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佳境

2019-04-13 10:03福建省长乐第二中学
天津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佳境语文课堂诱导

福建省长乐第二中学 林 煌

这些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不断学习并尝试努力上好每节语文课。通过“诱导、激疑、勾连”等方式对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优化。

一、启“愤”发“悱”,循循善诱

《广韵》中说:“诱,引也。”一堂语文课要引人入胜,渐入佳境,通常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步步为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序组织课堂教学,并能积极应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并不在预设中的复杂状况。

在讲《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时,学生刚入课堂并不在状态。一些学生甚至还在窃窃私语。为了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环视学生,放慢语速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吗?《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可上过央视的一档节目哦。”学生顿时安静下来,开始注视我。接着我不紧不慢地说:“央视的《开心辞典》节目里曾出过一道题,问《孔雀东南飞》这篇经典名篇中,男女主人公死后化作什么?是鸳鸯还是孔雀?你们会做这道题目吗?”

这时候学生开始小声地议论这道题目,有些学生开始翻找书本,试图寻找线索。有些预习过的学生直接喊出答案。这样学生就从课间嬉闹活动中,自觉转入认真听课的状态。

《论语》中载有这样一句话,“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里的“循循善诱”就是指有序地引导学生,期待学生达到“欲罢不能”又学有所思、学有所得的境界。

再比如,我给学生指导写作应如何让说理严密的时候,认为光靠理论上的渗透是不够的,于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看国际大专辩论赛的部分录像剪辑片段。一边与学生一同观看,一边给学生总结归纳这些辩手是怎样总结陈词,应用了哪些逻辑原理,以使得论证严谨周密。并出示这些辩手的文字辩论稿,让他们结合核心段落进行讨论,加深了他们的印象。然后顺势以其他场辩论赛的辩题为作文题,让他们当堂尝试写作。这堂写作课的课堂实效性得以大大提高。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诱导方法很多,但不论怎样诱导学生,都应强调教师以充分了解学情为基础,对教材有深刻理解。讲求诱导的目标、时序与策略。想在课堂上引领学生渐入佳境,教师就要从吃透学生与教材入手,不仅诱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更要通过精心编排教学的程序,诱导学生理解知识结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设问质疑,激情激趣

虽然课改不断深入,但高中的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教师上课程序化、公式化。事实上,一些固定不变的教法容易让学生心生厌倦,甚至让课堂奄奄一息。我喜欢让平静如水的课堂,激起层层涟漪,主张适时给学生挑战,因为当挑战性的任务指令发出,学生就有了自主性,激发学习动机,而此刻学习热情会被唤醒并得以维持。记得我曾执教一堂市级公开课,上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课前我通过导学案给学生看一段古今大家对此诗的评价:诸如“孤篇压倒全唐”“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们对这篇文章印象极佳。然后我布置了一道预习思考题,让学生探究这篇文章为何被给予如此之高的赞誉。学生们探索的渴求被激发出来。纷纷去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经过预先的这一番铺设,第二天许多学生上课的时候有备而来,有许多不吐不快的真知灼见,成竹在胸,急于释放。然后课堂上我通过“内容梳理”“审美鉴赏”“纵横比对”“多维探究”等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处理,让课堂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走入佳境。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必须建立起良好的信任与默契,却也无须墨守成规。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教师应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有序激发和建构师生共同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型。一堂优质的语文课,通过教师的精心建筑,可以灵动且激荡,让教学步入佳境。语文教师适时地“激”学生,除了可以“以问激疑”。还可以“以情激情”。语文教师不仅要“激智”,还要“激趣”。只要用心经营,优秀的语文课堂教学甚至可以“激”起美的火花,“激”出学生爱的光芒。

三、纵横关联,互联互通

我注意到一些沉闷的语文课堂,教师在兴致勃勃地讲,可是学生早已昏昏欲睡,距离我们追求的课堂佳境相去甚远。这多数是因为部分语文教师就着课文讲课文,片面追求在课文思想内涵上深度掘进。而忽略了学生整日坐在教室内,每天面对着名目繁多的各种教科书,难免感到枯燥与厌倦,以致学生只见“参天古木”而不见“葱郁森林”。

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应重视拓展学生的思路,扩大学生的视野。关联课内外,勾连新旧知,加强比对、融合与重构。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可以使所学到的知识全面化、体系化。

如执教李清照的《一剪梅》一文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思想,体会作家的情志与艺术风格,我详细介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在品析这首词之后,把《一剪梅》与《声声慢》进行比较阅读并提问,两首词都提到愁,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一剪梅》是李清照南渡前所作,是闺中少不更事的女子所抒发的一段闲愁。而《声声慢》是南渡之后所作,经历了山河沦丧,家庭变迁之后的一段哀愁。然后我顺势进一步引出辛弃疾所作《丑奴儿》一词,分析“少年不识愁滋味”。并趁机关联教材中同一单元系列的其他篇目,即陆游所作《书愤》中的名句“早岁那知世事艰”。通过这样横向比对,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在一个单一的文本篇幅上,勾连比较之后,加深了作品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了“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意涵。

一篇好的文章通常有文气,有了文气的文章就等于有了精神气质。而一堂语文课要走入佳境,同样需要这样的文气。同样需要教师纵横捭阖,前后关联。在诸多看似纷繁芜杂的同类语素中,找到共同点,把看起来或分散或不完整的随机信息提取出来,编组成有机的关联体,互联互通。寻求最佳策略与路径,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佳境里,既能看到余韵悠长的教师讲解,又能听到摇曳多姿的师生对话。教师时而春风拂面,时而顾盼生辉。学生时而被教师质疑,如临大敌,如履薄冰;时而被教师点拨,如饮甘露,如坐春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组织是一门艺术,就像流动的水,没有固定的形态。”“诱导、激疑、关联”等方法的综合使用,也并非按照既定的模式,机械式地按部就班。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懂得适时、动态地解决语文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做到张弛有度,因势利导,带领学生共同领略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教学佳境。

猜你喜欢
佳境语文课堂诱导
齐次核诱导的p进制积分算子及其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鉴.入佳境 海信激光电视100L9-PRO新品品鉴会圆满举行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武当佳境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