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
摘 要:美丽乡村的建设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举措,是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基础,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在2010年3月份,福建省启动了将绿色城市、绿色通道、绿色村镇和绿色屏障等作为重点的四绿工程建设,使森林走进城市,使园林融入乡村,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促进了森林旅游的发展,实现了生态文化的有效弘。基于此,本文就以福建省为例,分析绿色照明设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使用。
关键词:绿色照明;美丽乡村;福建
中图分类号:TU113.6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2-0107-03
“绿色照明“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在全球绿色环保运动下兴起的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宗旨的新理念。“绿色照明”主张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高效率,长寿命,低能耗,安全稳定的照明方式和产品,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改善和提高照明条件和质量,创造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经济、环保并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照明环境。我国地域辽阔,具有较多的城镇、乡村,路网发展较快。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使用绿色照明设计,能够有效节约能源和投入。
一、美丽乡村建设对于照明的需求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改善乡村照明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和乡村建设的深入进行,过去传统的仅仅满足夜间基本照明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新农村对乡村照明在功能、人文和环保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一,功能需求。随着私家车在农村的日益普及和农村居民夜间活动的增加,乡村照明,特别是乡村道路和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变得愈加重要。照明设施需要提供足够的亮度,覆盖足够的范围,提高道路和公共场所夜间的安全性,降低犯罪率和事故发生率,保证乡村夜间的高效运行。
其二,人文需求。我国广大乡村快速的经济发展使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备受重视。在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乡村建设也在美学和人文上对乡村照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照明亟需融入现代美学与艺术的视角,提高公共场所夜间的亲和力及舒适感,以此满足居民对舒适、和谐的夜间生活空间的需求,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使夜间出行更加具有吸引力,延长人们接触交往的时间[1]。同时用光美化和包装乡村,充分展现出乡村的魅力及文化,提升乡村的形象,增加城乡聚合效应,使人们流连忘返,从而有效促进乡村的商业繁荣及旅游业的发展。
其三,环保需求。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基本国策。乡村照明不仅要能够满足功能性照明需求,结合艺术、文化的概念,也需要重视绿色环保,实现经济低成本,保护自然资源,减少不可再生的能源消耗。
二、福建乡村照明现状分析
在福建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福建许多乡镇都加强了照明建设的力度,为创建特色夜景、弘扬地域文化、提高乡村形象及拉动夜间经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收到了显著的成效[2],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
(一)照搬城市模式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做好美丽乡村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闽建村〔2016〕2号)明确要求在乡村建设中要切合乡村实际,真正把村庄建设的像农村,展现城市居民所向往的乡土气息和乡村风貌。然而在目前福建的乡村建设中却存在着很多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的照明设计。在传统农村,仅靠月光照明时,夜间户外的照度约为0.01~0.1lx。而城市夜晚的户外照度一般在1~30lx,二者的亮度差别在10倍以上。另外,规范化的城市照明方法常常被直接运用于地形地貌更为复杂多变的村落载体。采用的现代设计的灯具与乡村自然原始的环境格格不入。这些无视乡村特点,照搬城市模式的照明设计不可避免的破坏了乡村不同于城市的特有夜景和氛围。
(二)缺乏人文设计
现代化的美丽乡村建设越来越重视乡村景观的整体规划设计。乡村的整体照明规划应当以乡村特有的自然景观及古朴的人文环境为核心,保留乡村本土的文化特性,合理的提升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目前,福建很多乡村的照明设计仍然欠缺人文思想,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性设计,盲目追求形式上的美观,色彩艳丽,一味追求明亮而忽视明暗结合,忽略了照明在营造乡村特有的文化意境上的重要作用。
(三)能量消耗较大
目前福建的乡村照明设计中仍然缺乏广泛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照明用电主要仍然来自火力发电。火电产生主要依赖于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燃烧,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水污染,造成环境的恶化。高能耗低效率的照明设备和设计仍然被大量采用。白炽灯仍然随处可见,仍为普及紧凑型荧光灯,LED灯等更高效寿命更长的光源。在福建农村道路照明中,仍然主要使用金卤灯和高压钠灯等气体放电灯为照明灯具,城市道路照明的时间长,亮度超标,而福建农村丰富的太阳能和可由生物废料转化而来的能源未能被充分利用。同时,目前在城市照明设计中已经逐渐普及的智能照明设备,例如自然光智能控制开关,亮度自动调节光源等也很少見。总的来说,目前福建乡村的照明设计普遍存在高能耗,高成本的问题,也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和管理[3]。
三、福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绿色照明设计探索
我国自2008年起也开始逐步推动绿色照明工程,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年节电超过32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2400万吨。然而现有的“绿色照明”主要是在城镇建设中采用,在农村的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推。在当下的福建美丽乡村建设中,绿色照明理念是实现照明设计节能环保与舒适美观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一)自然采光
福建乡村日照充足,通过合理有效的建筑与景观设计,包括合理选择建筑朝向,利用顶部采光,外廊挑檐采光等设计,在白天可以充分的利用自然采光,减少电灯照明引起的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建筑物的间距需要严格把控,避免由于间距过小导致自然光入射受阻的情况发生,也可以降低对人工照明的需求。建筑物南面接受阳光照射时间最长,强度最稳定,而北面自然采光最为困难。因此在乡村建设中,新的建筑物应尽可能选择南向,为建筑物内部的主要空间争取尽可能多的日光照射。另一方面,窗户是建筑物采光的主要途径,其位置,大小,材质都会显著影响采光效率。窗户面积越大,采光效率越高,但同时会增加室内温度控制的消耗。因此设计时应避免单纯增加窗户面积,而是合理设计,采用多个窗口,提高采光的效率和均匀度。天窗采光效率高,平均为相同面积的侧面窗户的8倍。因此可根据建筑物的朝向、位置,合理采用玻璃天窗设计,特别是在养鸡场,养猪场等大空间建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