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洁
摘要: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深入改革,本科教育的课程越来越多地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作为英语骨干课程之一的《英美文学》也是如此。事实上,文学作品需依靠读者的二次创造才能完整,这给英美文学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提供了理论支持。具体来说,就是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确立任务价值,建立积极预期和支持性环境。
关键词:接受反应理论 英美文学 自主学习
目前,我国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与英语世界国家交流日益频繁,这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各种应用技能的培养,加之现代社会快餐文化大行其道,使得很多学生对文学作品这块难啃的骨头敬而远之。事实上,《英美文学》作为英语专业教育的一门支柱课程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边沁主义认为,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完善人性。只关注技能,重视书本知识的考核,忽视文学素养的养成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将会使学生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进行文学鉴赏分析与文学理论批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文化修为,培养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现行的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自主进行文本细读、阐释、思索和探究的过程,因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客观知识。接受反应论认为,既成文学作品必须依靠读者的二次加工才是完整的文本,必须充分发挥读者的文学鉴赏甚至文学创造的主体作用,因此其中的一些观点与方法恰好能够解决英美文学教学所遇到的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一、接受反应理论简介与应用
最早强调感知者在意义确定中的核心作用的现代哲学思潮是以埃德蒙·胡塞尔为代表人物的现象学。他的学生马丁·海德格尔将现象学向接受反应理论转移,伽达默尔在此基础上将海德格尔的批评方法运用于文学理论中,他认为文学作品并不是作為一个完成的东西进入这个世界的,意义其实取决于解释者的历史处境。真正意义上的接受反应批评这一术语泛指所有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该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在未被读者阅读阐释之前只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缺失了读者二次创造的作品甚至不能成为文学作品。因此,读者才是文学活动的主体而非作者。这种理论将文学作品的焦点从作者转移到了读者,给研究文学作品打开了无限可能的大门。既然读者必须参与文学创作,那每一个文本面对不同读者的意义也就无法统一,从根本上否定了所谓正确意义的存在,肯定了文本的多种阐释可能性。其中,尧斯用“期待视野”这一术语来阐释读者对任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做出判断的依据。沃尔夫冈·伊泽尔提出了文学的三重组合概念,打破了文学是虚构与真实的二元对立,他认为文本由真实、虚构和想象组成。伊泽尔强调,读者在填补文本“空白”时候,依据个体经验的不同采取了各自独有的方式,从而“将文本纳入他们的意识”,通过对文本内化、协商,进行再创作,读者不断调整、充实自己的经验,修正其世界观。因此,阅读提供机会给读者去形构未曾形构过的现实,在《英美文学》课程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可以用接受反应理论来指导教学的理论依据。接受反应理论教学模式就是读者反应理论指导下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方面也有不少研究成果。如我国学者提出了任务型教学,解释了“空白”理论、期待视域与英美文学课程的关系,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文学作品的阅读。但是对于如何结合读者反应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实践活动的相关问题研究笼统且不全面。因此研究如何构建新型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英美文学教学探讨
简而言之,在接受反应理论指导下,新型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独立参与,调整考核模式。颠倒原有以课堂为主的知识传授方式,依靠学生进行知识内化,重新规划课堂时间,构建出协作式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要实现以上目标,首先需要确立任务价值,给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要适当,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略微增加知识难度,并及时给学生提供指导,注重学生反馈,给其建立积极的预期。并创造支持性环境,包括给学生提供选择、决策的权利和反思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支持和学习环境的友好、氛围的和谐,从而维持学生参与的动机。
1.确立任务价值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仅安排少量的时间学习新知识,以查阅生词,翻译句子,读懂课文为主要方式,任务价值有待商榷。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重新安排学习时间,教师在课前布置自习任务,主要依靠课前完成知识传输与掌握,予以适当指导并设计相关练习。这样的颠倒课堂需要学生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自习,如何让学生认同任务的价值,从而牢牢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就成为首要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注重任务的时效性,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任务,与日常实践相联系,使学生便意识到完成任务对自己的重要性,如此,便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学习价值。引导方式则依据可参考资源的多少,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微课设计与视频制作,或者将二者相结合。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表现优秀,在确立任务价值时还需布置与学生知识组织方式相匹配的学习任务。知识组织方式在本质上并无大的好坏对错之分,但是不同的知识组织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知识运用方式,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了解学生的知识组织方式。但是由于教师与学生人生阅历、思维方式和已有知识组织方式的不同,教师无法完全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组织方式,给每一个学生以合适的学习任务,但要遵循一个基本规则,那就是任务致力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重要联系。例如,解释基本概念、夯实知识框架、建构原理模型、提供概念图形、表格,将抽象问题具体化。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挖掘知识的深层特征,使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在知识间建立联系,从而改进学生的知识组织方式。
2.建立积极预期
在学生看到任务价值的前提下,教师还需要给学生建立积极预期,难度合适。首先,在制作课前视频时候需注意给学生下达任务需预期高低适中。过高,会使学生因为达不到而回避对抗,预期过低,会使学生因为兴趣不足而无望拒绝。这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目前所处的知识水平。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是否正确,或是不完全正确,甚至完全错误,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策略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充分发挥原有正确知识的作用,使之逐步转化为继续学习的能力。其次,建立积极预期还包括适当的反馈、学习策略指导。教师必须关注练习的目标导向以便于设计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练习。对于目标需清楚描述,提供范例,并且循序渐进。英美文学课程的评分标准需在细化的前提下尽量包含多种可能性,并且增加教师自主给分的可能性。作业的难度需保证涵盖知识支架,因此设立练习预期需适中。给学生提供多种练习机会,定期开展练习、练习数量和频率达到一定的数量级,练习才是有效的。最终结合反馈,找出错误类型,找出优势和不足。
3.创造支持性环境
支持性环境指的是给学生选择、决策的权利和反思的机会。如果学生在依据自己的意愿评判作品之后没有得到期望的认同,甚至感觉自己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反对或者歧视,他会渐渐被周围环境边缘化,感到焦虑,对教师和学习日益冷漠、排斥。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进程设计多样化的例子。尤其是文学,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见仁见智的学问。教师更应注意自己的语气,注重师生的互动。在课堂上以分小组讨论为主要的传授知识方式,教师有效组织课堂进程,恰当安排课前和课堂教学进程,让学生畅所欲言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轻松投入到学习中。
三、结语
接受反应理论可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尤其对于《英美文学》这一英语专业人文素养培养阵地的重要课程来说,灵活运用这一理论可以启发我们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颠倒原有的教学过程,利用课下碎片时间完成新知识的传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并且调整考核模式,打破标准答案的固有束缚,构建出协作式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对它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给与纠正调整,保证教学进程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