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昆曲:作为表演艺术性‘非遗’的受众培养

2019-04-15 08:25朱玲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非遗昆曲

朱玲

摘要:昆曲是中国戏曲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已成为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符号。作为表演艺术性的世界级“非遗”,它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受众的培养。近十年来,“昆曲进校园”活动大力推進了昆曲在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中的传播,有经验也有不足。金红教授毕十年之功,对“苏州文艺三朵花”——昆曲、苏剧、评弹传承与发展进行调研,尤其对昆曲受众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系统跟踪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昆曲 非遗 传承与发展 受众培养

自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评选以来,中国迄今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名录,项目总数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1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1项。中国昆曲作为表演艺术性的项目,入选首批“非遗”名录,且名列榜首,十几年来它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国家、政府、学界、民间等多方重视与大力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其受众培养问题仍需持续性的跟踪关注和深入性的调查研究。

一、中国昆曲受众培养的必要性

“四方歌曲,必宗吴门。”中国昆曲,元末明初之际诞生于江苏昆山(今属苏州),现已历经六百余年的风雨沧桑。昆山腔起初仅限于苏州一带,明代万历年间扩展至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全国。明代万历年间至清乾隆时期的两百余年进入鼎盛期,甚至到了“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地步。清中叶后每况愈下,随着四大徽班人京,皮黄因其清新通俗的形式排场吸引大众,以致昆曲在“花雅之争”中败下阵来,花部乱弹逐渐取代了昆曲菊坛盟主的地位。然而,“风雨如晦,鸡鸣不已”,1921年由穆藕初、张紫东、徐凌云等几位热心曲家发起创办的苏州昆剧传习所延请全福班老艺人为教师,招收贫家子弟学艺。殊不知正是这一貌似民间的行为却使昆曲薪火相传,这批出科的学员就是著名的“传”字辈昆曲艺人。1956年,浙江昆苏剧团的《十五贯》走红京城,创造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神话。随后,苏州、北京、上海、郴州、南京、永嘉先后建立了昆曲院团。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Masterpiece ofOraland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ies)名录。从那时起,昆曲成为中国世界级“非遗”的第一张名片,“月落重生灯再红”,沉寂已久的昆曲慢慢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为昆腔艺术的保护和振兴带来了重大契机。

戏曲因艺术形态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种类。中国戏曲种类繁多,依据文化部最近一次全国范围内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结果的统计:截至2015年8月31日,中国现有348个剧种。尽管中国的戏曲种类总量并不少,可以称得上“种剧”的却不多,昆曲是其中一种。据考证,“有昆腔基因的剧种有:昆弋腔、永昆、甬昆、湘昆、徽剧、广东正字戏、芜湖梨簧戏、江西东河戏、闽西汉剧、桂剧、粤剧、川剧、福建词明戏、河北高腔、辰河戏、湘剧、山二黄、吉安戏、巴陵戏、新昌调腔、山东莱芜梆子、武陵戏等”。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它为其他剧种的成长输送了养料,因此许多地方戏都以它为师为祖。连享誉海内外的京剧大师梅兰芳都不得不承认:“梨园子弟学戏的步骤……先要学会昆曲,然后再动皮黄。”他自己也正是昆乱不挡的杰出代表。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颁发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遗”可分为如下几类: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昆曲作为中国戏曲艺术最高成就的体现,无疑属于表演艺术性“非遗”的范畴,而在表演艺术中,受众即观众,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众所周知,世界级“非遗”往往是各国家或民族中极其珍贵却几近失传的濒危项目,命运岌岌可危,急需抢救与保护。正如自然界的生态循环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缺一不可,否则食物链被破坏,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生物必将遭遇灭顶之灾。“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人文学科的发展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整个政治、经济、文化等组成的大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戏曲领域也不例外。”作为表演艺术性的“非遗”,昆曲的保护与传承也遵循着这样的文化生态规律,它离不开创作和演出的主体(剧作家和演员),也离不开观赏的主体(观众)以及研究主体(戏剧理论家与评论家),而其中观赏的主体——观众,直接影响着昆曲的存亡兴衰。

回顾昆曲六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昆曲的命运及受众数量多寡甚至与社会层次休戚相关。在明代至清代中期,昆曲曾被奉为社会的“流行乐”,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观赏者和追捧者众多,于是它独尊菊坛盟主之位两百多年。清代中叶,四大徽班进京为乾隆祝寿,由于花部乱弹的形式喜闻乐见、内容通俗易懂,博得了民众的关注与喜好,造成了昆曲观众的大量流失,因此昆曲在“花雅之争”中败下阵来,曾经一度几近薪火失传。20世纪50年代《十五贯》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也在得到中央领导人的赞誉与批示后,才出现自上而下的重视以及观众数量的激增,“满城争说《十五贯》的盛况也正是基于此而形成。由此可见,昆曲的荣辱兴衰,不仅受到观众数量的影响,同时也与倡导关注的人所处的社会层次紧密相关。

