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设定与实践路径探析

2019-04-16 06:55张雪蓉
中国大学教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一流大学

摘 要:国立东南大学本科教育目标“使大学生都成为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是民初“硕学闳才”本科教育宗旨的体现。彰显了本科教育理念和实践如下的特点:第一,始终将人格发展置于核心位置。通过结合人的发展需要与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突出了以下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要素:(1)应社会需要培养专门人才的时代性;(2)陶冶人格发展需要的大学教育主体性;(3)国家民族发展的使命感。第二,将训练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素养视为本科教育当然的使命。第三,以兼顾广博与专精,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置的原则与方向。第四,发展学生的社会性当作本科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民初;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目标;国立东南大学

在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际,一流本科教育的意义被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不少学者即认为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1],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2],只有具备一流的本科教育,才是一流大学成熟的标志[3]。有鉴于此,如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引起了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离不开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民国前期的国立东南大学以其卓越的人才培养和办学成就跃升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杰出的大学,它的成功与其卓越的本科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探析国立东南大学本科教育的理念及其实践的特点和经验,有助于我国当前本科教育的改革探索。

一、本科教育目标:“使大学生都应成为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

明确的本科教育目标是大学教育的出发点。20世纪60年代,国立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在华盛顿接受他的学生——著名的史地学者张其昀的访问,畅谈40年前他的办学理念,他以“使大学生都成为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4],对他执掌十年的南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南高”)—东南大学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做了概括。那么,如何理解“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呢?“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郭秉文根据民初《大学令》的规定所做出的阐发,体现民初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1912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1917年教育部公布《修正大学令》再次重申这一宗旨。与清末“大学堂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奏定学堂章程》)为宗旨相比,大学本科教育在承继清末高等教育基本体系的基础上,在办学宗旨上作出了根本性的调整,从清末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专门实用性开始向大学的学术性转变:第一,一改清末教育宗旨鲜明的封建性,体现出民主共和时代培养健全国民的需要。第二,明确大学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特性。第三,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硕学闳才”。硕学,是学术上的要求,意即学问精深的学术人才;闳才,是基于人格发展的通识要求,即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样化的能力。相比于清末以分科制培养“明体达用”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通才[5],民国前期大学人才培养强调了对学术研究的重视,纠正清末以教授专门知识为主,“科目繁多,无研究余地”[6]单一的大学功能的状况,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机会,以培养学术的兴趣和能力。这是一种通专结合的教育理念,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真正意义上应用西方的大学理念制定大学本科教育目标的开始。它反映了直接接受西方教育熏陶的蔡元培、郭秉文等人构建中国大学大学精神和制度的努力。民国前期的蔡元培北大改革和郭秉文东大改革,彰显了这种强烈创办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的意愿。作为这一时期学习和移植西方办学理念和制度的杰出大学——东南大学及其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1918年左右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其中关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即深刻反映了这一时期本科教育的培养理念的走向。

“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平和中正的做人做事态度;二是学术专才和广博的知识面;三是服务国家社会的专门人才。不仅包含了硕学、闳才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内涵,还反映了南高—东大大学自身的文化要求,即以诚为训的文化精神和学术风气。深入分析南高—东大的历史,平正通达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贯穿了学校发展的历史,成为沉淀传承该校大学精神的传统。南高成立之時,将人才培养的目标确立为“养成对于国家负责任之国民为意想中之人格”,郭秉文对此作出了阐释,提炼出了一组本科教育的目标要素,即“坚强的体魄,充实之精神,而于道德、学术、才识三者又有适当之培养,盖必如此,然后对于应负之责任能知能行,而人亦能信愿以责任付之也。”[7],涵盖身体、精神、道德、学术、才识等方面的目标。江谦、郭秉文认为,“中正、和平、精熟、悠久、宽厚者”是训练学生道德、学术、才识的要素的共同目标,而这些目标要素归根结底可以用一个诚字来概括:“皆本于至诚。”南高用诚字概括对本科生的全部人格要求,确定“诚”为南高的校训:“以诚为训,即以诚植身,以诚修业,以诚健体,以诚处世,以诚待人。”[8]东南大学时期,郭秉文将校训确立为“止于至善”(出自《礼记正义》),其意义是“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朱熹释“止”为“必止于是而不迁”,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而不再改变,释“至善”为“事理当然之极”(《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事情的最高原则,即最高的善。以此作为校训旨在要求师生在体魄、精神、道德、学术、才识等各方面“有相当的发达”,不断追求至善的境界。对至善的追求反映了郭秉文对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总体素质的要求。郭秉文始终坚持认为大学应当承担国家社会个人的历史使命,不断完善自我,服务社会,成为“建国人才”。建国人才肩负着社会民族的历史使命,应该“具有国士的志节和风度,以国家为已任,以天下为已任”[9],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已任,不断追求“止于至善”的境界,体现了20世纪20年代国立东南大学勇于担当国家时代使命,追求办学、人才培养至诚、至善,保持卓越的文化价值追求。

