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才是得到:出版人的未来新可能

2019-04-16 00:53姜喆
出版人 2019年4期
关键词:产品化出版业大学

姜喆

2018年我在《出版人》公众号发表了《编辑们,你们每做一本书都应该像一次创业》的文章,想不到3个月之后,创业变成了我的现实,从工作了13年的中国妇女出版社辞职,加入卢俊老师的未来之音创业团队,从一个出版人转型成为k12在线教育从业者。这也许不是最终目标,但是我始终认为这是永不停歇的征途。

很快,我和公司的其他两位成员,通过严格的面试筛选以5.5%的录取率,进入得到大学第0期学习。很多人说,我可能是第一位得到大学的出版业从业者,实际上得到App的出版业从业者付费用户早就成千上万了,得到大學之于我来说是进入创业和拥抱变化的预备班和训练营,更是一个频道转换器。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毕业之后,应《出版人》之约,在此分享一下个人视角下的得到大学对于出版业从业者有什么借鉴价值,以及我创业实践半年多的一些新认知和新思考。

服务体验和产品设计

得到大学的本质是线上学习社区的线下融合和迭代出来的学习服务的新物种,出版人以亲历者身份参与最大的感慨并不是它的课程——48种思维模型的设计,也不是线下活动,诸如案例分享日、私董会、飞行嘉宾日、小组案例答辩的组织,而是,对于服务,出版业似乎从来不曾真正往前迈进过这座城池。得到大学提供给每一位参与者的体验,正是服务设计者背后精心设计之后的简单外化,这是我们参与过的几乎所有发布会或者沙龙无法体会到的新奇语境和仪式感,就这一点来说,值得我们认真去学习和借鉴。

正是这种强烈的认同意识,可能更加为这个新型社区提供了更好的认知进化基础,所以这个基于提升解决问题的底层元能力的集体学习社区,正在朝着一个得到大学预设的认知共同体方向演化。现在,我们无法预测它会演化成什么,但是,优质的认知工具、方法和思维模型之间的交锋和切磋,已经成为学习爱好者的理想家园。

我们出版从业者过去所做的是知识和文化传播,但是传播本身的服务属性在非互联网时代是无法高效实现的,而今天,正在知识服务浪潮之上的弄潮儿们,的确用自己最险峻的姿势,替我们找到了知识服务者在新时代尽可能提供的新价值。对于转型K12在线教育的我来说,这种适度的体验和服务设计,如何映照在我们的产品设计中,也变成了我们每天需要思考的问题。

输出能力训练机制

得到大学不是一个传统学习的地方,不是某一种或者某一类知识的教导,它提供的是得到精选的48种思维模型工具,训练学员打开、重组认知,并让我们把多年的经验、观察、思考从专业领域抽象出来,再变成我们真正的工具,再具象地在各种行业中得以熟练地运用。

所以,这种认知的梳理、升级迭代的过程是很重要的,而且如果只是简单地做到:哦,我懂了,原来是这样,跟我过去某些时刻的想法很一致……跟这种简单的启发感不同的是,得到大学用教学机制在倒逼每个参与的学员加强思考和认知输出,相当于用48个思维模型套出了更多植根于各行各业的精进者的优质验证故事,并且用48个模型之外的模型在不断丰富这个认知共同体。

得到大学没有教我,创业应该怎么做,在线教育应该怎么做,但是让我把十几年的出版工作经验和心得,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更为科学且更稳健的新的认知框架,所以,在得到大学,输出强度不低于输入强度。这种要求学员做输出训练的学习社区的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在做出版知识服务创新的机构和个人学习。强制性输出,是倒逼学员思考和认知精进的必由之路,这就是“教、学、测、练”中的练。那么,如何在K12教育学习社区合理地设计这种评论和输出练习机制,也就成了我的最新课题。

重新理解出版业

让我重新理解出版业的不是创业,而是得到大学的面试题:“如果得到大学请你分享一节课,讲一个外行人不知道的知识点,你会分享什么?”“有什么特殊原因让得到大学一定要录取你?”“你能为同学带来的独特价值或贡献?”面对这些问题,我一时语塞,飘过脑海的竟然是“码洋”“实洋”“印张”“色令”这些似是而非、无获得感、无独特价值的行业术语。