2005年4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宣布自2005年至2009年国家财政每年拨款1000万元用以实施对昆曲艺术的抢救、保护和支持,同时提出昆曲五年发展目标,其中包括“培育一批热爱昆曲艺术的忠实观众”。随后,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市各级政府纷纷响应,制定了各种政策法规以保护和振兴昆曲。自昆曲入选“非遗”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下,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仍应谨记历史上的经验与教训——市场需求是推动生产发展和文化生态良性循环的不竭动力。昆曲能否传承和发展,从长远来看,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观众。对于表演艺术性的“非遗”项目来说,没有观众,演给谁看?再好的昆曲剧作和演出,台上粉墨登场热火朝天,台下少有捧场观众寥寥,剧院和演员何以维生?尽管昆曲曲高和寡,在今天或许只是小众的艺术,但是这个小众更需要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对于观众的培养,既要致力于普及性地扩大数量,更要有重点地选择潜在受众的社会层次,我们的目的不是将观众一时吸引进剧场来外行看热闹,而是要给他们植入昆曲的文化基因,培养自觉欣赏昆曲魅力和自发热爱昆曲艺术的能力,让他们未来能够主动融入昆曲文化生态圈中,成为昆曲生态循环中不可或缺的,甚至是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主体。

二、“昆曲进校园”

昆曲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对受众的有意识培养,那么哪些人才是未来潜在的受众呢?鉴于与其他中国戏曲种类相比,昆曲文辭高雅、唯美含蓄,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的人才能欣赏,鉴于此,大学生无疑是最具开发潜力和培养潜力的受众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素质修养,拥有必要的理解力、认知力与欣赏力,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和社会发展的精英层,主宰着国家与民族文化前进的方向,对其他社会层次的文化关注与欣赏喜好具有引导和影响作用。

可喜的是,近年来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培养大学生观众的重要性,并已采取一些措施来推动传播与普及昆曲。正如专家所言:“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已是近年来中国戏剧界影响最大、最引人关注的事件,尤其是她走进高校,在中国大学生中产生的轰动与影响,使这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可称之为青春版《牡丹亭》现象。”根据江苏省苏州昆曲院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7月,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已在海内外演出共计310场,其中包括在美国、英国、新加坡、希腊、突尼斯、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60余场海外演出,观众中约70%为年轻人。如果说1956年的《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那么,我们今天或许可以说:21世纪初的青春版《牡丹亭》“复兴”了一个剧种,因为就对昆曲的宣传、传播贡献而言,其功绩绝不亚于当年的《十五贯》。2005年7月“青春版《牡丹亭》学术研讨会”期间,由白先勇等参会专家执笔了一份“传承弘扬中国昆曲艺术——中国昆曲进校园倡议书”,提出推动中国昆曲走进高校的倡议。此后,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启动,主要内容是在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开设昆曲课程,邀请昆曲研究专家及表演艺术家走上讲台,进行昆曲理论讲析和经典片段欣赏。

在国家层面,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要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2017年,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发展,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指出:2017年在试点基础上,有条件的省区市大中小学以及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争取实现所有学生免费欣赏一场优秀戏曲演出;2018年,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戏曲教育丰富多样,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一场优秀戏曲演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这些措施无疑对激发青年学生对于昆曲的兴趣和昆曲在年轻人中的传播起到大力推进的作用,从而实现培养潜在受众的目的。

三、调研最新成果:《渐行渐近:“苏州文艺三朵花”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

一项措施的颁布与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除了措施制定是否合理、贯彻执行是否得力外,还有一项极为重要却又易被忽视的工作,就是考察效果,以验证所颁布的政策、所执行的措施是否有效,以便探明问题和及时改进,而这就是实施过程中的跟踪调查与研究。几年来,在各级政府、高校、部门携手努力共同推进下,“昆曲进校园”相关活动得以逐步有力和有序地展开,形势喜人。但是,各环节、各层面的具体工作步骤和实施方案,究竟产生了多大程度的反响?效果如何?尤其是政府等各级部门寄予厚望的“培养观众”问题,有否得到改善?成效如何?如何改进等等问题,却鲜有系统的跟踪与深入研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有关人士尚未意识到此类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出台了措施就解决一切问题了,至于效果如何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折射出某些部门某些人士责任心不足的问题;另一个原因就是田野调查太难做了,不仅耗费时间长、样本数量大,庞杂繁琐,而且牵扯很多部门环节,既要各方面协调好,又要顶着各种困难,深入钻研进去;而如果调查结果不如预期,又是费力不讨好,总之,这块骨头实在是太难啃,于是人们干脆放弃不做。然而,系统扎实的调查研究又实在是一项不应该绕过、也不允许绕过的要事,因为它是所有工作的风向标。只有把这个工作做好,才能发现问题,也才能巩固我们的战斗成果,而不至于使昆曲一时热闹过后又回归寂静与冷场。因此,针对“昆曲进校园”以及各项政策措施实施后的系统性跟踪调研,就成为极其重要却又少有问津的研究课题。