二、本科教育的实践活动分析

“教育目标的正确性并不能确保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教育目标不能靠教育内容的随意“组装”来实现,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10]人才目标的设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原则的规约和引领。在东南大学的办学实践活动中,围绕本科教育的目标,通过学科设置和布局、课程设计、教育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等方面的实践形成人才培养的体系,全方位实现了它的本科教育理念和目标。

1.融通文理两科,发展支撑通专结合人才培养的学科布局

打破文理界限,实现文理学科之间的沟通和融合是硕学闳才的基本要求,自然成为民初大学学科设置的基本方向。蔡元培1917年主持北大改革,通过废科设系,实施选课制,推进文理的沟通和融合,促使北大成为以文理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而东南大学的做法是:科系建制,将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融为一体,作为科系建制单位的使命。在执掌东南大学期间,郭秉文本科教育理念的重要内涵——“学术并重”“人文与科学的平衡”,确立了南高—东大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其基本的学科布局思路是做到:一是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并设。一方面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多样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利用文理学科齐全的学科设置优势施行通才教育。二是人文与自然学科并重。使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发展处于平衡状态,它使东南大学以科学名世,但文史哲的实力也“毫不亚于北大”。三是文理相互交叉与渗透。1918—1920年,为了加快推动南高向综合大学的转变,就任南高校长的郭秉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学科改革,他将南高的原文史地部与数学理化部合并成立文理科,作为实施通识教育的部门。与此同时,将教育、工、农各应用专修科升格为本科学科,并且在学科的设置上渗入文理工互通的理念,如将教育科的发展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以推动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将心理学分属文理和农科,以求人文与自然学科间的联系和互通。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将商科迁至上海,创办东南大学商科大学。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学科设置布局,东大加强了文理科,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提升了大学学科的学术水平,学科体系更加合理。1921年,东南大学正式成立,形成了学科齐全的5科22系。1926年更是扩大到6科32系,学科之全,居于全国之首,“此种组合,为国内所仅见,意义深远。”[11]

2.促进学科融合与个性化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大学本科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本科教育理念要通过大学课程体系和具体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培养通专结合的人才是当时东南大学本科教育的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教育理念,大学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活动都要体现出专门、通识的特点。东南大学推行主辅修制,它将学生的本科四年课程分为三大类:公共必修科、主辅系必选科和随意选科。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结束后进行分系,本科学生可以在各系中选择一系作为修课的主业,按照所属专业规定的课程的统一规定进行必修科学习,同时安排一定的选修科目,供学生自由选择。在主业之外,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一个系作为自己的辅系。对辅系的要求是学生修满的学分数不得少于15学分,至多30学分。在这两种规定外,学生还可以跨科、跨系随意修课[12]。在各科课程设计上,各科系不仅考虑本专业学生选课的需要,还兼顾其他科系学生对本专业课程学习的选课需求。主辅修制充分体现了通专结合的课程设置理念,融汇广博和专精、人文教养和科学自由精神,将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融为一体,促进学科融合与个性化培养。

3.建立目标明确的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教与学活动环节

学生发展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时间及付出的努力越多,收获就越多,学生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13]。因此,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学术能力的学人,大学不仅要传授传承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学术科研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民国前期南高—东大提出养成思想及应用能力的智育标准,要求学生能思想以探求知识之本源,能应用以求知识之归宿[14]。为实现这一智育标准,南高—东大将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在教学科研服务环节中,第一,在教学上注重兴疑与试验,以养成思想之能力。一方面,在教学原则上重启发而不重注入,推广“教学法”取代“教授法”,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方面,为了服务这一教学改革理念,南高高度重视图书馆和实验室建设,使“各科之利用参考书日有增加,而图书室亦渐次扩充,以应学生之需要”,“俾能作实际之试验,亲临其境,使所思者皆有所依据”[15]。第二,在研究上,提倡师生合作研究,重视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是培养学术研究兴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也是凸显学科优势和特色所在。为了培养学生专心于学术研究的习惯,南高—东南大学对本科生的学术研究做出了要求。南高师时即规定各部、专修科每一学年都要有研究一次[16]。东南大学时更是提倡师生合作研究。这一人才培养方式,促进教学与科研的互动,训练和提高了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在这一机制下,本科生有机会参与大学的科研,在著名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这是东南大学培养的人才形成强大竞争优势的表现。第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养成应用之能力”。东南大学各科十分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建立包括各科实习(如工科设立生利工场、艺徒学校,理化系设立物理仪器小工场、化验部,农科开办各类试验场,供学生实习操作)、实地教授、参观、社会服务(学生通过跟随教师深入生产实践的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生产)等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4.建立积极有效的发展学生学术研究兴趣和自动能力的课外活动环境