得到大学的第0期学员里有程序员、建筑师、口腔科医生、户外极限运动者、监狱安防从业者……他们为什么要听你讲“什么是码洋”,而即使知道了“印张如何计算”“三审都是什么标准”,对他们的认知又能有什么提升?那么,如果分享新媒体、数字出版、图书营销这些具体的问题,在面对来自互联网、金融、制造业、快消品等领域的从业者时,我深深感到出版业这些领域的经验都完全无法跟他们匹敌。

3个月学习期结束以后,我再回望当初使出“洪荒之力”准备的自认为视角独特的面试内容的时候,一种荒谬感忽然涌现出来,当初自以为是的领先意识竟然在3个月之后不堪一击。倒不是得到大学有多神奇,而是深陷出版业单一视角牢笼的我们打着杂家的幌子,却始终逃不开封闭的思维困境,过去十几年努力建造的海市蜃楼,被一个简单的转身击溃。

我毕业答辩的任务是,我需要面对100多位学员和老师用一个18分钟的TED式演讲,完成题为《出版者:如何让一个文化产品流芳百世》的内容分享,这是外行眼中出版业的价值所在,恰恰被我们每天焦虑得无以复加的转型者所忽略。出版业古老、优雅又性感的质感果然打动了100多位日夜躁动的学员心灵,毕业答辩成绩位列北京校区第三。正如我的新搭档卢俊老师所说,“背叛”出版业并不是以否定出版业为前提,精进的意识不代表要反对传统。

重新审视从业者的成长性

成长意味着必要的丧失,但是对于所有人来说,真正的丧失没有不痛的,这种痛感,让多数人在面对变化时刻的拥抱丧失的意愿急速降低。离开出版业,迅速把自己抛入不确定性的环境,是成长性获取的关键一步。你可能想:我不想创业,就想好好做一个称职的编辑,当一个优秀的发行,能熟练开展业务就好了。然而,如今的知识融通导致交叉新知层出不穷,如果不及时更新,我们作为做话语权的从业者会很快失语。终身学习从口号就变成了我辈刚需,但并不需要盲目地学,而是有目标地更新自己的认知系统。

出版是一份需要很好的综合能力、全局视野、多年全方位训练才能出成绩的工作。我学质量管理专业入行当编辑,一年时间,从完全的小白到可以做到独立应对各种稿件。面对挑战的我如同沧海一粟,在出版业的潮起潮落、浮浮沉沉里不知所终,常常会有“理想无处安放”“时而兴奋时而低落”“力大无穷却力所不逮”种种情绪,这也是出版新人尤其是新编辑普遍会面对的职业第一考验。封闭在这样的状态的我,一干就是七年。编辑质量过硬成为这7年唯一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这种成长太原始也太过缓慢。

之后几年,从带一个小编辑部、大编辑部,到管发行、印刷、紙张、仓储物流、新媒体、数字出版、设计、国家项目申报和执行……在一个规模不算大的出版社,把出版业涉及的绝大部分业务工作完成了一个闭环式学习。这表面看起来是权力和地位的提升,实际上是一场高强度、实战式的快速学习与成长训练。7年的单一技能积累,在新的挑战面前弱不禁风。怎么办?学!怎么跟印厂谈交货周期和价格?怎么辨别纸张质量和选适合的纸张类型?怎么重构市场渠道以适合自己社的发展?怎么定出版方向既能平稳调整又能快速转型优质原创?怎么运用新媒体策略为图书营销有效赋能?怎么让起步晚的数字出版业务后来者跟上?怎么调整、组建团队适应出版新趋势的竞争?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是靠踏实、专心审好一本书稿、做好一个封面、处理好三校流程可以找到答案的;也没有一个问题是可以靠别人的讲解而得到答案的。怎么办?还是学。怎么学?学行业高手的招数,拿来跨界的经验。之前我把一些经验写成了《从退货率40%到市场占有率第一,这群编辑如何为自己的梦想赋能?》的文章,发表之后,有几位出版社的负责人要来探讨传统出版的转型。其实经验很简单,让为出版目标努力的整个系统拥有成长的进阶通路,通过学习和认知升级,优化协作协议,从而实现出版经营主体的转型和升级。

进入新的在线教育创业领域,也是通过新环境倒逼成长,把过去的能力边界打破,并且实现自我更新,从而更好地应对移动互联和智能革命的挑战。当你可以独立驾驭从创意到服务用户的全流程的协同,才能带出一个又一个有交付价值的产品,畅销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我们说,职业有长度,你可能会做编辑或者发行20年、30年,但如果只是框定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宽度内,日复一日重复编辑流程、发货收款流程,我们承受变革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突破职业宽度,让能力边界扩大,让自己长期处于成长性通道之中,才能不断增强面对风险和变革的能力。这也是我从做得顺风顺水的出版社离职,加入创业团队的重要原因。

