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战后的峥嵘岁月

2019-04-17 04:43徐臻豪
兵器知识 2019年4期
关键词:老挝二战坦克

徐臻豪

老挝的这批T-34状态良好

俄罗斯塔斯社2019年1月9日报道,经过东南亚的海上旅程,30辆T-34坦克抵达俄罗斯。在军事技术合作框架内,老挝国防部将30辆T-34坦克交给俄罗斯国防部,坦克处于完全可用状态。无独有偶,2019年2月19日,乌克兰驻美大使馆在其官方脸书上发文称,他们已经与美国一些电影院联系,希望院方“重新考虑是否播放”最近上映的俄罗斯电影《T-34》。这些消息重新使T-34坦克成为关注的焦点。据悉,老挝的这批T-34不是俄罗斯拿钱买的,而是用T-7281 MS坦克交换来的。据称,在出口这批T-72时俄罗斯还对它们进行了一些升级,比如加装了“松树”U热成像炮长瞄准镜、车长鹰眼周视镜。对于老挝军队而言,这已经足够用了。毕竟在做这笔交易之前,他们最好的坦克只是为数不多的T-54/55。目前,这30辆T-34-85已经运抵俄罗斯远东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并将通过铁路运至莫斯科。这次“以旧换新”的交易给俄罗斯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他们又有足够的T-34可用了,因为这批T-34的状态良好,运抵俄罗斯后马上就可以用于今年的胜利日阅兵,以后还可以用于更新各地军事展览馆展品,或者用作二战题材电影的道具。作为二战时期苏军最好的坦克,虽然仅在战争期间苏联就生产了近6万辆T-34系列,服役过数十个国家,可如今留存下来的却不多,能开动的就更少了,全世界只有1000多辆。作为一款每年都要开过红场的“功勋”坦克,俄罗斯对T-34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所以,这次以坦克换坦克的军火贸易是一种双赢的操作。

电影《T-34》讲述1944年,一群英勇的苏联士兵用一辆半损坏的T-34坦克从德国人手中成功逃脱,面对一路上的敌人勇敢战斗的故事

生命力来自不同凡响的设计

整体而言,在二战时期的坦克中,T-34在装甲、火力和动力的综合性能方面是最均衡的,其倾斜装甲设计已经成为后世所有坦克的标准特征。T-34的45毫米正面装甲成32度斜角,防护能力相当于垂直装甲130毫米,呈49度斜角的侧面装甲的防护力也相当于100毫米垂直装甲。这样的防护力放在1941年,除非用88毫米高炮平射,才能够阻挡T-34的进攻,其余所有德国坦克和反坦克炮在500米距离上都无法击穿T-34的正面装甲。

相比二战时英美德等工业强国的坦克还在用汽油发动机,T-34使用的则是著名的Ⅴ形12缸39升V-2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有一个很大优点——省油。T-34在携带540升柴油的情况下,行程可达540千米,这个指标放到现在也不低。同时代德国Ⅵ号坦克的最大行程只有160千米,而“虎”式坦克的行程更只有100千米。此外,柴油挥发性差,常温下不能被普通火焰点燃,这大大提高了坦克在中弹后的生存率。需要强调的是,俄罗斯T-90S坦克的V-92发动机是T-72坦克的V-46发动机的改进型,而V-46是从V-2发动机战后第一种改进型V-54发展而来的。中国从苏联引进T-54中型坦克,配套引进的坦克发动机就是V-54,国产编号12150L。该系列发动机经过不断改进,甚至最新国产主战坦克的发动机都与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V-2柴油机最大功率500马力,使T-34的公路最高速度达到55千米/小时,在二战同类坦克中最快。V-2柴油機体积为1.87立方米,整个动力部分体积为4.4立方米。动力辅助设备和散热器布置较为紧凑,发动机纵置——动力端连接冷却风扇-主离合器-变速箱-转向机,水箱散热器位于发动机两侧,排气管位于车体尾部两侧。这使得T-34拥有可靠动力的同时,缩小了动力舱的体积——仅为5.2立方米。除了打开尾部装甲就可以维护动力舱外,还可以减小坦克的高度,从而有效提高坦克的生存概率。而二战时期西方坦克动力布局的特点是发动机后置,传动系统前置,中间通过一根传动轴贯穿车体,这样不但增加了车体高度,而且使得动力系统的维护变得复杂。战后,T-34能够长期活跃在技术能力不足、维护水平很低的落后地区,可靠而又易于维护的动力系统是最关键的因素。