“大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以及融入到大学所提供的学术,人际关系和课外活动等氛围之中,……如果说,学生本人的努力和融入是决定大学影响的关键性之因素的话,那么,为鼓励学生的融入,学校围绕这一目標而重点营造学校的学术环境,人际关系和课外活动氛围的方式,就非常重要了。”[17]学生课外活动作为大学最重要的活动要素,形成了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生态环境。20世纪一二十年代,在自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以学生自治会为核心,课外活动在全国高校迅速发展起来。东大学生自治会创立于1919年底,它以“砥砺道德,研究学艺,修炼才识”为宗旨,组织了许多学术社团,创办刊物,开展各种以学生名义举办的学术活动,成绩十分显著。这些活动结合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需要,吸引了师生们的热情参与。如当时创办起来的刊物《数理化杂志》《工学丛刊》《史地学报》《文哲学报》《教育汇刊》《农业丛刊》《体育季刊》《国学丛刊》等刊物,虽以学生名义创办,但都是在名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精心组织,质量很高,在国内学术界颇具影响,吸引了许多著名学者参与撰稿。实践证明,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机会,学术课外经验的获取对提高本科生质量的效果明显。活跃的校园学术活动,有效地使学生获得课外更多的言语表达技能的训练,欣赏艺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机会,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学术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三、本科教育目标设定和实践的特点

在本科教育中,大学里的各个学科以教育实践的形式形成了对大学学科的规训,发挥了人才培养的功能。与清末高等专门人才培养理念相比,以东南大学为代表的民初大学本科教育目标设定和实践表现出如下的特点:

(1)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大学本科教育目标始终将人格发展置于核心位置。通过结合人的发展需要与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彰显了以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建构的要素:一是时代性。应社会需要培养专门人才,顺应了工业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二是主体性。陶冶人格发展需要的大学教育主体性。三是国家使命感。教育目标的设定,兼顾了民族进步、社会发展和人格健全的需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看,民初工业社会发展急切需要大量实用性人才,以适应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正是这种需要构成了大学目标设定的社会基础。从人的人格发展需要上看,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关注,使大学的教育牢牢坚守育人的根本。从民族的进步、文化的传承角度上看,“大学是高等学术的中心,它有保存并增加社会中最宝贵的学术的责任”[18],承担传承并增加社会的文化,推动国家民族进步的使命。

(2)训练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素养始终是本科教育当然的使命。20世纪20年代,“大学是学术研究的机构”的理念,引导了大学的发展方向和使命。大学围绕学术的本质属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学术素养能力的训练。作为这一时期杰出大学的代表,东南大学始终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本科教育的重心。在具体的本科教学中推行主辅修结合的选课制度,提倡师生共同研究,将教育的优质资源与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术研究能力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优质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清末相比,对大学学术性的重视,形成了这个时期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特点。清末近代大学在创办之初,并没有确立西方现代大学的理念和制度,它的封建性和高度的集权性,使它虽然具备近代大学的形式和规模,但却没有大学的实质。民国时期,随着民主共和的国家政体的确立,大学开始致力于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的建立,对大学学术性的确立,作为现代大学自己当然的使命,始终贯穿于大学本科教育中,受到高度的重视和强调。

