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
在手机维修行业,一个叫闪修侠的线上手机维修团队经过几年的市场历练,努力让技术有“温度”。靠着这一独门绝技赢得客户的信任,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多位投资人,几轮融资过后公司估值超20亿元。
公司创始人叫王源,是一名“90后”,今年29岁。8年前,王源大学毕业后进入了苹果公司售后服务部,接触到手机维修行业。他发现,手机如果正常使用,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大多数返回售后维修的手机要么摔坏,要么进水,不属于保修范围。这些坏的手机维修时需要更换配件,费用不低,至少会花几百元。
那时的智能手机还很少,苹果一家独大,市面上的手机维修店并不多。王源看到了商机,他打算开一家手机维修店。开店需要钱,对于一个才工作两年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数字。他找父母支援一些,再找亲戚借钱,拿出所有积蓄,刷爆信用卡,才凑够开店的10多万。
开店的前一个月,由于技术不到位,修坏了几台手机,赔偿了客户,亏了不少钱。他仔细琢磨修坏的手机,晚上在论坛上向网友请教,熟悉了手机常见故障的维修。渐渐地,来店里修手机的客户多了起来,他一个人忙不过来,还请了维修师傅。附近只有他开手机维修店,没有竞争者,因为店面较小,修手机的客户站着排队。他不得不扩大维修店的面积,还开了四家直营分店。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维修店渐渐多了起来。客户被分流,利润下降得很快。王源想到从线下到线上。客户在网上一键预约,工程师上门服务,方便快捷。线上还有一个好处是覆盖面比较广,不需要交房租,赚的钱大部分是利润。他开的几家店每年要交100多万元房租。
2015年,王源成立了闪修侠,他希望团队成员有侠客的本领,靠“快稳准狠”赢得市场。线上经营没有经验,靠摸着石头过河,王源走了很多弯路。
先是遇到店铺失火,不仅店面烧光,大火蔓延至附近一家商户,员工受伤。他支付了员工的医药费、赔偿了商家的损失。不仅用完账上的现金,还借了一些钱。正在关键时刻,一个投资人抛出橄榄枝,投了500万天使轮融资。有了这笔钱后,他把还在盈利的四家店全部关了,重心放在上门维修服务。
互联网烧钱的速度快得令他意外,没过多久,500万元只剩下15万。投入这么多,每天只有几单生意。经过总结,他发现花钱做推广的意义不大,因为手机坏的时间无法确定,一年可能只修一两次,动辄十万元买本地生活大号的流量,电台投放广告,效果不明显。
到了年底,公司账上没钱,员工发不出来工资。他卖了车,在银行贷款200万元才发了工资,还清供应商的钱款。有了这次教训,王源调整了策略,放弃广告推广,重点放在客户体验上,客户满意后会向身边的人介绍新客户。
王源强调让技术有“温度”,要求每个维修人员不仅有过硬的技术,还必须善沟通、懂礼仪。为此,他制定服务标准,让维修人员参加培训,合格上岗。经历过太多考验,让王源印象尤为深刻,如果公司无法将服务做上去,那就是死路一条。要活下来,就必须重视服务品质。
这次决策调整,让公司在业界有很高的口碑,积累了大批客户,效益逐步好转。公司做好了,投资人主动找上门来,送上1000万融资。
2018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96亿部,除了手机维修主业外,王源跟市面上主流手机厂商合作,负责售后服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200多名维修工程师,月接单10万台以上,远远超過竞争者,成为手机维修上门服务的领跑者。
如今,经过几轮投资的闪修侠有很高的知名度,市值达20亿,吸引了很多心怀抱负、有梦想的人加入,跟他一起创业,将公司做大做强。团队中有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也有留学归来的海归,还有杭州本地刚出校门的年轻人。
一路走来,王源体会到创业中的酸甜苦辣,面对创业者的请教,他这样说道:“我一直强调,做有‘温度的闪电侠,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将客户放在第一位,重视客户服务。用心服务带来的价值胜过花钱买来的广告,对于想创业或者创业中遇到麻烦的创业者,可以借鉴参考。”(责编 郭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