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蓉
摘要:新时代的中国定位了新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打造,离不开合格公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管理者与建设者,公民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成效。众所周知,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大学生得到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也是高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合理运用2018年版新教材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对大学生公民意识进行嵌入式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6-0035-04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方可称为现代化的国家。”[1]公民可以说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扮演的基本角色,而合格公民的培养更是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一个人要真正成为合格的公民,就必须意识到到公民这个角色所蕴含的权利和责任,而这种由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就是公民意识的形成过程。”[2]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处于新时代的中国定位了自己的新目标,那就是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显示出强大的决心和信心。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是这样定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文明的发展有赖参与市场经济的主体的自律性来提供秩序保证;政治文明的提高以公民对政治的参与度及其效果为衡量标尺;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全体公民的精神面貌、文明素质为表征;社会文明的进步需要公民更好地协调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生态文明的打造更是需要公共生活中的每个公民建立有节制、有约束的文明生活方式。这一切都需要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意识,为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他认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大学生,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特殊群体,他们公民意识的状况直接见证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的基本动力。可以说,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时代的呼唤。
二、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了丰富的知识,养成了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更愿意并且善于关注身边发生的事件和国际国内发生的变化。他们关注改革开放的成果和社会发展,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热爱并享受生活。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渗透了诸如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方向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最突出的就是,他们缺乏对公民身份的角色意识。从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以来,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客观地说,我国的公民教育问题得到国家、社会、学校、学者以及其他各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公民意识缺乏实质性认识,阻碍了公民意识教育的整体规划和进程,所以一直以来,我国的公民教育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科学的体系,客观上导致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滞后性。公民意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要求公民能正确认识自己作为国家的主人,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角色的多元化,使得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他们强调自我需求的满足,能正视并积极追求人格尊严和利益需求。但由于过分关注个人存在的独立性,他们难以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最终导致对作为特定国家公民身份所要求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忽视。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缺失,不得不说是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的一个最突出表现。
另一个问题表现为知行脱节。虽然可以肯定地说,大学生相对于普通个体对公民意识的认识程度相对较高,但囿于学校这样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他们对于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参与度较低,对社会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社会的认同感不是很强,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导致知行脱节。同时,由于他们所受到的公民意识教育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理论和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一旦他们发现所学的理论和身处的现实环境存在不统一的时候,往往难以形成正确的判断。例如,权利和义务是我们学习法律知识时了解到的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权利和义务的总量必须对等,这才是一个公平的社会,但当学生跨入社会,身边出现权利与义务不对等事件的时候,可能不知道如何处理,更多的是在怀疑当初教师义正言辞授课内容正确性的心理驱动下,迫使自己接受这种不公平的结果。
三、运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嵌入式教育
当代大学生主观意识上缺乏公民身份的角色意识,和实践中的知行脱节,可以说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家庭中,父母由于“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更多地关注孩子是否能考入名牌大学,学习更好的专业;青年大学生更在意的是能否学好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备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这都导致他们普遍不重视公民意识教育。学生没有形成自我意识,缺乏主动性,妨碍了公民意识的养成。公民意识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学校无疑是学生受教育最大、最多的机构。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大学生得到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也是高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如何通过高校的现有教育体制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一)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大学生公民意识嵌入式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科学的体系。在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任务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大致提出“替代论”、“对立论”、“交叉论”三种不同的观点[3]。持“替代论”观点的学者看到两种教育样态作为政治社会化重要途径的质的同一性,而忽略了中西方不同历史文化渊源、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下两种教育样态的区隔。持“区别论”的学者在理论层面从本质属性、教育功能、教育主客体关系、教育内容不同四个方面进行剖析,借口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与对立,拒斥公民意识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参照及借鉴意义。持“交叉论”的学者在分析了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后,认为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交叉关系。笔者认为,从微观上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在本质属性、教育功能、教育主客体关系、教育内容上都有区别,但从宏观上,两者也存在许多不言而喻的共同特征。例如在教育目标上,两者都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教育内容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也存在交叉重合的地方,尤其在政治认同、爱国主义、社会合作等公民品质和公民道德有关的方面是一致的;在实践中,两者互相支持、互相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侧重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知和情感认同,公民意识教育强调在这种认知和认同的基础上,公民能更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去,承担起公民的责任。所以,即使两者存在区别,但由于本质的高度一致,特别是在我国公民意识教育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科学的体系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并借此进行公民意识的嵌入式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十分必要。
(二)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大学生公民意识嵌入式教育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之前设定的预期成果,它决定着教学方向、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安排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释疑惑的过程,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4]这句话科学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那就是以正能量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嵌入式教学,我们必须明确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公民意识、能积极参与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的良好公民。