T-34坦克的另一个特色是使用了克里斯蒂悬挂。这是一种拥有大直径负重轮,使用螺旋弹簧的独立式悬挂装置,非常适合战斗全重40吨以下的中型坦克。这种悬挂由前后两个互相连接的圆柱形螺旋弹簧构成,前方的为可调式水平螺旋弹簧,后方的是垂直螺旋弹簧。这使T-34有更长的避震行程,可承受剧烈的上下颠簸,具有超强的越野机动能力,这是二战时苏军装甲部队大纵深攻击战术的硬件基础。相比英美德等国坦克复杂的悬挂系统,克里斯蒂悬挂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的优点,使坦克能够高速行驶。值得一提的是,克里斯蒂悬挂可以算是沿用至今的扭杆悬挂的鼻祖,而后者的出现是为了弥补克里斯蒂悬挂越野时舒适性差和移动射击时精度差的缺点,T-34当时采用这种悬挂设计的前瞻性不可小觑。

T-72所用的V型V-46机械增压柴油机,它是T-34坦克的V-2柴油机发展版

老挝的30辆T-34运回俄罗斯

老挝的30辆T-34运回俄罗斯

T-34整体设计上留有很大改进空间,比较容易通过更换部件提升整体作战性能,比如将T-34-76的二人炮塔改进成T-34-85的三人炮塔。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面对德国不断出现的新式坦克和反坦克炮,T-34也迅速出现了包括T-34-1940、T-34-1941、T-34-1943、T-34-85在内的一系列改进型。在没有大量改动车体结构的情况下,T-34的坦克炮从最初的F-34型42倍口径76毫米炮最终换成了ZIS-S-53型54倍口径85毫米坦克炮,战斗全重从26吨提高到32吨,从而具备一定的和“虎”1重型坦克较量的能力,整体作战能力压倒了德国坦克。

T-34成功的设计,使其成为苏联战后坦克发展的起点。战后苏联第一代主战坦克T-54/55是从T-44坦克演变过来,而T-44是在T-34-85基础上改进的,采用扭杆悬挂、横置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以及改良了车体外形。所以,可以用T-54/T-55的技术来升级T-34。在苏联对外援助的大量T-34中,就有不少采用T-54/55的行走系统对其进行了改装,很多改进后T-34都用上了T-54的负重轮。

开得动打得响的老古董

与20世纪30年代末出现的其它坦克不同,T-34的战斗生涯并没有因为二战的结束而终结。二战结束后,T-34-85仍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社会主义阵营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苏联一直持续生产到五十年代,直到T-54中型坦克正式服役才停产。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国还从苏联获得了T-34-85生产许可。捷克斯洛伐克在1952~1958年间生产了3185辆,波兰则在1953~1955年间生产了1980辆,这次老挝出口俄罗斯的T-34就是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不仅如此,苏联还在50年代末对T-34-85进行了一次现代化改造,被称为T-34-85-1960年型。主要是改善了夜间行驶条件,安装了一部FG-100红外夜视装置,发动机舱安装了两部VTI-3空气滤清器,而最重要的改进是换装了V-2-34M型发动机。显而易见,T-34在50年代的欧洲依然是一款拥有相当战斗力的坦克,否则不会成为当时唯一还在生产的二战坦克。

T-34-85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的第一种制式坦克。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从苏联引进了1800辆T-34-85,成为中国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后来,由于国产59式中型坦克在投产初期受制于当时技术条件的不成熟而产量较少,使T-34-85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是中国装甲部队的主力坦克,直到80年代才陆续淘汰转入预备役。1995年,在中国的预备役部队里,仍能看到老而弥坚的T-34。

