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河结识的“文学家”们

2019-04-16 18:34苏连硕
博览群书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学家文化馆文学

苏连硕

上世纪80年代,我常去香河文化馆,常与香河文友接触,可谓我业余时间文学交流的乐事。每到文化馆,常是馆长李巨发站在他门前的台阶上向我打招呼:“苏老师来了,苏老师来了。志庆在屋呢。”然后就又高喉咙大嗓门地喊一句:“志庆,苏老师来了。”这几句呼喊,脆亮,高亢,给人以十分热络亲切的感觉。进到田志庆屋里,就已经发现一大茶缸子的茉莉花茶沏好了,香喷喷的扑鼻。田志庆夏天穿个旧背心,肚囊也可爱,几许罗汉相,保持着农民的质朴外表与气质,眼睛不乏慈善、锐气与睿智。同田志庆一边品茶,一边聆听他讲他的创作,也算一种美好的舒慰了。

崔永生是个不可多得的孝子。仅举一例,文化馆举办的写作研讨会,晚上哪怕到九十点钟,他也要回到农村的家,“再晚我也要回去,老爸老妈不见到我回来就不躺下。”我理解,他要是不到家给老爸老妈扶持上炕,摆好暖壶,帮助脱衣脱鞋脱袜,道声晚安,其心是不会安稳熨帖的。他在耘锄自留地的田垄间,为父母到县城买药的路上,常有瞬间灵感来仪,就将那跳出来的诗句写在锄把上,药袋上,甚或手腕手背上。他对诗歌创作痴迷酷爱,他的诗泥土气息生活气息浓郁,哲理警句力道,抒情味道芳馨。初读其诗,平平,再读其诗,就觉得如橄榄耐嚼回味,经久三读,是堪可拿到诗坛与诸多雅俗共赏诗作相媲美的。

我还经常忆起比我年长几岁,而思维却比我活跃的付凤鸣来。他是重点小学的优秀教师,聪明好胜,其课教得全县有名。付凤鸣的思维灵动,情绪激动,心肠火烈,饶具诗人气质。其诗有张扬跨度,时有比喻奇崛的诗眼跳出,令我许久伫立惊叹。

儿童小说颇有成就的赵金山曾住在与我家乡一河(绣针河)之隔的白庄村。他多次讲到那里环境的优美,民风的勤劳淳朴,一边卖苦力,一边悉心地体验且捕捉着那一带丰富宝贵的生活素材。他的乡土小说每一个细节都是来自乡土,无不洋溢着对故土泥土的热恋,兼之对经典小说写作手法的借鉴,使其文字语言透露着简洁、细腻、清淡的功力。他自少年起就做着文学梦,从写记叙文开始,逐渐接近靠拢文学殿堂,也小心谨慎亦步亦趋地揣摩探索文学殿堂的奥秘。他曾任职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创作颇丰,被调进文化馆,后来又接替了馆长职务。他的早逝,对于香河文学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着力于儿童文学的尹玉茹,在我看来与赵金山有相似处。他早期在香河县城关中学教书,稳重踏实,其时由于他儿童文学小说成绩斐然,全国有名的文学刊物《儿童文学》就主动与之建立了文学情缘。《姥家门口唱大戏》体现了他作为小说家的洒脱、舒展、阔拓的扎实功力超脱创新的才华。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这一拨子并不笨,文凤、邨夫,后起张玉清、王洪勇、張和华、曹茁苗,各自在自己的文学之路上做了聪睿的探索和努力,成绩斐然不群。文凤的故事新编,永生、邨夫的传统诗与民歌的融汇,在廊坊乃至河北省有一定的声誉。他们与赵金山、尹玉茹是一道道不同文体独树的气象,融会起来,便是香河文学的宏阔大观。我作为同道、文友,为之骄傲。

中国小说学会名誉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汤吉夫每次来香河当然首站是香中,时间再匆迫,也要去文化馆转一遭打一照的。他的以《古师傅小店》为标志的H县城系列小说,是他长期生活积淀的汩汩浪波,是时光岁月的折射,是几近20年的中青年韶华沧桑的跌宕。

我想,赵金山、田志庆、尹玉茹等众多作者的不同文体的写作,正是一种香河的风土人情的感染与汲取,彼此呼应,逐浪跌宕一脉相承的文学璀璨景观。

残疾人陈金城陋室不过一人高,出进不猫点腰的话,如我身高者就经常要碰头的。当院茅草高过胸脯,屋内壁虎往来无阻,蜘蛛网塔灰甚嚣尘上。就这样,往来无白丁,都是为文化为文学而来。陋室由于文化丰盈而提升了格调。金城常将自己的通俗故事演唱段子拿给大家看,其简练其脍炙,无不为与会者称道。

