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变化在过去几十年间持续发酵并将继续维持,麦肯锡观察到过去十年间全球价值链发生的五种结构性转变。
近几年来,几乎所有商品生产价值链的贸易强度(即出口总额与产出总额之比)都有所下降。按绝对值计算,贸易仍在增长,但全球跨境贸易占全球产出的比例已从2007年的28.1%降至2017年的22.5%。贸易额增长也有所放缓,1990年至2007年间,全球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平均是实际GDP的2.1倍,但自2011年以来仅增长了1.1倍。
贸易强度的下降在复杂和高度贸易的价值链中尤其明显。然而,这一趋势并不意味着全球化已经结束。相反,它反映了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这些国家开始更多地消费本国生产的产品。
2017年,服务贸易总额达到5.1万亿美元,与17.3万亿美元的全球商品贸易相比相形见绌。但是在过去的十年中,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比货物贸易快了60%以上。
不过,从贸易统计数据中,服务业的作用并不明显。首先,服务业创造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制成品贸易价值。其次,跨国公司带给世界各地子公司的无形资产——包括软件、品牌、设计、运营流程,以及开发的其他知识产权等都具备极大的价值,但除非计入知识产权费用,否则这些资产往往无法定价,也无法追踪。此外,贸易统计数据没有追踪免费数字服务(包括电子邮件、实时地图、视频会议和社交媒体)的跨境流动。据估计,这三个渠道每年总共能产生8.3万亿美元的价值,这一数字将使贸易总额增加4万亿美元(20%),并重新分配目前被视为商品流向服务的一部分的4.3万亿美元。从这个角度来看,服务贸易已经比商品贸易更有价值。
如今只有18%的商品贸易是基于劳动力成本套利(从人均GDP只占进口国五分之一的国家处出口)。换句话说,今天全球80%以上的商品贸易不再是从一个低工资国家到一个高工资国家。
在价值链中,用于研发和无形资产(如品牌、软件和知识产权)的资本化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总体而言,它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00年的5.4%上升到2016年的13.1%。这一趋势在全球创新价值链中最为明显。机械和设备领域的公司将36%的收入用于研发和无形资产,而制药和医疗设备领域的公司平均将80%的收入用于研发和无形资产。
在许多价值链中,价值正向上游(如研发和设计)和下游(如分销、营销和售后服务)转移。商品实际生产所产生的价值份额正在下降(部分原因是离岸生产降低了许多商品的价格)。这一趋势在制药和消费电子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它们公司专注于开发产品,并将实际生产外包给合同制造商。
2013年以来,全球商品贸易的区域内份额增长了2.7个百分点,这部分反映了新兴市场消费的增长。这一发展对亚洲和欧盟28国最为显著。在全球创新价值链中,区域化是最明显的,因为它们需要紧密整合许多供应商以实现准时制定排序流程。这一趋势在其他价值链中也将不断加速,因为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力成本的重要性,增加了公司在生产产品的地点决策中考虑进入市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