T-34(左)与德国“虎”式坦克。虽然“虎”式的单车大部分指标超越T-34,但在性能的均衡性,特别是易于大批量生产方面远逊于T-34

T-34为苏联赢得卫国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新中国从苏联进口了大批T-34-85中型坦克后,对其进行了改造,如增加一个指挥塔,两个指挥塔之间有Ⅴ型防窝弹装甲板,增加高射機枪枪座和炮塔携行架,以及改进电台等技术措施。而且,鉴于T-34-85的优秀性能,中国还曾经仿制过少量T-34-85,称为58式坦克。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大量装备了T-34-85坦克。在战争刚开始时,美军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调动三个驻扎在日本的装备有M24“霞飞”式轻型坦克的坦克营。这三个营在军隅里遇上了朝鲜人民军的T-34-85,其火力和防护力对M24的压倒性优势使这场战斗变成了一边倒的猎杀。这种形势直到美军派出M26坦克和在M26基础上改进了火炮和发动机的M46坦克参战后才得到扭转。后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215号T-34-85坦克在石岘洞北山的进攻战中,独创朝鲜战场单辆坦克一次战斗击毁美军5辆坦克的传奇。

战争结束后,除了社会主义阵营国家,T-34还出现在亚非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场上。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T-34-85在亚洲和非洲都有广泛使用,多达40个国家使用,其中有27个国家在1996以后仍将T-34作为现役装备。尤其是在非洲的安哥拉、也门和埃及等国,都参加过大规模战争。就是在20世纪末的波黑内战、中东、非洲等局部战争中也都有T-34-85的身影。

在同时代的坦克连开动都成问题的时候,T-34依然能够战斗的原因就是仰仗其性能可靠、易于维护改装的优势。除了车体和装甲不能改变以外,其很多零部件都能与T-54中型坦克通用,例如负重轮。T-34的85毫米坦克炮也可以通用苏制D-44型85毫米牵引加农炮(中国的56式加农炮)的炮弹,在现代战斗中对付一般工事和装甲目标依然非常有效。

正是因为T-34诸多设计上的优点,如果不考虑技术的代差,只要维护方面能够跟上,依然可以让它继续在现代战场上发挥余热。近年来,在也门地区持续发生的冲突中,T-34-85就被发现竟然还活跃在一线战场上。T-34-85甚至出现在了乌克兰内战中,成为当地武装的一线战力。比如“新俄罗斯”民兵修复并装备了两辆T-34-85。要知道,T-34-85的停产时间是1958年,现在存世的T-34服役年限最少也有60年。

身着二战制服和武器的俄罗斯士兵迎接从老挝归来的T-34

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馆藏的T-34-85坦克

T-34后部发动机舱很容易打开维护发动机

目前,依然保留T-34的国家不仅有也门,还有越南。60年代,在中国和苏联等国的帮助下,越南军队开始组建自己的装甲部队,在此期间,曾获得少量苏制T-34-85中型坦克。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越军现在还保留有大约50辆T-34-85,装备第三军区第952装甲团。它们是不折不扣的二战古董,使用年限都超过了70年。从越军公布的新闻照片看,这批T-34-85保养的相当好,车体表面毫无锈蚀,光洁如新,看起来比越军装备的T-55维护得还要好。

结语

从技术上讲,T-34中型坦克的产量高达84070辆,是有史以来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型号,仅此一点,就注定它是一种不同凡响的坦克。这个数字背后是可靠的技术性能、超凡的作战能力和很高的效费比,足以使其载入史册。

同时,T-34也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不仅是俄罗斯最光荣时代的缩影,是苏联卫国战争的“功勋”坦克,也是很多亚非国家获得自由独立的功臣。尤其是在今天的俄罗斯,它具有不一般的意义。俄罗斯已经明确要把它用于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这也是为什么当30辆T-34“功勋坦克”被从老挝运回俄罗斯国内的时候,得到了俄罗斯民众和军方的热情迎接。

[编辑/行健]

猜你喜欢
老挝二战坦克
英军在二战中使用的轻武器(II)
“中国优秀电影走进老挝”巡映活动落幕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超级坦克大乱斗
二战老飞机落户桂林
96B坦克的精彩瞬间
“二战”历史漫画
坦克新杀手
谈天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