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亚芳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语文学习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在语文实践中构建学生的认识结构,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创造性,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加速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的形成?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生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源头
语文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学科课程,但也不能与其他学科完全割裂开来,而是将所学的知识,通过活动得到延伸、综合与提升。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加深。我们学生时刻都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着信息交流,作为教师应该充分注重环境的功能,挖掘身边的资源,使生活成为其源头活水。
如在教学《太阳是大家的》时,我布置学生先观察大自然,然后拍摄或搜集太阳的图片,找描写太阳的诗文等。课堂上,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播放自己制作的相册、美篇,有的朗诵描写太阳的诗文,有的……他们兴致可高了。这难道不是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吗?
二、教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角色与职能重新定位。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自动给予者,而是作为知识资源供学生提取和检索,即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需要教师的指导,而是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任何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计、甚至有些活动的咨询服务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活动中,在心理疏导、方法指导、价值引导上,教师都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敢于尝试,不怕失败,努力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在活动后期,教师更要指导学生全面、合理、公正地评价,反馈、调整,以便下阶段更好地开展活動。也就是说,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对落实活动课程,提高活动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选择尤为重要。实践活动越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学生越能够积极地操作。于是,我就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着手,从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顺利解决乌鸦怎样喝到水的这一教学难点,我设计如下活动: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瓶子、石子,做实验,观察水上升的过程。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这项实践活动重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感受直观刺激,从而产生快乐情趣,于无形中解决教学的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如在学《少年王冕》《嫦娥奔月》等课文时,由于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初步读懂或理解课文时进行角色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表演的欲望,进而在表演活动的亲身体验中进行深层次感悟人物的魅力。
四、兴趣——语文实践活动的动力
综合实践课不是科学研究课,应做到联系实践,把握学生兴趣趋向,使他们始终以高涨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在轻松、愉悦之中参与活动,尝到乐趣。
例如:在开展“我为班级添份绿”活动中,我要求学生每人带一盆绿色植物装扮教室。可带来的植物谁管理呢?于是,我就以“种植花草”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每个孩子自己看护自己所带的植物。并对管理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就这样,孩子们积极给植物浇水,上网查阅资料,了解花的生长习性、生活特点。看见花草枝繁叶茂,我与孩子们一同欢呼雀跃;看见有的花儿焉了,我与孩子们一起伤心难过;发现叶上有虫子,我与孩子们一同寻找好的办法,除掉影响花草生长的不利因素,共同寻求解救花草的办法,当花草的“医生”……一个月,两个月,孩子们乐在其中,他们不仅从实践中增长了知识,增强了责任意识,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调动了实践热情,提升了实践合作能力,学会了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主动写自己的感受。有的写出了小诗,有的写出了小散文,有的……一篇篇精彩纷呈的“护绿”感悟,为他们后期写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正如魏书生所说:“教师不替学生说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自己能讲明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这段精彩的名言,正是揭示应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感悟体验、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的空间。所以,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习知识,学会学习,更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评价——语文实践活动的发展
为保证语文实践活动的行之有效,在开展活动中我始终立足于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确保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在给学生做评价时,我把重心放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上,看活动中学生的探究方法是否科学,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有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在活动中是否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而不是通过以往的用书面考试来评价学生的所得所失。另外,还采用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综合实践学习的效果,既让学生分享成果的喜悦,又让他们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总之,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深远的意义。那么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