王芬原来与我短暂共事于刘宋中学,后来多年未见,在“说香河”微信公众平台上,见到了他一篇又一篇的回忆散文,我是颇为认同的。听说他多年伏案勤劳亦有小恙,但是以顽韧恒定持守之定力,按自己对于写作的理解与阅读,坚持不舍探寻践行,也定会既有属于自己的“老样子”,又必会有新颖喜人的新容貌。

香中老校长王青年,退休后,耕砚挥书,那气派那字迹,都彰显出了让人尊重的性格端正耿直、学养深厚有素的一面。他的诗词在几家刊物持续发表,引惹天津不少老年读者的捧赞。寒秋,王校长读了“说香河”微信平台选贴我的《小花小蝶之炫》,迅疾回复道:

我一口气把《小花小蝶之炫》读了几遍,她的鲜明,鲜灵,鲜动,鲜活的风格、情感,令我心头一阵阵潮涌。蝉噤喉雁南飞的寒露后,似乎不悲怆的小花依然在绽放,更振奋的小蝶仍旧在翔飞。道不尽的缠绵,说不尽的轻柔。淡定寻常,安宁若素。她们的美在于朴实,恬静,真诚,坚忍。在她们的心中没有凋零和死亡。她们的美在于过程,不在终结;美在生命,不在逝后。既自鸣得意,又不得意忘形;既自尊自珍,又不唯我独尊……对人生如此深刻的启迪,不仅感动今之读者,正像兰亭集序所言:“后人览之亦将有感于斯文。”

李秀英与我同为香河县人大常委,接触较多。她热爱评剧绝对是如痴如迷。只要见面,就讲她对于评剧唱腔的新的理解,新的感受,哪怕一个拐弯一个节拍一个字的体验,都唱与我听。后来她参演了电视剧《嫁不出去的姑娘》,饰演八婶,获得成功,为香河这评剧之乡平添了一抹彩光。

文化馆有二高,一是一半军人一半文人高嗓门的李巨发馆长,二是一半文人一半摄影家的张继尧老师。张继尧老师任劳任怨,轻声细语,为大家服务,总是细致认真地摆布调适,让每个人都有露镜的机会。三四十年后,他拍摄的照片,保存得完好如新,真是当时现场之再现,为香河文学艺术留影做了饶有价值的默默奉献。再一个有二矮,另一馆长精明干练韩永贵,还有传达室某君。韩永贵馆长不怎么动笔,叫人感到随和亲切,组织活动既有泼辣的一面,且有慢条斯理的一面,用现在的话说,稳定和谐实不过分。传达室某君信件、报刊杂事有条不紊,待人接物亲切和蔼,口头禅是,让咱干这个,就得照牌支。说起文化文学艺术来,哪行也不况外。

香河一中毕业,热爱文学逐步走上文坛,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佼佼者的黄丽云同学,可算标志亮点。她每天采访、写作工作量很大,就在中秋节也没回京与家人团圆,风尘仆仆仍只身在三峡工地采访,作品常在一些大型刊物上发表。她的文字,“润物无声,从容淡定,为文也是为人”,正值中年,气象可蔚焉。李朝民主管的香河文广新局,充分地发挥感人的积极性,超常搞了许多于全县大有裨益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体育竞技、文艺演出、评剧京剧演出、读书交流、书画摄影展览等活动都连接起文化、体育、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我手边保存着一本由赵金堂主编的沉甸甸的《香河诗词选》,多出于古稀花甲乃至耄耋之手。此辰,随手便摘抄几首瑰丽多彩的诗词于后,足见香河文化之林葳蕤繁茂。

王青年校长

《香河一中——绿色摇篮》:

芳草茵茵荡碧澜,楼群婷立树花间。

杜鹃似火丹阳照,垂柳如烟翠鸟喧。

银燕翻飞伴蝶舞,苍松高洁励苗贤。

和风细雨淋春圃,濡润英才万万千。

佟玉明《学诗》(二):

蹇蹇诗文路,如何避径行。

东冲西撞后,终见小天空;

赵金堂《扬州八首》(五):

广林城内聚知音,仰慕双博踏雨寻。

郑燮瘦竹今可在。蔚然风气已成林。

黄金启《贺麦野堂诗社成立》:

众友邀集卖野堂,吟诗泼墨诉衷肠。

题贴百姓抒心志,笔录人生润妙章。

横扫歪风扬正气,传承国粹竞芬芳。

人和曲雅夕阳暖,老树抽芽咏暗香

这些瑰宝似的诗是智慧的结晶,人性美的灵光,生命力永昌永旺。香河文庙从久远的过去,走到多姿的现代,又定将带着诗与玫瑰走向未来。

(作者系诗人、散文家。)

猜你喜欢
文学家文化馆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文学小说
不为五斗米折腰
挽衣留谏
刘禹锡与《陋室铭》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