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艺嘉 程艳芳 沧州师范学院
在万物互联的融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接收信息来源主要集中于网络视听内容。在移动媒体盛行的今天,影视剧已成为大学生的“精神食粮”。①尤其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红色影视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研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形态,专门设计了一项关于红色影视的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高校大学生,文中部分数据来源为调查问卷结果统计。根据2019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其中,根据《2018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统计,网络视频用户达到6 亿多人。以上数据不难发现,中国网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在视频方面的消费时长不断上升。面对传播态势的巨大变革,本文基于红色影视的视角,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进行探讨。
移动媒体不断便捷化的今天,无论是高校大学生接受教育,抑或是教师和高校各部门的日常工作,都通过相关的移动网络载体进行信息的传播。面对大学生接收信息来源的多样化,高校党建部门也应该做出相应改变。
表1
在调查问卷的结论中发现,学校平台推送红色影视的频率并不高。作为学生在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可在学生经常关注的学校官网平台或是两微设置红色文化专栏,建立相关的红色影视资源库,定期推送红色影视视频。拓宽传播渠道,辐射传播范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丰富党建工作的多样性。(见表1)
通过调查问卷数据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在校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依赖于公选课的开设,鉴于课程设置,鲜有以红色影视为主的课程。红色影视从不同的层面彰显了时代精神,以多元的视角表现了革命英雄,展示了时代风尚,体现了平凡而崇高的精神。②
重视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高校在专业课、选修课、通识课建设之外,还可增加红色影视的鉴赏课程,在课上观看相关影视作品,从而进行探讨、启发,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因此,影视课程教学中把红色经典影视剧作为案例教学,或开设红色影视专门课程,对大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激发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怀,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传播红色文化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才能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革命性、先进性。高校党建部门可结合当地的地域优势,充分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让学生广泛参与其中,在自我教育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率会更高。
定期组织到影视基地参观或推荐学生直接拍摄、参演红色影视作品,增强学生的红色文化体验,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历史人物的事迹与精神,才能更好地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成为新时期的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的当代大学生。
高校经常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部分,党建部门可利用红色影视资源设置相关主题,将党建理论融入其中。例如每周可以团课、班会的形式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也可组织相关比赛设计红色影视人物海报、影视配音、拍摄微电影等多种形式的竞赛、举办相关红色影视讲座等活动。将红色影视作品与日常的党建工作融为一体,既可以丰富党建工作的形式,又增强了学生对于党建理论的学习兴趣。
作为传播党的建设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听载体,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建工作,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建理论传播给学生,使学生在更为生动形象的传播方式中了解深刻内涵。
注释:
① 红色影视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何方
② 论影视教学中的红色经典黄群英《电影文学》2010年2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