(三)运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2018年版新教材,将公民意识教育嵌入教学全过程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我国学者基本一致认为它主要包括主体意识、权利与责任意识、国家与民族意识、民主意识、道德与法治意识等。这些内容广泛地涵盖个人与世界、个人与国家民族、个人与他人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等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广泛涉及思想、政治、道德和社会教育的课程体系,其2018年版的教材做出较大调整。例如,2018年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面融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论述;突出体现党的十九大的昂扬精神和新时代的豪迈气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改变了教材部分内容的叙事说理方式和沉闷笔调;汲取了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吸收广大师生的意见建议,体现“教师好用、学生易学”的教材功能,合理构建其课程体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对于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8年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从结构和内容上看,加强了整体性研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和整体性做了一定的教学延展;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每个理论成果单独成章,并对内容进行高度浓缩;编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2018年版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和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2018年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立足新时代,思考和把握教材要担负的时代使命、表达的时代内容、展现的时代气象,引导大学生认清肩上的责任,增强担当、奉献的自觉意识;贯穿新的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其关于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有关论述贯穿新教材;着眼新要求,既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自觉回应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提升等方面的要求;运用新话语,如习总书记的精彩“金句”、具有时代气息的话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言论等,在教材中娓娓道来。这些改变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因时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特点。我们要用好新教材,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前提下,更好地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进行嵌入式教育。
1.运用新教材,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主体性意识强调个体对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充分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孙正聿教授说:“现代公民,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具有时代内涵的哲学修养。”[5]此项教学任务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教学来完成。一方面,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青年大学生能正确区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意识教育与非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根本区别;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最新国情相结合,介绍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特色。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与学,为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将大学生的爱国意识与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
2.运用新教材,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认知和认同,强化国家民族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通过2018年版的新教材,讲好中国的红色故事、改革故事和传统故事,加强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养,激发大学生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在讲好红色故事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将中国的革命文化理念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好现代中国革命发生、发展和胜利历史进程的红色故事,深刻再现红色故事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义。在讲好改革故事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讲述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学生一起探讨国内外有关中国改革的评价问题,从事实、学理上进行分析,回应各种的不同声音,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讲好中国故事,还必须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传统故事。一方面,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讲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重要理论意义;另一方面,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中,通过传统故事的讲授,让广大学生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在对这几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的过程中,通过讲好红色故事,使红色文化资源薪火相传,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讲好改革故事,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信念;通过讲好传统故事,让大学生不忘初心,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通过讲好红色故事、改革故事和传统故事的有机结合,激发和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改变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存在的被动感和无用感。
3.运用新教材,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理性意识。公共理性意识体现的是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为维护社会合作体系的稳定与可持续性所做的理性判断和选择。它要求公民在公共生活中理性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涵盖民主、法治、自由、公平等一系列的现代价值要求。这一任务可以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来主要完成。从教学内容上,可以以“人生的青春之问”教育大学生明白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更好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鈣,没有理想信念,理性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通过开展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不断从正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大学生的是非价值观念,进而在行为上把自己的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明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对青年大学生的重要性,把价值观比作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它凌驾于整个人性,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信念等。价值观错了,其他一切都会出错。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来培育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学习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培养和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律素质,树立对法的信仰,提高思想政治品德,成为忠实于党和人民利益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大学生作为国家明天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只有具有较强的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国家的明天才有希望。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获得各种知识的主渠道。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进行嵌入式教育。通过主体意识、国家民族意识、民主意识、道德和法治意识等的培育,让他们真正明白公民意识对国家、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重要意义,自觉自发地以合格的公民身份要求自己。
参考文献:
[1][美]A.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杨玉环.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王芸.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探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4]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EB/OL].腾讯新闻http://news.qq.com/a/20170104/038454.htm,2017-01-04.
[5]孙正聿.哲学修养[M].北京大学出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