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社团的活动创新与本土化探索

2019-04-16 00:54徐群
中学生物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本土化二维码生物学

徐群

中学社团是开展校园特色文化、实现精品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各种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兴趣培养成特长,特长培养成技能,技能拓宽为素质,为学生核心素质的发展提供了途径。虽然社会在发展,生物学领域前沿知识技术在不断地拓展更新,但是传统的中学生物学社团活动存在着陈旧无趣、内容宽泛无地方特色,校内外影响范围小、传承后续衔接不畅、不能紧跟社会热点话题等诸多问题,达不到在中学阶段培养精品学生,为未来生物尖端人才输送小苗等目的。另外,生物学社团与一些能在全国、省、市比赛中取得较好名次以及具有较大校内外影响力的社团相比,活动内容各学校间大抵相同,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故而受学生、家长重视程度不高。为了更好地培养生物学未来的中流砥柱,笔者对生物学社团活动的创新和本土化做了一定的探索。

1生物学社团活动的开展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苏州市各中学积极开展社团建设,各校生物学社团活动亦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不乏创新优秀的实例,比如成立基金会、出版书籍、结合热点、联合社区、走进景区。但与其他一些表演类、写作类社团比,生物类的社团时常存在参加人数少、活动不够吸引学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并由于缺乏展示机会以及娱乐性等限制因素,经常是只见活动不见成果。其主要的问题表现在活动内容缺乏有序性,活动时形式单调陈旧,创意低,缺乏连续性,对地方性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

2生物学社团活动内容现状

经过分析对比发现,目前中学生物学社团的活动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1)动植物类(识别、种植、观察、制作简易标本);(2)生物基本实验操作类(显微镜操作、切片观察);(3)微生物类(培养、观察、应用);(4)健康生活(环保、饮食、低碳、保健);(5)前沿生物知识和技术类(知识查阅、收集、竞赛)。查阅材料、咨询汇总后发现,生物类社团活动的内容每年重复、老调长谈,学生审美疲劳,难以提起兴趣,传承后续发展不够。

3生物学社团活动创新和本土化尝试

关于社团活动从哪些方面创新,不少教师都有很多想法,但不是所有的好的活动设计都适合青春期的中学生们。“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笔者将常见社团活动的5大方面,依托生物初中教材,结合苏州当地的经济、文化特色,独辟蹊径,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校的所处地理位置、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本地资源和经济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思想品德。笔者根据文献收集、调查、访谈等结果制定了本校本届生物社团活动的内容。

生物社团活动创新和本土化具体内容见表1(以苏州外国语学校生物社团萌芽社为例)。

4开展情况及实施效果

目前苏州外国语学校生物社团活动开展了创新性及本土化的积极探索,根据内容和操作的难易程度分为学生自主研究以及师生共同研究等两种形式。

4.1案例1:学生自主研究——校园操场垃圾大调查及改进方法

情景分析:初中学生完全有能力对垃圾数量、种类进行调查,故放手让学生自己分工制定调查方法、计划并实施。

活动目标:

(1)学习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

(2)查阅资料、讨论调查得出改进的方法,并制作成初中生喜欢的风格的视频宣传片在整个年级中流动播放。

(3)在亲自动手制作宣传画报中,体验绘画、制作的乐趣,享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4)在調查的过程中,了解保洁员的日常工作的辛苦,体会教师、学校制定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初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活动实施:学生事前制定好调查的方法,分工协作。全体社员首先收集操场垃圾,然后对其种类按“正常垃圾”以及“违禁垃圾”(学校不允许带入校园的物品残留的垃圾)分为两大类,分别统计数量后分析出操场垃圾的来源。

成果展示:社员们借来学校淘汰的垃圾桶增放至操场的出入口及四周,在垃圾桶上贴上自制的宣传画和标语,并和学生理事会联合宣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社员在一周后、两周后再次对操场垃圾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发现垃圾数量和种类都大幅度减少。看着越发整洁的学院,操场四边设计感十足的垃圾桶,全校师生都为生物社团成员的努力而敬佩不己。