优化问题解决能力工具

尽管出版成才慢,产品经验因不同品类而相对分散,但从职业发展来说,是有相对普遍适用的能力工具的,只有系统地学习并且结合面对真正的互联网协作环境,才能把工具的使用场景在新挑战中得以优化。

首先是生态位的锁定能力。无论新人还是换工作,最先要做的,除了看入职手册,还需要迅速锁定自己的生态位。进入K12在线教育领域,我们就必须在我们和传统教育、传统出版、在线教育、在线出版、知识服务等众多竞合体系中准确、迅速地寻找到自己在环境中的生态位,才能知道“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的边界和目标在哪里”,这种生态位的确立是持续发展的基础,否则,我们再怎么努力,都是在错误的领域奋力拼搏,最终只能承受失败得更彻底的结果。

第二个是差异化生存能力。为什么有的人工作5年依然碌碌无为,有的人却脱颖而出?这种差异是如何发生的呢?

1.锁定核心能力,不断扩大能力边界。有一个坚定的目标,然后就像攻城略地,攻下一座城池,继续进攻下一座。

2.永远做好当下。这个过程有一个需要坚持遵守的前提——永远做好当下,然后再不断离开舒适区勇敢走入学习区。

3.节点倒逼。这是让自己能够进入学习区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把自己放到重要工作节点里面去,让时间、进度倒逼自己做选择,让自己面对压力的选择。

4.信息充分和领先。靠公司开会显然是无法做到信息充分和领先的,这就需要搭建自己的信息收集能力和评估系统,像茶水吧、午餐时间、深度参与更多工作等等。

第三是数据型眼脑的能力。数据,是最真实的判断力工具。脱离了数据分析模型的事业,风险都是很难控制的。数据型眼脑有两个层面:一是,一双不停捕捉各种数据的眼睛;二是,构建可客观化、自有数据模型的脑系统。

第四是抽离经验形成可平移能力。学习最重要的不是输入,而是输出,形成工具、方法实现复制和平移。比如在编辑工作中形成的能力,是否可以抽离出来,去做教育工作依然适用,甚至可以显得更优化,反之亦然。如何能够抽离经验并且实现平移呢?从三个方面把个人能力产品化。

1.头部化个人能力。个人能力产品化的前提是值得产品化,那就需要个人能力的有效性、独特性被验证。比如,多本畅销书运营经验。个人能力头部化是一个结果,但同时也是第三方证明。还没到行业头部,个人能力产品化的价值就会比较弱。

2.复制个人能力。有三个验证层次:可反复验证,有的所谓个人能力是机缘,比如碰巧做了一本畅销书,只有反复做出好产品,才说明个人能力开始有产品化的属性了,也就是能够稳定输出。团队验证,不能复制的能力,产品化程度是不够、不成熟的,要用自己的能力带出一个优秀的团队。传播验证,比如培训、写文章、做分享,这是框架式呈现个人能力产品特质的重要评估标准之一,也是个人能力放大。

3.打磨迭代个人能力。既然是产品,就应该且需要迭代。个人能力是原始状态的产品,如何变得更加有价值,就需要像打磨产品一样打磨,像迭代产品一样迭代。

无论是在出版社,还是在得到大学,还是在未来之音,我始终都要求我自己和团队保持这种用放弃存量换取增量的学习思维在思考和工作。创业半年多以来,我与充满活力的团队一起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并且检验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工具。这世间,唯有美好而不确定的人生值得去追求与期待。

如果你希望能为自己的未来成就骄傲,而不是等待一个乏善可陈碌碌无为的一生,或者到了尴尬的年龄面对选择时,只能想而不能去实现,或者彻底丧失尝试的勇气的话,那就永远用这种学习的姿态和思维拥抱当下这丰盛的变化吧!

(本文作者为未来之音总编辑)

猜你喜欢
产品化出版业大学
空间天线产品化在“资源”系列卫星上的应用
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型号与产品化一体化工作模式初探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重大主题报道的产品化思维——《生活中的价值观故事》的探索和思考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弯道加速——筑福集团的房屋安全产品化创新之路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