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满义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 儿科, 陕西 安康, 725018)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临床较为常见,是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胃癌以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也密切相关[1-2]。Hp感染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多数患儿最初感染时不足10岁,而胃黏膜上Hp持续存在将可导致患儿发生胃癌及胃淋巴瘤等,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3-4]。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根治儿童Hp感染意义重大。早期临床对于Hp感染患者主要采取抗生素治疗,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Hp对抗生素耐药情况逐年增多,导致抗生素治疗Hp感染的临床疗效也受到影响[5]。患儿由于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对药物的毒副作用更为敏感,故临床需选取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案治疗患儿Hp感染[6]。本研究探讨了序贯疗法对Hp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Hp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 患儿经临床快速尿素酶检查,结果显示Hp阳性; ② 胃镜检查显示患儿为慢性胃炎或胃、十二指肠溃疡; ③ 患儿临床表现为反酸、腹痛、呕血、呕吐、便血等; ④ 患儿家属自愿参与本次调研。排除标准: ① 近1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治疗的患儿; ② 有药物过敏史患儿; ③ 进行过根除Hp感染治疗的患儿; ④ 严重溃疡性疾病患儿; ⑤ 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儿。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3~13岁,平均(8.73±2.72)岁,慢性活动性胃炎19例、十二指肠溃疡15例、胃溃疡患儿1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4~13岁,平均(9.06±3.47)岁,慢性活动性胃炎20例、十二指肠溃疡15例、胃溃疡患儿9例。2组患儿性别比例、年龄构成及病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 所用药物为奥美拉唑(沈阳圣元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652)、阿莫西林(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44021518)和克拉霉素(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044), 均口服给药,持续用药治疗10 d为1个疗程。奥美拉唑每日给药量为0.8 mg/kg, 清晨用药, 1次/d; 阿莫西林每日40 mg/kg, 分早晚用药; 克拉霉素每日15 mg/kg, 分早晚用药。观察组患儿采用10 d序贯疗法治疗: 前5 d, 患儿每日奥美拉唑用量为0.8 mg/kg, 清晨用药, 1次/d, 同时给予阿莫西林每日40 mg/kg, 分早晚用药; 后5 d, 每日给予患儿奥美拉唑0.8 mg/kg, 清晨用药, 1次/d, 同时给予患儿克拉霉素每日15 mg/kg, 分早晚用药,替硝唑(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666)每日15 mg/kg, 分早晚用药。2组患儿均持续用药治疗1个疗程。
治疗结束停药4周后,对比观察2组患儿胃镜检查结果与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查结果,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Hp根除率,并观察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 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测结果为阴性者,表示Hp已被根除,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表示未根除。② 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治愈: 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和快速尿素酶实验结果显示Hp阴性; 显效: 患儿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且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和快速尿素酶实验结果显示Hp阳性(+); 有效: 患儿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和快速尿素酶实验结果显示Hp阳性(+); 无效: 患儿临床症状未改善,且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和快速尿素酶实验结果显示Hp阳性()。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组患儿Hp清除率为45.4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儿Hp清除率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干、恶心、头晕、腹泻、便秘、皮疹等症状,且程度较轻,经对症治疗后缓解。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36%、13.6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2 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Hp感染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导致患者发生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原因[7]。及时治疗Hp感染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面愈合,减少后期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疾病的发生[8]。目前,临床上对于Hp感染患儿的治疗以抗Hp感染和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治疗为主[9],可有效清除Hp,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耐药率较低,经济实惠[10]。目前,临床上常用的Hp感染治疗方案为三联疗法,但近年来临床数据显示,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导致其临床疗效受到限制。有研究[11]指出,导致三联疗法治疗效果下降的原因较多,可能因素包括抗生素耐药性、治疗时间不足、依从性较差、不良反应严重、胃内细菌负荷量较大等。但多数研究学者认为,导致三联疗法治疗效果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抗生素耐药性。因此,探寻一种优质高效的Hp感染治疗方案至关重要[12-13]。
序贯疗法是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认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 ① 阿莫西林可有效杀灭Hp,且有效减少胃内细菌的负荷量,进而使Hp对克拉霉素的敏感性提高; ② 序贯疗法和三联疗法作用机制不同,该方法不受胃内细菌负荷量、抗生素耐药性、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以及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 A)等的影响[14]。③ 细菌可产生克拉霉素的流出通道,促进药物有效快速地转运至细胞外,阻断克拉霉素和核糖体的结合[15]。但在序贯疗法过程中,阿莫西林可能在前5 d就通过对细胞壁的破坏作用抑制克拉霉素流出通道的形成,因此,在序贯疗法过程中,克拉霉素作用的发挥主要在第二阶段。这也就表明,第一阶段给予阿莫西林治疗时可有效减少克拉霉素耐药性的产生,进而提高临床疗效[16]。与此同时,阿莫西林可有效减少胃内细菌负荷量,进而提高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17]。此外,多种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可有效发挥协同治疗的效果,不仅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还可为Hp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进而有效增强不耐酸抗生素的效果[18]。本研究选取88例Hp感染患儿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患儿采用序贯疗法,对照组患儿采用三联疗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Hp清除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序贯疗法对儿童Hp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19-20]。
综上所述,采用序贯疗法治疗儿童Hp感染,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Hp清除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