幸运的是,苏州科技大学的金红教授勇敢地担起了这份重任。也可以这样说,金红教授是一位昆曲研究界敢挑重任、不辞辛劳,敏锐地意识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并及时全身心投放的“先知先觉”者。苏州市文化界曾赞誉金红教授为“苏州传统文化艺术的义工”。她从2008年起开始关注并着手进行戏曲,特别是昆曲在年轻人中的传播以及培养年轻观众等问题的调查研究,前后历时近十年,其间完成了多个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苏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科研课题,受到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广新局、苏州市科技局、苏州市文联等部门的肯定,成果人选“苏州蓝皮书”《中国苏州发展报告》,并获得苏州市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教育部以及江苏省的大学生艺术教育科研论文等多项奖励。金红整理十年来的调查研究成果,加上对这些问题的新近补充与思考,其新著《渐行渐近:“苏州文艺三朵花”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于2018年5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并被列入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成果之一。

该书共计45万字,分为六章内容,以“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关系论略”为引言,书后附第五届和第六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剧目演出述评。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从苏州在校大学生对昆曲的接受状况、“青春版《牡丹亭》现象”后昆曲在苏州的传播传承现状两个维度集中调研“戏曲走进大学生”的问题。第三章和第六章涵盖昆曲、苏剧、评弹这三种源自苏州的表演艺术的传承、发展与传播问题,重点记录了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观众的看法与反响。第四章是针对苏州昆曲传承人口述采录与昆剧艺术传承的研究,第五章是针对近十年苏剧保护和传承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的来说,这部关于“苏州文艺三朵花”——昆曲、苏剧、评弹传承与发展的调查研究报告,数据真实、分析得当、对策建议合理,可为今后“三朵花”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同时发现,无论从作者的关注重点、调查研究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报告内容的比重来说,昆曲在苏州年轻人中的传播状况,特别是“昆曲进校园”和培养年轻观众的问题,仍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整部著作的主线。如2007年春季“戏曲进校园”活动启动后,作者即选取了苏州市内四所代表性高校——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现苏州科技大学)、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通过采取问卷形式,共随机发放问卷2350份,充分注意到学生的性别、籍贯、专业和各学科之间学生的平衡,旨在通过调查大学生对昆曲的认识程度、喜爱程度、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探讨昆曲艺术在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中传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调研结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2008年底即完成,高质高效。这样的田野调查扎实、详实又注重时效,极为不易。从调研结果来看,既有预期的效果,如大约70%的大学生在读期间知道或者听说过昆曲,并且“目前的大学生都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播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国粹、保护和传承昆曲艺术的重要性”;另外也有出乎意料的新发现,如“青春版《牡丹亭》现象”后,居然仍有44.84%的被试者没有听说过这部剧,在认为昆曲“可以去看”的大学生中,又有高达45%的同学认为去看昆曲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一系列数据说明,对于被大量现代派因素包围着的当代青年,昆曲离他们的文化娱乐重点还很遥远。这些系统深入调研数据为我们总结经验与进行反思提供了真实可信的依据,对后续的昆曲传播与推广工作策略的及时调整,大有裨益,有助于高质、高效地培养昆曲的潜在受众群体,使“昆曲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系列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结语

今天我们谈论的昆曲,不仅是一种戏曲样式,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凝聚了文学艺术精髓、代表着民族国家的典型文化符号,因此它的传承与传播要立足于文化守成的高度。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性的“非遗”项目,它的搶救、保护和传承工作能够如期完成、见到实效,如果没有观众,则一切都变成天方夜谭。正如金红教授所言:“中国传统戏曲与观众接受群体的关系,历来是戏剧研究重点,而着眼于戏曲传承方面的探讨更是业内研究的重中之重。其原因不言而喻:戏曲是舞台的艺术,没有一代一代的观众,则没有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舞台艺术呈现;而没有舞台艺术呈现,则无从谈起审美价值,也更无从论及对传统戏剧、传统文化的展示和继承。”昆曲要传承,观众的培养亦如此。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也是昆曲最具潜力的受众群体,而观众需要有计划、有策略、有步骤地开发和培养。昆曲在年轻人中的推广工作开展近十年来,我们依旧在探索中前进,有经验的积累,更有不足,效果如何、问题在哪里、如何改进,是将推广工作落到实处所必需的调查研究,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思考。唯有如此,才能使昆曲这项宝贵的民族遗产世代相传,不至被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非遗昆曲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