(3)兼顾广博与专精,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是课程设置的原则与方向。与北大改革相比,东南大学的课程设置方案渗透了郭秉文校长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即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向,着眼于大学培养建国人才的目标,大学教育有了更高的使命。不仅主张培养能真正投入国家社会建设的专门人才,还提出培养的人才要对变动的社会做出积极反应和贡献。以主辅修制构建通专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较为充分地兼顾了文理、基础与应用、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使通才不至于空疏,专才不至于狭隘”,通专相互调剂,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4)發展学生的社会性是本科教育的重要任务。20世纪初,受杜威思想的影响,东南大学和当时的其他高校,一方面提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提倡学术的研究,另一方面则提倡大学联系社会,将大学视为社会,社会当做学校。作为20世纪20年代本科教育的主要标签和特色,男女同校、学生自治会、暑期学校、社会见习等,被视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东南大学教育活动的历史表明,以培养平正通达建国人才为目标,注重文理渗透和基础拓展,强调跨学科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教学、科研与服务三位一体相结合教育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南高师—东南大学10年的办学历史中,成功塑造和建构了东南大学学人,成为卓越人才培养的高地。作为20世纪20年代杰出大学的代表,东南大学人才培养的模式展示了民国时期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其人才培养硕果累累。该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他们中不少人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农学家等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和学科开拓者,其中更有12人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是吴有训、王家楫、吴学周、何增禄、冯则芳、严济慈、赵忠尧、王葆仁、伍献文、柳大纲、施汝为[20]。产生了一大批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杰出人才,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为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和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东南大学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杰出成就,不仅与其坚持通专结合、四个平衡的办学理念有关,也与其追求卓越人才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有关。在这种人文与科学融通的大学里,南高—东大人才辈出,自然科学人才方面,如郭斌禾所言:“南高同学之学自然科学者,大都能甘于寂寞,穷年兀兀,做实验使研究只工作成绩优异,蜚声外邦者颇有其人。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动物、植物、人类各门,每门均有突出之人才,国内各大学及研究所,几莫不有南高校友之踪迹。”[21]文史地哲人才方面,形成南高史地学派和学衡派,成为当时中国南北两大学术高地之一。

今天的大学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大学不应当只是迎合职业的需要,更应当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本科教育。但是现实的状况仍然是根植于职业本位的价值取向,严重的职业化训练倾向,学生将大学学习视作狭隘的职业作准备的敲门砖,而大学则把“迎合本科生的职业需求,而把丰富学生知识,帮助他们过上自省而充实人生的培养目标抛之脑后。”[22]这种人才培养观根本忽视了大学的使命是“培养大家之才,培养国家各个行业精英和领袖的地方”[23]。从东南大学本科教育理念和实践可以看出,东南大学以培养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为目标,实行三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发展支撑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的学科布局,制定促进学科融合与个性化训练的课程体系,建立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环节等,始终将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社会的需求相结合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出发点,坚持通与专的结合,人文与科学的平衡,国际视野、社会服务与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国家使命和文化传承相结合,形成卓越的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对我国的“双一流”建设具有现实的借鉴

意义。

参考文献:

[1] 钟秉林,方芳.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J]. 中国大学教学,2016(4).

[2] 马陆亭.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6(5).

[3]邬大光.重视本科教育:一流大学成熟的标志[J] .中国高教研究,2016(6).

[4] 张其昀.郭师秉文的办学方针[C]//左惟,袁久红.大学之道——东南大学的一个世纪[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49.

[5] 康全礼.刍论清末大学教育理念[J] .现代大学教育,2008(6).

[6] 蔡元培.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与社会)社演说词[M]//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65.

[7][14][15][16] 佚名.代理校长郭秉文关于本校概况报告书[M]//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南大百年实录(上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52,56,56,57.

[8] 冒荣.至平至善,鸿声东南——東南大学校长郭秉文[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65.

[9] 张其昀.郭师秉文的办学方针[M]//左惟,袁久红.大学之道——东南大学的一个世纪.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49.

[10][22] 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和展望·译者序[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11] 茅以升.茅以升等7教授致东南大学教授会、评议会函(1923年3月)[M]//朱斐.东南大学史(第一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118.

[12]张雪蓉.美国影响与中国大学变革(1915——

1927)——以国立东南大学为研究中心[M] .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120-125.

[13] AAC&U, College Learning for the New Global Century[R]. Washington DC:AAC&U, 2008.转自龚放、吕林海.美国本科教育的基本理念、改革思路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2(3).

[17] PASCARELLA. TERENZINI. How College Impact Students[M].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ublisher, 2005:602.

[18] 孟宪承.大学教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8-9.

[19] 杜威.杜威五大讲演——教育哲学[M].北京:晨报社,1924:39.

[20] 闵卓.梅庵史话[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47.

[21] 郭斌禾.南京高师20周年之意义[J] .国风7卷2期,1935.

[23] 施一公.中国的大学导向出了大问题[EB/OL],凤凰网教育. [2014-12-7].http://edu.ifeng.com/a/20141207/40894968_0.shtml.

[基金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学科规训视角下的民初现代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1912—1927)”(项目编号:16YJA880066);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民初现代大学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研究”(项目编号:B-a/2018/01/09);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JS-XKT1701)的阶段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陈立民]

猜你喜欢
一流大学
大学知识功能探析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
依法从严治军与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研究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以国际化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一流大学背景下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改革探研
以自由清新之风 建和平民主校园
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第二课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