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职学校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2019-04-17 09:00陆伟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期
关键词:环县师资劳动力

陆伟

为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助推甘肃省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甘肃省中职学校积极承担起区域内精准扶贫职业技能培训大平台的重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等各种类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项目。

一、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现状

(一)根据当地送培部门要求,积极承担精准扶贫培训。甘肃省中职学校大都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按照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助推精准扶贫的社会责任。各中职学校按照当地区域确定的脱贫计划,对贫困户劳动力实施精准扶贫培训,突出“两后生”培训,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为满足差异化需求,设有短中长期培训;对有一定技能基础并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訓等。

(二)按需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形式灵活多样。根据送培部门及学员要求,各学校培训部门工作人员和相关专业教师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形式灵活多样。例如金塔县职教中心将举办的初级焊工培训班安排在金塔县三合乡榆树沟村,选派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课教师担任授课任务,采用基础理论讲座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进行,学校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性强。

(三)自愿选择专业,培训突出技能训练。在培训教学中,结合学员的实际,突出技能培训这一重点,认真制定教学课程计划,在专业设置、班额编排、教学管理、实验实习组织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通过精心配备教师,量身定做课程,实现了“教学有课堂、实训有基地、就业有技能、脱贫有保障”。专业选择上按“农民点菜”的要求,设置了电子商务、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种养殖技术等等专业,供学员自愿选择。使专业的设置即能保证有相应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实施条件,又能保证学员有理想的技能需求。所开课程上按照“贴近专业,突出实用”的原则,做到精选课程,在课时比例上做到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为1:1,既保证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又保证了专业技能性训练。

(四)建立和完善了培训“台账”,做到有据可查。各学校成教处或培训中心大都建了各种培训“台账”,从培训班基本情况表、学员登记表,建立健全了学员信息,在上课过程中详细记录授课内容,学员出勤情况等。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学员进行职业技能资格考试。

(五)反映当地区域特色,培训内容提升实用技能。开展培训内容除了基本的实用技能,大都与本地特色产业有关。譬如环县职专立足环县小吃产业,实施了环县特色小吃制作及技能提高精准培训,学校抽调专门人员下乡人户、多方打听、积极动员,聘请环县著名羊肉制作大师来校主讲。为了助力培训工作,学校编写了通俗易懂的《环县特色小吃制作》、《环县特色羊肉制作》、《“十样景”席制作》及《创业之路》等培训教材。培训内容主要有环县羊羔肉烹制,地方传统宴席“十样景”席,燕面、荞面饸饹等18种特色小吃制作工艺。

二、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仍需完善。学校在及时调整办学思路的基础上,成立了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领导小组,设立了培训中心,全面负责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但工作人员是由学校原先中层管理人员和学校教师组成,不是相关专业人才,在日常管理、课程开发等方面都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学校培训中心在人员支配、财务管理上缺乏自主权,受学校各方面制约。

(二)学校培训工作给学校管理带来困难。学校学生管理采用的是半封闭是管理,而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面对的是主要对象是农民,在出人登记,校园安全等方面都带了不便。

(三)实习实训资源不足,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尽管近年来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大大改善,但在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中,一些培训项目与学校学历教育学生实习资源使用中产生冲突,另外从统计数据来看,培训项目和人数逐年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现在组织难度越来越大,技能考核越来越严格,技能鉴定考试过关率减少,培训质量还有待提升。

三、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的工作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精准对接承训任务。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一定要发挥好区域内精准扶贫职业技能培训阵地的作用,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两手抓”的办学思路,完善学校运行管理机制,成立专门负责劳动力培训的机构,定岗定责,精准对接政府各送培部门的培训任务,认真研究任务需求,制定好教学内容,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培训任务。要完善培训机构制度建设,对工作完成情况和服务情况纳人年终绩效考核范围,可引进社会化奖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和授课教师对培训任务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二)科学规划校内实训,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为解决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给学校学历教育半封闭式管理带来的困局,学校要科学规划校内实习实训内容和时间,有些项目要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基地建设可采用边培训、边实践的教学模式,创建适合本地区种植、养殖等各类产业基地及技能性实训基地,在田间地头、林果树下、温棚圈舍和企业车间建立实训基地,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加强学校师资培训,引入校外高素质培训人才。为有效提高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质量,加强培训师资力量是重要的前提。省内大部分学校缺少区域内政府要求培训专业的劳动力培训教师,或者缺乏其对培训核心技能要求的实训指导能力。这就要求学校要做好内部师资的培训,外部高素质培训人才的引入。内部师资培训要求学校对专业教师培训,提高其指导学员实用技能的水平。引入外部高素质人才,学校可聘请本区域内其他行业部门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建设培训师资库,实现师资共享。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甘肃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贫困人口较多,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肩负着重任,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是最能见效果的一种扶贫方式。中职学校在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剖析、反思和总结经验,从而进一步助推农村精准扶贫,早日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猜你喜欢
环县师资劳动力
环县皮影之十二生肖(三)
环县:羊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7 000元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环县事变”及其善后工作述论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