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2019-04-17 10:39郝祯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7期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

郝祯

摘 要:信息化的档案建设是档案工作中一步巨大的飞跃。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档案信息化有其快捷、便利之处,自然也会存在一定弊端,这在信息化建设尚未完善的实际工作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即从目前信息化环境下卫健系统档案信息管理现状,探讨卫健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提出卫健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对策。

关键词:卫健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

0、引言

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逐步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许多信息档案已形成共享状态,简化了大量的中间环节,极大的提高档案的查询、提取、使用及归档的效率。

1、当前卫健系统档案管理的现状

1.1卫健系统档案管理标准不明确

现阶段我国卫健系统档案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管理规范不清晰、管理规范不一致的问题,且管理水平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没有清晰的归档规模、收拾归档的方法与销毁办法,也没有实施严格的分类与分级管理。也没有集中的材料类型与管理方法等,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卫健系统档案管理制度和程序,才能提升卫健系统档案管理水平,并充分发挥卫健系统档案材料的效果。

1.2卫健系统档案管理没有明确的监管机制

在卫健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中,数据信息的收集、统计与整理不合理,录入信息的侧重点不明确、处理业务混乱,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没有明确的监管机制,以上这些问题对卫健系统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应及早引起有关部门与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对这些问题尽快加以解决,从而切实促进卫健系统档案管理工作沿着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日益完善与发展。

1.3卫健系统档案管理人員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

从卫健系统档案管理人员现状来看,兼职者居多,即使是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是改行而来,很少接受专业、系统的基础知识训练,缺少必要的卫健系统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尤其是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比较差,在卫健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中依然使用落后的方式,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针对这一状况,要及时完善档案管理准则,对管理程序进行规范。要根据《档案法》等政策法规,拟定卫健系统档案分类纲要,并进一步明确保管期限。对卫健系统档案而言,要拟定相应的管理准则,建立健全的准则系统,从而确保卫健系统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展开。在搜集和归档各类档案资料时,要明确档案程序,保证档案资料及时移送存档并妥善保管。在卫健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中,不要仅仅满足工作进程,还要符合档案管理要求。对于相关的文书资料、台账、图表、事务报表、会计账薄等,要做好立卷与和归档工作。

2、卫健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2.1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具备健康管理意识的人一般都会定期进行体检,有一些体检项目需要了解体检者的病史。传统的卫健档案是纸质化的,寻找起来比较困难,而且不易保存和更新。因此,在尚未推出卫健档案信息化管理之前,工作人员在寻找个人健康信息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此一来便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信息化管理将用户的健康信息都储存在网络终端,并与个人身份证绑定,在查找信息时,方便快捷,为医院工作人员节省了大量的工作量,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2有利于提高体检者对自身健康的认识

卫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记录了个人在每一个时期的身体状况,便于查询和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个人在想了解自身状况时,不需要因为丢失病历本或者是其他档案信息而苦恼。在一些常见的,比较轻微的健康问题上,可以直接拿着自己的卫健档案去找网络坐诊的医生咨询。这样一来,体检者会更加乐意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随时随地进行有关身心健康的咨询。

2.3有利于异地就医和网络问诊

当遭遇重大疾病时,患者往往需要前往医疗条件更好地医院就医。在以前,病人的档案信息并不是在各个医院共享的,这就导致当病人转院就医时,其档案的转达往往会延迟或者是有所疏漏。卫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卫健档案在各个医院之间的共享。这样在患者转院时,不会因为病史等问题而延误治疗,还能实现多方异地会诊,提高治疗效果。

2.4有利于保护体检者的个人隐私

现在许多单位在招聘时都需要体检报告,上交纸质的体检报告,容易丢失,还容易泄露个人隐私。卫健档案信息化管理将个人信息数字化和虚拟化,只有满足相关的权限才能查看相关信息。这样一来,不论是对应聘者还是招聘方而言,都是一个公平公正而又私密的了解手段。

3、卫健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对策

3.1强化科研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对卫健系统的发展而言,科研档案的有效管理与信息化的建设,必须依托于整个医疗界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所以,相关的权威人士应当对此予以密切的关注,促进医疗领域科研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充分结合本院的发展情况与长期目标,深入剖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积极建立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加强信息平台的开发、合理应用。把科研方面的档案管理列入医疗行业的管理体系,加大执行与落实的力度,加强规范化管理,在根源上确保科研档案的管理质量。

3.2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第一,对科研档案产生正确的认识,了解其现实的价值。同时,加强科研档案的信息共享程度,建设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平台,进一步扩大归档的范围、构成要素等,使得医院的科研档案迅速、有效地归档、应用、保管。第二,利用信息资料的共享平台,促进医院科研档案信息的公开,加强科研信息的交流、讨论与应用。第三,强化科研人员与档案管理人员的联系,清晰地划分各自的职责。科研部应当在促进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加强相关信息的采集、处理,以确保医院科研档案的完整性、科学性、精确性。

3.3不断创新档案管理方式

第一,在以往的档案管理性能的前提下,建立多元化的数据库。由专业人员把科研项目的重要数据、成果、实验信息等有效地呈现出来。第二,不断开拓科研档案的应用途径。对现有的科研档案资料进行多样化的处理,组建日益丰富的文档,为后期的科研项目带来有力的理论参考。第三,适当拓宽科研档案的应用范围。切实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医学教学水平。

3.4建立高效的信息平台

第一,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平台。加强医院软、硬件的设施建设。第二,建立相关的软件支撑平台。积极探索、开发与当前医疗事业相符的软件,以提升操作与管理效率,为医院中开展相关的科研项目提供充足的资源。第三,开发、扩展新技术。有利于提升科研成果的利用率,增强医院综合实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卫健系统档案在医院质量管理的应用中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因为有了卫健系统档案,病人的信息和就医过程才会完整详尽,方便往日病人和医生重新诊断以及病情的研究,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纷争。完善有序的卫健系统档案还能提高医院的质量,促进医院长久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廖宇红.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J].兰台内外,2017(05):64-65.

[2]周素艳,梁崇健,黄永芳,张婵.卫健档案信息化管理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3):161-162.

猜你喜欢
档案信息化建设
关于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构架及技术分析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拓展节能档案数字化利用的探索
刍议供电单位档案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