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彦勇 王新军
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附属医院党委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正确贯彻党中央的政策,牢牢把握全院干部职工的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促进了医院的稳定与发展。通过构建党委、党支部、党员“三位一体”模式,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相结合,营造平安、和谐的院区氛围,推动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附属医院;意识形态;责任制
作为高校附属医院,把医疗工作放在第一的位置,重在医务人员专业知识的提高与管理,但是,对医务人员的意识形态工作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新的医改形势下,高校附属医院党委加强医务人员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形势所需,对党的建设、维护医院稳定、促进医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大意义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党的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和关系。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来看,高校附属医院党委一方面做好日常医疗工作促进医院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把握医务人员思想动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体现了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不管任何年代、任何时期,党管意识形态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党管意识形态,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意识形态工作关乎着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我国,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就是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在新的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夯实全国人民的思想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形势所需。高校附属医院党委作为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政策方针的具体执行者,是党的“神经末梢”,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体现了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利于构建平安和谐的院区环境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国内经济建设转型和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方式越来越隐蔽,给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很大影响。通过新媒体、新技术推销“普世价值”,试图制造我们党在思想上、观念上、行动上自乱。当前,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利益格局和阶层结构日益分化,社会矛盾日益增多,“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矛盾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国家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西方国家不断把这些问题进行丑化、扩大,故意制造一些低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言论在民众之间传播,煽动民众的不满,影响社会的稳定。特别是在新的医改形势下,医务人员的利益会受到损失,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机会,煽动少数医务人员对医改政策进行抨击,严重影响了医院的稳定。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就是要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观念,从国家大局和长远效果出发,客观的看待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看到问题的同时要看到我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到当前的医改是从我国长远发展而考虑的,在解决医改问题时对党和国家充满信心,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政策,营造平安和谐的院区环境。
(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利于促进医院自身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意识形态属于观念上层建筑,决定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立什么制等重大政治方向。高校附属医院在面对新的医改形势下,发展的压力比较严重,特别是实行分级诊疗和药品零加成政策,医院的发展受到限制,医务人员的待遇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思想的不稳定。所以医院党委在做好以发展为中心工作的基础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统一全院医务人员的思想,不断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将意识形态工作反作用于医院发展,为医院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二、高校附属医院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使得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保持了积极向上的态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附属医院积极落实党中央的意识形态工作要求,提升了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创新了意识形态工作方式,使得院区环境平安和谐、宣传舆论导向正确,院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但是要清醒的认识到,高校附属医院意识形态工作还存在重要性认识不够、政治理论学习有待加强和违规传播言论等问题。
(一)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責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和水平。但是,在实际中,医院一直把医疗工作作为首要工作,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对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严峻形势研判不足,在日常工作中,重临床医务工作,轻意识形态工作,重视医院的发展,片面的认为把医院发展好了,其他工作都是次要的,没有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二)政治理论学习有待加强
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医院党委根据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学习计划,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辟“微党课”栏目,为医务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提供了平台。但是,受到临床工作和自身政治学习要求的限制,医务人员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停留在表面,有的甚至是在应付政治理论学习。总体来说,医务人员对意识形态工作了解不深,感觉意识形态工作离自己比较远,学习意识形态工作相关理论的积极性不高。
(三)部分医务人员违规传播一些不当言论
目前,大部分医务人员在忙于临床工作,没有时间去参与违背意识形态立场的活动,医院党委抓意识形态工作处于松散管理状态。但是,受到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少数医务人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所弱化,甚至被西方的生活方式所迷惑。特别是受到医改政策的影响,少数医务人员在微博、微信上传播一些负能量,发表一些违背国家政策的言论,质疑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路径
当前,面对国内外的严峻形势,自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意识形态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和文化渗透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影响社会大众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苏东剧变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发展主题与对现代化目标的追求淡化了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多元价值取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新媒体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形成挑战。作为高校附属医院,医院党委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面临着严峻形势:医务人员对意识形态的学习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和运用;对意识形态的宣传相对单一,宣传内容相对滞后;对互联网影响医务人员思想情况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基于国家和高校附属医院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严峻形势,医院党委必须采取积极措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通过建立党委、党支部和党员“三位一体”模式,从不同的层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新路径,进而破解存在的问题,为医院发展创造平安和谐的内部环境。
(一)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
医院党委作为医院的领导核心,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对意识形态工作负起领导责任,创新管理方式和工作机制,坚决抵制“意识形态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一是医院党委抓好政治学习。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时间,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家辅导、专题讲座等形式,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升医院党委在政治学习上的能力。二是医院党委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坚持开展“月月有教育”活动,通过主題教育讲座、观看警示片、参观廉政基地等形式,增强医院党委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三是医院党委制定印发《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明确责任目标和工作要求,将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人各党支部的季度考核。
(二)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毛泽东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治军方略。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利用这一制度取得了辉煌成就,有力证明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医院的各个党支部以“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认真组织本支部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增强党员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党支部书记作为本支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经常深入科室,及时发现“问题”党员,与他们进行谈心,化解问题,带头抵制错误观点,对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向医院党委报告,真正体现出党支部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重要作。
(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党员同志体现自身的先进性,做到“三不”:一是不要传播有关违背党中央决定的信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要客观看待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实现共产主义充满信心;二是不要散布扰乱社会稳定谣言,对一些互联网上的信息,要认真的甄别,避免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员利用;三是不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党员积极关心身边的同志,主动联系几名群众,时刻关注其思想动态和微博、微信,对妄议党中央决定的言论要及时制止,并给予批评教育,深入细致的开展意识形态工作。
参考文献
[1]邸乘光.关于做好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11月第16卷第6期.
[2]任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理论探索,2016年第3期(总第219期).
[3]都清杰.论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12期.
[4]陈锡喜.论意识形态的本质、功能、总体性及领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22卷(总95期).
[5]邓纯东.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J].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总第232期).
[6]李春华.论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的理论创新一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年4月第30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