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异化”为核心

2019-04-18 07:44祁瑶瑶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异化价值影响

祁瑶瑶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括了马克思许多原创性的思想,许多学者称之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源头活水” [1],其中“异化”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最为巨大的概念之一。本文通过对手稿中“异化”思想的探究,希望更为深刻的把握马克思青年时期的思想以及这一概念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关键词】异化;价值;影响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异化”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了剖析、继承和发展,形成了自己关于“异化劳动”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产品是广大工人劳动的产物,本应属于它的劳动者,但在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产品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就像马克思所说的“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 [2]。

第二,劳动本身的异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劳动被定义为人的类本质,劳动过程是一种自我实现、自我满足,美好幸福的过程。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3]。

第三,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具有意识、会思考,以及人的类生活。人的类生活指人具有自由意识的活动,也是人的类特性的表现。但由于异化劳动,人被降低为一种动物性的存在,“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4]。

第四,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生命活动、类本质相异化,因此,马克思指出这必然导致人与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 [5]。因为,异化劳动使工人生产出一种与自己相对立的劳动关系,即工人和资本家的异化关系。

二、“异化”与私有财产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根源追溯到私有制或者私有财产。但又是什么导致了私有财产出现呢?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又该如何界定呢?

在《手稿》中马克思曾指出:“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6]从这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互作了根据和结果,以至于出现了“死循环”。但事实并非如此。马克思认为地租是最早的私有财产,可以说私有财产在封建社会也同样存在。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论述是,劳动产品完全被资本家拿走,但是在封建社会,劳动者的部分产品还是归劳动者本人所有。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异化劳动是先于私有财产的。

马克思认为,真正的私有财产必须是从对异化劳动的剥夺中获得的财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先有异化劳动,后出现私有财产。当然,马克思论述的私有财产是出现在“资本主义”的语境之中的,这一点必须强调。

三、“异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价值与影响

对于《手稿》中的“异化”思想来说,我们需要从两个角度来探讨其价值和影响。一个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一个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第一,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说,首先,马克思的异化观是与黑格尔的异化观相区别的,而正是这种区别揭示出了《手稿》是马克思全部学说和哲学的真正发源地。“异化”是马克思走向唯物史观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基于此,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异化劳动实际上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最终,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马克思“劳动方法论”的提出揭示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终极价值追求。

第二,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探讨,《手稿》是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头,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手稿》中最感兴趣的概念和内容,是“异化”。

在马克思的理论下最早对异化理论研究的是卢卡奇。由于各种原因《手稿》在1932年才全文發表出来,但是卢卡奇在其1923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就已经对“物化”(在卢卡奇的书中物化和异化几乎可以等同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和马克思的“异化”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可以说是哲学史上的一次“神秘交会”。正是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卢卡奇也因此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影响最为巨大的流派,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大量讨论了异化问题。

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是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分支。其中在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代表列斐伏尔那里,异化理论是其一生的理论方向和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马尔库塞作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从多个角度对异化理论进行了讨论,包括人的潜意识角度和工具理性批判等角度。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另一代表人物弗洛姆从心理学角度指出,异化就是对人生产性潜能的否定,本应该成为自我表现的生产劳动,反而成了统治人的异己力量。

四、结语

《手稿》自问世以来近80年,经历了许多神奇遭遇,也担当过不少重大历史角色。与这个经典文本相联系的是个永恒的话题——“异化”。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不同的解读,这种理论的来源是多元的,当然,其影响更是多元的。随着这一经典文本的深入研究和这一永恒话题的不断探讨,我们相信,更多新的、有价值的思想会从这一经典文本中涌流出来,启发人类思维,影响人类生活。

【参考文献】

[1]王东、刘军.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源头活水和思想基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解读[J].理论学刊,2002,3,5-7.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4.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9.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1.

猜你喜欢
异化价值影响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