就有“肠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中”的描述,;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胃肠病,有“肚腹收于三里”之说,起到和中降逆、调理脾胃,使得脾胃和健,气血调和[3]。
通过观察分析,两组在预防化疗呕吐,具有相似的疗效,不良反应少,且价格低廉,病人易于接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