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 李邑兰
发自美国芝加哥
“每个时代都有一个传奇。”
2019年4月12日,“星战9”预告片发布会中的一句标语如是宣告。举行于美国芝加哥的《星球大战》粉丝庆典(下称星战庆典)中,这场发布会是开幕的重头戏。
1977年首部星战电影《新希望》上映,迅速在美国掀起观影热潮。乔治·卢卡斯创造的星战系列因完整的宇宙观,宣扬友谊、忠诚、热情等价值,连贯的演员和持续不断的作品,发展成为“宇宙最大IP”。42年中,全球化的星战成为影响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星战系列对卢卡斯影业的贡献也颇为惊人,衍生品收入超过428亿美元。
星战庆典两年一届,本届为期三天,共吸引全球65000名“星战”迷参加。4月14日,入春的芝加哥气温骤降至零度,天降暴雪,但庆典举办地麦考密中心外,星战迷的热情丝毫不减。
2019年是星战庆典20周年。第一届庆典在美国西部城市丹佛举行,那里是卢卡斯影业旗下粉丝俱乐部的总部。其粉丝关系部前任主管史蒂夫·桑斯维特回忆,举办星战庆典的想法来自影业时任市场部主管吉姆·沃德。
“我们想为粉丝做点事情,举办个粉丝节怎么样?”1998年夏天,沃德问桑斯维特。桑斯维特回答“那一定会是一个挑战”,但心里想的是:“这绝对不可能实现。”那时,距离星战正传三部曲最后一部《绝地归来》上映已经15年,前传三部曲的第一部《幽灵的威胁》即将上映,盛大的仪式有助于唤醒观众的记忆。
第一届星战庆典定于1999年4月30日开幕,之前十天,丹佛科伦拜恩高中发生严重的校园枪击案,全城人心惶惶。卢卡斯影业原本打算取消庆典,丹佛市长专程提议:“丹佛需要一场欢乐的盛会让人们抚平伤痛。”庆典如期而至。
2019年的庆典现场,73岁的演员安东尼·丹尼尔斯身着金色西装外套出现,星战迷纷纷起立致敬。丹尼尔斯在星战电影中饰演那个周身金黄的瘦高个机器人C-3PO,是唯一一位参演全部星战电影的演员。第一届庆典时,丹尼尔斯就在现场。开幕当天丹佛暴雨,他走到人群中,跟每一位在会场外排队的粉丝握手。这一幕令许多粉丝念念不忘。
“对我们来说,它是陪伴我们长大,把几代观众连接到一起的纽带。”卢卡斯影业总裁凯瑟琳·肯尼迪向南方周末记者形容。
赏金猎人和银河黑道终于成为主角
每届星战庆典开幕的重头戏,无一例外是新电影的预告片发布会。芝加哥星战庆典发布的“星战9”,是星战新三部曲的终结篇。要保持粉丝的热情,持续不断生产故事尤为重要。
导演J. J·艾布拉姆斯和制片人肯尼迪携一众主演现身,令星战迷沸腾不已。但他们对剧情讳莫如深,只透露极为有限的信息——影片中会出现一个新机器人,BB8的伙伴D-O。它外形简单,顶着酷似喇叭的机械脑袋,很有复古味道。
2分06秒的预告片随后登场,起始是女主角、抵抗组织成员蕾伊在约旦著名的月亮谷沙漠出场。星战迷们拼命从中捕捉蛛丝马迹:蕾伊修好了两代天行者挥舞过的断手剑,剑柄手握处清晰可见修补痕迹,“修补过去”可能是影片的关键词;预告片末尾,星战前六部中最大的反派帕尔帕廷皇帝标志性的笑声在黑暗中响起,看来他必然回归。只是,帕尔帕廷在“星战3”《绝地归来》中坠入深渊死去,在“星战9”中不知将以什么方式出现。
预告片中最为清晰的信息,是“星战9”的片名叫《天行者崛起》。资深星战迷小五解释,正式预告片公布之前,卢卡斯影业只透露这部将是天行者的终结篇,大家都以为会讲天行者没落,从片名来看走向应该相反。这一点令他兴奋不已。
《天行者崛起》之后,星战电影会暂告一个段落。肯尼迪透露,关于新故事的交流会将在5月开启,这意味着,下一部星战电影问世至少要等三年。
这是否会造成大量粉丝流失?卢卡斯影业的东家迪士尼已经做好预案。4月14日庆典第三天,第一部星战真人美剧《曼达洛人》举行了盛大的发布会。卢卡斯创造的星战宇宙庞大而完整,摘取一部分就能发展成完整的故事。
曼达洛人原本是星战系列电影里的组织团体。这群星际赏金猎人颇受欢迎,单独成剧,剧情和主角都是全新创作的。其编剧是《钢铁侠》导演、知名编剧乔恩·费儒,他同时担任迪士尼真人电影《狮子王》的导演。《曼达洛人》第一季十集,单集预算高达1000万美元。