后续传承:社员们将在来年的社团活动中将调查范围扩大到餐厅、寝室、图书馆、实验室等还不尽善尽美的角落,真正体现“我的校园我做主”。

4.2案例2:师生共研——校园植物种类调查以及二维码树牌制作并挂牌

情景分析:由于学生没有系统的植物学分类知识,对校园里植物的认知仅限俗称和一些表征特点,故而对校园内植物种类调查的活动需要专业的老师或园艺师指导。对于一些本地的俗名,还需要查阅网上资料或者《江苏省植物志》等专业性较强的资料仔细核对后确定。

活动目标:

(1)在调查的过程中,能亲临自然感受校园之美,更多地识别校园常见植物,简单了解植物的种类,体会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2)学习并掌握植物分类的系统方法,数据统计汇总的工具;了解树牌承载的信息内容以及制作的方法和要求。

(3)了解二维码树牌生成的流程和工作原理;在活动中体会科学研究的与时俱进。

(4)走出课堂接触外界,学习与媒体、他人沟通交流的方法技巧,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5)体验创新式学习的成就感。

活动实施:先后4次组织社团成员徒步环校园进行植物种类的记录、种类核对、树牌悬挂、核对检查。社员们认真记录,严谨核对,明确分工,对校园所有的植物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分享成果,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和主动性。通过和百度百科协商,争取到免费使用其二维码以及海量数据库信息的机会,并多次和百度百科工作人员以及树牌制作供应商就树牌的版式、工艺、数量多次沟通,制作成当下酷炫的二维码树牌。当印有自己社团和学校10g0的二维码树牌成功挂牌后,全体师生赞不绝口的惊叹让每一位社员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空前提高。

成果展示:除了和其他科技类的社团一样用展板展示本学期社团活动的剪影和报道外,满校园亮闪闪的二维码树牌让每位在校师生记住了生物社团萌芽社的名字。

后续传承:在下学期的社团活动中深化树牌推广工作,准备陆续和周围的社区、灵岩山、上方山等景区合作,由生物社团的学生对社区、景区里植物的种类进行调查,最后也挂上苏外生物社团定制的二维码树牌,让更多的社会人士来了解生物学知识,感受生物学的魅力。

5实施后的影响和展望

5.1对教师科研能力的激发

当教师真正从日常生活中发掘,了解当地的地方性教学资源,根据青春期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活动时,社团活动才能够吸引学生。教师通过社团活动的创新和本土化尝试,不断对教学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形成创造性见解,最终才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科研能力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5.2对学生兴趣、技术、素质提升

创新和本土化结合后的社团活动与研究性课题融成一体,以学生的各种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注重学生对各种事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收集课内外的生物学资料,拓宽视野,同时数据收集分析能力、组织能力、语言及书面表达能力、课件制作呈现能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更乐于探索生物学的奥秘,关注生物学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为未来生物学的发展燃起了星星之火。

5.3生物社团精品化的不断攀登

社团的发展整体上呈现良好势头,活动的内容和水平不断提高。生物社团活动的创新和本土化探索,将社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融为一体,使得社团活动具备新颖性和可持续性。由于能力所限,对初中生物学社团活动研究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因此笔者要繼续改建:

(1)进一步分析初中生物教材。教材中有许多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对其中能深入拓展的活动进行详细的归纳和分类,设计出更多符合中学生需求的活动。

(2)研究社团活动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生物社团活动的创新之一是“因地制宜”本土化,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教师可以依托社团活动,编写学校特色和地方性的校本课程。

(3)多途径多方式将生物社团通过学校科技节、社团节、门户网站、微信等多平台积极展示活动的内容和成果。将生物社团打造成真正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社团,呵护未来尖端生物人才幼苗。

猜你喜欢
本土化二维码生物学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二维码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让严肃的二维码呆萌起来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二维码,别想一扫了之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