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化视角下城市公共艺术新探究

2019-04-18 00:45陈耀林刘爽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城市文化创新

陈耀林 刘爽

摘 要:中国城市在改革开放40年建设的基础上,正在步入注重自然与人文和谐、诉求差异和特色、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新阶段。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品牌的外在体现,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面貌和特点,是城市向外展示的名片,结合城市地域文化创新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代文化视角下,要将开放性、现代性运用在公共艺术中,加强对公共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企业带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进而将城市建设成为具有文化品质和标识的国际化都市。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城市文化;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810166022);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W(B)2018125)研究成果。

中国城市在改革开放40年建设的基础上,正在步入注重自然与人文和谐、诉求差异和特色,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新阶段。现代城市文化是区域性城市外在经济发展与内在文化特征的统一。孕育了辽河流域早期文化的沈阳市是中华北方城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本研究在当代文化视角下,通过对沈阳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民俗、经济结构与文化特征等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对沈阳市建设公共艺术创新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沈阳市城市品牌的建立,以此提高城市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促进经济的转型、营造具有地域文化氛围和宜居的城市空间,从这一点来看是十分具有意义的。

一、沈阳市公共艺术现状分析

沈阳市地处中国东北亚的地理中心,别称盛京、奉天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枢纽城市。沈阳市地域文化历史悠久,这里孕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中,沈阳与中原文化及后期的移民文化交融碰撞, 出现了混合型的文化形态,铸就了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盛京文化、满清文化、移民文化、工业文化、抗战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沈阳市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开始出现了大量的都市风格建筑,一些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建筑逐渐脱离我们的视线,城市文化个性走向贫乏,出现了“千城一面,万屋一貌”的困局,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备受挑战。

正因如此,能够承载特定的城市文化的城市公共艺术正逐渐兴起。在我国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中,城市公共艺术因其所具备的公共性和地域性,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有着担当城市符号的重要作用。

沈阳市所拥有的城市公共艺术并不在少数,如沈阳彩电塔、盛京大剧院、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重型文化广场核心建筑“持钎人”主题雕塑、世博园百合塔、沈阳的中山广场大型群像《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大型纪念雕塑等等,其分别代表着沈阳市特色城市文化。但在朱佳“对‘沈阳的标志性建筑的认知”的调查结果中,笔者发现,虽然沈阳市标志性建筑有其特殊意义,但市民对“沈阳的标志性建筑”的认知程度并不高。苏轼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因为无肉顶多使人瘦,而无竹却能使人“俗”。沈阳不仅要有“肉”的滋养,更要有“竹”的传承。现代城市不仅需要标志性建筑展现其外在,更需要给人留住城市印记的公共文化空间来彰显其内涵。因此,创新城市公共艺术,将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历史文脉的体现,通过公共艺术让市民清楚感受到沈阳特色的城市文化,有利于促进城市品牌的建立,提高城市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促进经济的转型,营造具有地域文化氛围和宜居的城市空间,从这一点来看城市公共艺术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城市公共艺术创新价值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时代的生态、文化、经济、政治等发展和变化的焦点和结晶。中国城市建设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正在步入注重自然与人文和谐、诉求差异和特色、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新阶段。这也对城市环境的提升、精致文化建设和城市品牌的营造提供了持续升温的社会需求。

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品牌的外在体现,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面貌和特点,是城市向外展示的名片。城市应在发展建设的同时,对城市公共艺术进行深入思考并依据其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多形式的创新,这对城市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城市品牌的建立、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将会起到必然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带动城市旅游业发展、加快城市经济转型、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结合城市地域文化创新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

沈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国内城市品牌的打造中有着极具代表性的地域特色,創新沈阳市城市公共艺术对沈阳市的发展具有多重价值。

(一)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1986年沈阳市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城市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上曾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现如今文物保存完好,满清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同时,沈阳市近些年来曾发生过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有着一定的历史纪念意义。以公共艺术为沈阳特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在城市公共艺术中加强对沈阳市历史文化元素的运用,这会对沈阳市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二)带动经济发展,创造社会价值

沈阳地处中国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1949年以来凭借工业产业发展城市经济。但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增长减速,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增加,工业城市出身的沈阳则将面对着城市经济转型的挑战。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提升城市美观度、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功能,在当今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游客在公共艺术所呈现的城市文化下对沈阳市城市文化产生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沈阳市城市知名度,加快沈阳市城市经济转型助力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达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沈阳市城市公共艺术创新的建议

(一) 将开放性、现代性运用在公共艺术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景下,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有了量的扩大质的提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满足城市人民的物质财富,更要满足于市民对文化需求的精神财富。沈阳市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肩负着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重要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对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与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沈阳市城市公共艺术多而不精,能满足当代文化需求的新型公共艺术更是少数。因此,在今后的公共艺术的设计中,作品既要满足于公共艺术的开放性,营造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空间,建立市民与城市之间的交流,使其与城市文化产生共鸣,又要避免出现乏味、老旧的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要在设计中满足新的社会环境,将作品的现代性体现于城市公共艺术之中,通过新形式的现代公共艺术打造文化气息浓郁的城市。

(二)加强对公共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公共艺术在我国起步较晚,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水平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与国际保持相同水平。对此,则需要我国健全相关政策,加大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政策投入。政府部门充分考虑成立相关组织,将城市规划部门、城市建设部门与城市公共艺术领域专业人才汇聚在一起,形成优异的研究氛围,对城市公共艺术开展深度研究,形成先进的研究成果,推动城市公共艺术事业建设,促进城市文化宣传。此外,要强化对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公共艺术专业人才的培育,为其搭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科学化平台,创新我国公共艺术科研成果,保障我国公共艺术事业长远发展。

截至2018年,据教育部公布沈阳共有高校48所,其中一本、二本、三本等本科29所,专科学校19所,其中仅有四所高校开设公共艺术专业,可见沈阳市高校迫切需要加强对公共艺术专业的建设。对此,为促进沈阳市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沈阳市政府应当在高校公共艺术学科建设中提供行之有效的支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减少行政干预,为沈阳高校公共艺术专业开设增添动力。此外,高校要注重公共艺术人才的引進与输送,优化公共艺术人才培养体系,释放公共艺术创新新活力。

(三)通过企业带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

企业是创造一切社会财富的社会组织,现阶段无论是公有制经济或是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城市的繁荣离不开企业的蓬勃发展,企业对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就业增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城市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载体,一座政通人和、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的城市必将激发企业的活力。企业要准确把握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城市”是根,根深才能叶茂;“城市”是本,本固才能枝荣。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经济利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围绕城市发展目标,助力城市文化发展,营造有地域文化氛围和宜居的城市空间。沈阳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产业结构正迎来转型升级,城市空间面临重构。企业要明确城市发展新定位,在城市建设中协助政府开展城市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规划工作。政府可联合企业可共同投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创新型公共艺术,树立城市地标。企业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中既可对企业品牌进行宣传和营销,又可以通过公共艺术开发衍生产品获取经济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备受挑战,城市公共创新显现出了其重要价值。因此在当代文化视角下,要将开放性、现代性运用在公共艺术中,加强对公共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企业带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进而将城市建设成为具有文化品质和标识的国际化都市。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城市文化创新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