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洪伟 徐基贵 王红艳 卓馨 王聪 谢永 朱军 周丹红 胡雅琳
摘 要:地方应用型高校是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宿州学院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发展需求,立足于办学定位和建设条件,构建“三个融合”“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本文主要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质量监控等方面,总结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2-0134-03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宿州学院作为首批建设的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全面理解政策内涵、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化学化工学院始终围绕“转型发展 提升内涵 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深入开展各项工作,开拓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社会发展产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从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1-4]。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一)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主题,开展系列教学活动
通过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优秀教案观摩”“教案评比”“应用型教学示范公开课”“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等系列活动。结合课程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师生互动、启发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互相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优秀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的精彩环节,深入探讨改进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方法。系列活动对教师在规范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助于提高我院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推动学院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近年来,3名教师荣获“安徽省教学名师”、2名教师荣获“宿州学院教学名师”,4名教师荣获“宿州学院优秀教师”。
(二)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
青年教师队伍作为师资队伍的生力军、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量的教育教学工作,近年来不断完善青年导师制度,通过教学技能竞赛、下企业锻炼、参与教学团队建设等的方式积极培养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每年动员组织15名左右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秦苗老师在“宿州学院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得三等奖,青年教师在“宿州学院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多名教师在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大赛中获得优秀奖、新进教师教案评比中获得一、二、三等奖。1人获第五届辅导员职业能力比赛三等奖。
(三)发挥“大泽学者”带动作用,推动专业和团队建设
化学化工学院引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良保为“宿州学院大泽学者”,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为大泽学者团队成员及相关人员申请项目提供指导和帮助,指导青年教师申请的基金项目,提出修改完善意见,深入细致与各位青年教师研讨,根据每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案。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教师在《光散射学报》杂志发表文章《Au-Ag合金纳米海胆结构用于农药残留的SERS检测》,提高了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二是组织全国性学术会议,提升宿州学院学术影响力。2017年10月,宿州学院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等共同承办《纳米科学技术分会纳米环境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2017全国纳米环境技术学术会议》。学校派出化多名科研骨干参与的会议。学院代表大会承办方做主题发言,并邀请包括柴之芳院士、刘文清院士在内的学士大师到宿州学院指导工作。其中,科研团队成员做专题报告、提交会议论文,这一系列活动大大提高学校学科影响。
(四)强化学术道德规范
化工学院注重强化学术道德规范,规范各项科研管理制度,强化诚信意识,克服重申报、轻实施的倾向,明确各个项目完成的目标和任務;项目运行中,注意加强中期检查和结项工作,强化对项目的过程管理,加强研究方法和撰写论文指导;确保各级各类项目能够按计划和目标要求如期完成,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和机制。积极组织教职工或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活动。认真督促各类项目按时结项。
二、以评估工作为契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一)认真组织学习专业评估、本科审核评估文件
2019年,宿州学院将迎接本科审核评估,完成专业评估工作。因此,化学化工学院积极组织全院教师学习专业评估、本科审核评估文件,认识开展审核评估的重要意义,明确目标,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切实做好评估各项准备工作。开展深入学习理解“专业评估、本科审核评估”的指标体系和精神内涵,提高各位师生员工都要树立全局意识,通力协作,落实责任制,勇于担当,以“评估”工作为契机,带动学院各专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二)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规范教学材料
化学化工学院切实发挥教研室的职能,认真落实教案、作业、教学进度、听课、评课等检查,做到开学、期中、期末三检查;认真组织学生评教测评活动,召开教学信息员会议,设立教学意见箱收集学生意见建议;通过校院领导教学检查和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听课评课督导教学,(即教研室检查、学生测评信息员会议、校院领导检查、督导等渠道),并做到四有即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有整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教育。深入开展向孟二冬等模范教师学习的活动,培育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开展向沈浩等模范学习的活动,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
(三)强化常规教学规范管理
化学化工学院在落实排课、教材征订、实验耗材采购中;严格执行教学各项规定,双向考勤、请假、调停课制度、安全职责制度等;规范教师教学材料,特别是对教师的教案材料、考试材料按统一标准规范,做到材料齐全、格式规范、要求一致;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在常规教学工作中注重发挥教研室的作用,检查教师教案、作业、教学进度及听课评课;通过学生测评、信息员会议、设立教学意见箱、院领导教学检查和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听课评课督导教学,并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有整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把青年教师导师制落到实处,从备课、撰写教案、听课、评课、科研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全程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建立本科专业教师的后备梯队。
(四)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水平
为使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顺利完成,成立由院长担任组长、各教研室主任等为组员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加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工程实践的紧密联系,提高工程应用能力。一是与生产结合的应用型选题增大,在实验室和社会实践中完成的论文数量比例较高。本届毕业论文来自生产一线和社会实践的论文达到100%,研究结果对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二是论文(设计)总体水平高,毕业论文(设计)中多名同学的论文质量已经达到在正式期刊上发表的水平,目前有部分论文在投稿中。三是强化科研能力培养,把毕业论文(设计)与考研复试结合提考了研高录取率。四是答辩工作更加规范,毕业论文档案材料更加丰富,所有答辩学生都以PPT形式参加答辩,档案材料中除学校要求外还增加了装订成册的毕业论文、电子版的毕业论文、答辩PPT课件档案和分组答辩纪要。五是组织非毕业班学生旁听毕业论文答辩,提高应用能力。
三、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化学化工学院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先后与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安庆公司、苏州中联、芜湖益海嘉里(安徽)工业有限公司、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协议,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根据人才培养需求,2018年,投資250余万元,扩建化工工艺实训室,面积70m2、实训项目5个;建设过程装备与控制实验室1个,面积180m2,增加实习实训项目10余个。校内基地较好地满足专业教学、培训、科技开发和技能鉴定的需要。
四、依托科研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化工学院拥有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自旋电子与纳米材料研究所,积极为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提供测试服务,为师生申报、开展各级各类项目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中,光电信息材料与新能源器件获批安徽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材料科学与工程获批为宿州学院重点学科。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先后邀请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的专家教授到重点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2017年以来,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学术交流46人次,其中国家级会议13人次,两位教师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开展学术交流。各类科研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发展,提高了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化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初见成效。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创业改革实施方案。学院将赛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新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抓手,提升了培养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师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认知度及参与度不断提高;激发了同学们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同学们对专业的了解,提高了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通过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3年,学院学生在化工设计大赛中获得两项国家级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在省级化学实验竞赛中有7人荣获省级二等奖,50多人荣获省级三等奖;过控大赛中有一项国家级三等奖;在互联网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三项省级三等奖;在全国英语竞赛中有1人荣获省级一等奖,10人荣获省级二等奖,9人荣获省级三等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共获批国家级10项,省级24项。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重点12项,一般16项。
五、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新机遇,实现个性化发展的良好契机。化学化工学院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徽省等有关创新创业要求,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根本任务,牢牢抓住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核心要素,优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依托省、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健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驱动教学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创客活动,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实效。依托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发挥“教学名师”“大泽学者”的引领带头作用,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资源建设,依托宿州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俱乐部”,打造多个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提高同学的创新创业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需要进一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激励机制和反馈体系,使工作更加完善和系统化。
参考文献:
〔1〕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02):20-27.
〔2〕周开发,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7,5(03):22-35.
〔3〕李培根.工科何以而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4):1-4,15.
〔4〕施晓秋,赵燕,李校堃.融合、开放、自适应的地方院校新工科体系建设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4):10-15.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