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婚姻困境的探究与思考

2019-04-18 00:45李迪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婚姻观青年人

李迪

摘 要:现在的适婚青年尤其是90后,不仅不急于成家反而抵触婚姻,不婚族越来越多,拒绝长辈的催婚,甚至想出各种方式逃避结婚问题。文章针对当前青年人的婚姻困境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想办法克服当下青年人在婚恋问题上所面临的窘境。

关键词:青年人;婚姻困境;婚姻伦理;婚姻观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婚姻家庭并不是亘古不变、永恒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应运而生的产物。婚姻的本质是男女两性结合的一种伦理关系,它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所谓的婚姻观其实是对待婚姻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态度,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不仅会对一个家庭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会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推动作用。

一、当下青年人面临的婚姻困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持续变革,青年男女的婚姻观发生很大变化,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婚姻困境

自古就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女子在古代就像是男人的附庸,常常陷入社会地位低下的窘境。在《仪礼·丧服·子夏传》里就有这样的描述:“妇人有三从之义,无自专之道。”《明史·列女传》:“妇人之行,不出于闺门。”这些均是传统女性在古代没有独立人格的表现。古代婚姻关系中,女子一旦嫁人便要从夫姓,以丈夫身份为基准,没有独立的身份,甚至不能改嫁。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女性的地位虽然有所改善但却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研究发现,当代女性的地位并没有随着激烈的市场角逐而占据优势,反而呈现劣势趋向。根据七项指标测量,在160个国家中,我国妇女的地位排名仅仅是第132。由此可以看出,尽管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增强,自我实践能力提高,但是由于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女性在婚后优先考虑的依然是回归家庭的问题,有的女性甚至为了家庭平衡,放弃高薪,辞去工作,在家相夫教子。诚然,任何人都无法用物化的金钱来衡量女性在家庭里的付出,但正是由于这种不合理的、不对等的婚姻关系,导致现代女青年对婚姻的排斥,这也是恐婚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不对等的家庭角色所导致的恐婚现象远远不及社会竞争压力增大所导致的婚姻困境所占的比例大。

(二)社会竞争压力导致的婚姻困境

一方面,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普遍增多,人才市场出现供求矛盾,而且市场经济发育得不充分,尚未形成科学完备的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压力的持续增长,婚姻问题似乎不那么被人重视,父母在校鼓励学生以学业为重,工作稳定后再思考婚姻大事,使得初婚年龄不断后延。此外,婚姻成本的提高,也是现代青年人陷入婚姻困境的原因之一。婚姻不再以以前的三大件作为聘礼,面对礼金的翻倍,社会物价的上涨,婚姻似乎已经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面临的难题,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主义的人群日益增多。

另一个方面,青年男女都忙于工作,生活圈子固化,固定有限的朋友圈很难扩大化。尤其是当下90后的未婚男女,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承担着整个家庭的责任。婚姻不仅仅是需要照顾自己的父母,而且还要兼顾对方的家人。在当下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新生劳动力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恋爱结婚似乎变成了一种“消耗品”,青年男女为了更好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支出,更多地选择了观望婚姻的态度。

(三)青年男女双重标准下的婚姻困境

从某种程度上讲,青年男女在对待婚姻的态度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当下的青年男女,多数属于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作为一个备受关爱的群体,父母会过分溺爱,导致一些独生子女身体和心理的娇气,行为出现偏差,思想偏执。因为家中无弟弟妹妹,独生子女总以理所当然的态度来对待事物,不懂得分享,不会体贴关心他人,相对自私。心理的不成熟导致他们在面临婚姻问题时,过度挑剔对方,贬斥他人的不是。当出现问题时,却总是保留着对自己的肯定。人无完人,一味地寻求完美的恋人、完满的婚姻关系,而不去解决婚姻问题,仅仅根据自我的意愿来指责对方,苛求对方,这种双重标准下的择偶观正是时下青年人陷入婚姻困境的心理原因。

二、面对婚姻困境的策略

(一)自身层面

对于青年来说,面对婚姻首先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性格,克服心理对婚姻的恐惧性障碍,激起心中的希望;在选择伴侣时充满信心,积极面对婚姻问题,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青年要认清形势,面对时代的发展,重新审视自己,积极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方式的转变,摒弃传统的婚恋观念,增强自身对婚姻的责任感、使命感。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开始逐渐获得了解放,尤其是对女性的约束,像裹小脚等传统已经不复存在。自由婚姻正随着女性地位的逐渐上升而趋向于主流化。思想的解放是一个开端,时代的发展是一个契机。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女性也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追求,并有了去追逐婚姻的勇气和动力。虽然封建残余的思想依然还存在,但是独立自主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可以通过自身条件的提升,不断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实现真正的独立。青年男女的婚姻成为了一种强强联合,这无论是对家庭还是男女双方都是利大于弊的。

(二)学校层面

在加强自身思想教育的同時,也不能忽视学校教育对青年人婚姻观的影响。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青年提升个人修养,增加青年对未知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这是学校教育赋予每个青年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对每个青年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因此,学校不仅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开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培养青年男女的责任感,还需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家里的表现,通过学校和家长的相互配合,提高青年男女对家庭观念的认知。

(三)家庭层面

事实上,正确婚姻观的养成也离不开家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谈及家庭环境时写道:“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學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对于每个青年人婚姻观、爱情观的认知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以何种方式、在什么样的阶段,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家长自身的言行都会随时随地地影响着子女,起着示范作用。换句话说,家庭观念是通过父母的教化渐渐地传递给子女的。当下离婚风气盛行,面对青年生活方式无自主性,对待婚姻的随意性。作为父母,应该把握好对子女教养的尺度,帮助他们树立独立的人格与尊重婚姻的态度,引导青年在婚恋伦理方面形成正确的认知。家长们也可以以家庭为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体验活动,来教育和培养子女的家庭责任感。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青年男女自主性的提高,未婚人群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无论是对个体还是对社会来说,迟迟未婚的状态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认同和提倡婚姻家庭,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同时,婚姻也使得个体学会了如何处理家庭矛盾,促使个体在为人处世方面变得愈发成熟稳重。尤其是,当婚姻关系中有了新生命的存在后,夫妻双方对于如何教养子女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有助于青年男女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婚姻是每个成年人必须要经历的事情。俗语有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文通过探究青年男女在婚姻问题上所陷入的窘境,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婚姻观教育对策,尽可能解决适婚青年男女在婚姻问题方面遭遇的困惑。总而言之,个体和社会都应该关注青年男女的婚姻观和择偶观,通过共同的努力避免婚姻选择大龄化,让人们在合适的年龄段进入美满的婚姻殿堂。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闫玉.当代中国婚姻伦理的演变与合理导向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4]陆子青.大龄未婚女青年形成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

[5]汪媛,董晓璐.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的调查与思考[J].茂名学院学报,2016,(4).

[6]戴秋菊.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与分析[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7]乔超.竞技体育:社会竞争逻辑的折射与延伸[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学报,2014,(8).

[8]许艳丽.城市大龄未婚女性婚姻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4,(10).

[9]姚英华.工会如何当好大龄未婚青年的“娘家人”[J].现代交际,2015,(3).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婚姻观青年人
让更多青年人与博物馆实现“双向奔赴”
Study on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in Pride and Prejudice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探析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