庆典现场播放了《曼达洛人》的预告片和五分钟先导片,禁止录音录像。开场一片凛冬将至的氛围,男主角曼达洛人登场,费儒透露了些微剧情。该剧的故事设定在帝国灭亡后,第一军团崛起前。在远离新共和国掌控的银河边远星带,观众将见证一位独行枪手的奋斗。
“迪士尼的世界 没有什么小事”
对于广大星战迷,看星战电影、观剧远远不够。他们还希望参与其中,成为故事的一部分。遍布全球的迪士尼乐园就是回应,主题公园也成为迪士尼营收体系中最强大的赚钱机器。2018年,在旗下ESPN、ABC等视频媒体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包含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内的全球六个主题公园,为迪士尼带来了40.5亿美元净收入。
2012年,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时,在迪士尼乐园内兴建星战园区就被提上议事日程。2015年,迪士尼正式公布计划,在当年举办的安纳海姆星战粉丝庆典上,星战迷们可以看到星战园区的概念沙盘。一年后,星战园区分别在安纳海姆和奥兰多的迪士尼乐园动工。
“迪士尼的世界没有什么小事。”《纽约时报》撰文评论。同时开工的两处星战园区均占地约5.6万平方米,直到今年庆典才揭开神秘面纱。名为“银河边缘”的两处园区,将于年内陆续开放。
“我希望每个人最后都能感受到,他们真的终于能够拜访‘很久很久以前,这个远得不能再远的星系。”负责“银河边缘”开发的迪士尼幻想工程部主管斯科特·特罗布里奇说。游客们能组队驾驶“千年隼”,自主选择担任炮手、驾驶员和机械师等不同角色,能亲身体验第一教团和反抗军之间的太空之战,还能在外星工坊中制作自己的光剑和机器人。
园区内的食物都经过精心设计。迪士尼度假区概念开发烹饪总监布莱恩·皮亚塞茨基说,凡事都经过认真思考:“它尝起来什么样子?闻起来什么样子?看起来又是什么样子?如果食物看起来像一种东西,尝起来却像另一种东西,那真的很酷。”园区内的菜肴和饮料都是全新创制的,毕竟从没有人真正做过星战的食物。
“银河边缘”并不是简单复制、还原星战中的场景和角色,幻想工程师们从大量星战书籍、剧集、动画,甚至电影“彩蛋”里找到了众多灵感。
▶下转第19版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是资深星战迷。1979年,他偶然在一本《电影创作》杂志上读到星战电影剧本,一口气读完。他当即萌生梦想:“能看到这电影,就是死了也心甘。”40年后,他应邀参加星战庆典,也算是梦想成真。
“一开始就没有卡住 中国时代发展的齿轮”
知名编剧、“70后”导演张小北也是资深星战迷。他中学时第一次接触星战小说,一发不可收,“人在青少年时期发展出的爱好极可能会成为终生爱好”。
但张小北、严锋这样的星战迷在中国只是少数,有如边缘群体。民间组织“星球大战中文网”是中国星战迷的最大聚合地之一,注册会员3万多人,活跃用户1万多人。这1万多人基本就是中国星战迷的数量。
小众直接体现在电影票房上。2016年新星战重启,J. J·艾布拉姆斯执导的“星战7”《原力觉醒》在中国上映,票房8.1亿元,成绩还算不错。可2018年初莱恩·约翰执导的“星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上映,票房跌至2.67亿;同年上映的星战外传《游侠索罗》,票房差点连亿元大关都无法突破。
风靡全球的星战系列,为什么在中国水土不服?影评人周黎明曾分析:“星战从一开始就没有卡住中国时代发展的齿轮。”
“用流行音乐打比方,猫王和披头士在西方都是流行文化的里程碑,但对多数国人来说,初次听到都是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甚至更晚。猫王和披头士更像文化考古,我们深知他们的重要性,但没有西方歌迷那种感同身受。但我们首次听到迈克尔·杰克逊的歌,跟西方基本是同步的。星球大战第一部是1977年问世的,当时中国刚走出了一个阶段,还没有走进对外开放的新时代。奠定这个系列历史地位的三部曲,跟我们是严重错位的。”周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