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和管理对策

2019-04-12 09:07许海龙余东莉
绿色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边民林火火情

许海龙,刀 莉,余东莉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腊管护所,云南 勐腊 666300)

1 引言

森林火灾是一项突发性较强的自然灾害,是对森林的自然演替有着重大的影响干扰因子,它不仅烧毁森林树木、灌木、草木植物,而且还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威胁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勐腊保护区自保护区建立以来,大部分区域都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林下枯枝落叶物增多,加上区内外社区居民密集,人为活动频繁,火灾隐患极大,如何根据勐腊保护区的特点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安全,本文对勐腊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管理措施,为勐腊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考。

2 勐腊自然保护区慨况

勐腊自然保护区属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子保护区之一,1958年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1980年调整扩大,198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勐腊县中部(东经101°25′~101°50′、北纬21°26′~21°50′),东邻老挝国家,国境线长120多km。地势两侧高、中部低,区内最高点为雷公崖海拔2007 m,最低处在勐腊盆地北部的出口地带,海拔约650 m,高差达1400 m,年降雨量1516 mm,年均温21.1 ℃,年日照时间2174 h。保护区范围总面积171万亩(其中:保护区林权面积1390259亩,社区生产生活区为31万多亩)。辖区林权面积占勐腊县国土面积的13%,勐腊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热带雨林、季雨林和热带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雨林的典型地段,主要保护中国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特有的以龙脑香科望天树、版纳青梅为标志的热带季节雨林,以鸡毛松、山桂花为标志的热带生态系统及季风常绿阔叶林,苔藓常绿阔叶林,热性竹林等南亚带森林生态系统[1]。

作为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勐腊自然保护区为多民族聚居区,世居民族有汉、傣、瑶、哈尼、克木人、壮族等,自然保护区内及边缘分布在勐腊镇、勐伴镇(政府驻地位于保护区大范围内)、关累镇、尚勇镇、瑶区乡5个乡镇境内,有116个村民小组(其中区内54个,边缘61个),共约(含流动人口)3万多人。

3 调查、研究方法

查阅档案、收集近5年来勐腊保护区的森林防火及林火情况的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整理,从中找出林火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调查历年来勐腊保护区林火烧过的火烧迹地现场,分析林火发生后植被的损失情况和恢复情况。

4 勐腊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的特点

在勐腊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森林植被危害较大的森林火灾,这种类型的火灾往往发生在人工种植的幼林地、经济林,一旦发生,损失巨大;另一种是对森林危害不大的森林火情,这种类型的林火多为对森林危害不大的地表火,多称为森林火情。勐腊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主要植被类型有热带季节性雨林、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苔藓常绿阔叶林、热性竹林、竹阔混农林、蔬林地,气候类型为干湿季节明显,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5月份为干季、6~11月为雨季。根据调查统计,勐腊保护区自建立以来,有记录的森林火灾不多,造成自然资源损失的更少,大多数都是对自然资源损失不大的地表火。在本调查区域内,对5年以来林火发生的区域进行调查统计得知:热带季节性雨林、山地雨林基本上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季风常绿阔叶林、热性竹林、竹阔混农林等植被类型发生的林火的类型基本上都是地表火,往往只烧除林下枯枝落叶层和草本层,对灌木层、中上层林木影响不大,林火多发期为2月底到5月份初,在当年的雨季过后,又基本恢复林火烧过前的状态,林火对保护区森林的正常生长和影响不是很明显。表1为统计2013~2017年森林类型发生的火情次数及损失情况。

表1 2013~2017年森林类型发生的火情次数及损失情况

5 勐腊保护区引发森林火灾的隐患因素分析

5.1 自然因素

勐腊保护区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境内,干湿季节明显,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5月为干旱季节,气候干燥少雨,而且勐腊保护区自建立以来的大部分区域未发生过森林火灾,森林茂密,林下枯枝落叶层厚、地表可燃物多,保护区范围内分布有30多万亩的社区生产生活区,人口密集,区内人为活动频繁,极易引发森林火灾、火情。

5.2 人为因素

对勐腊自然保护区近5年以来林火发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只有森林火情,发生的原因基本上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火情(表2)。

表2 勐腊自然保护区2013~2017年林火发生情况

5.2.1 中老两国国境线区域难以管理,森林火灾隐患大

据统计,勐腊保护区近10年以来发生的林火基本上都在国境线区域,据调查统计,勐腊保护区与老挝国家有120多km的国境线,国境线区域多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和疏林地,边境线两侧分布有30多个(中国20个、老挝10多个)村寨,人口约1万人,由于国境线区域主要是山区,多数边民还比较贫困,特别是老挝村民,基本上还是以刀耕火种的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双方边民都有在国境线区域放牧的习惯,而且国境线区域林间小路多,双方边民来往频繁,野外生产用火极难管理,极易引发火灾。

5.2.2 传统习俗引发的火灾隐患

如在保护区内及边缘开展泼水节放高升、孔明灯,清明节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等人为活动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5.2.3 社区开展野外生产活动引发的火灾隐患

勐腊保护区内及周边分布有116个社区村寨,在保护区范围内就有54个村寨30多万亩的村寨生产生活区,近几年以来外来人口增加,点多面广,区内外人口密集,保护区与社区生产生活区犬牙交错,形成保护区中有村寨的生产生活区、村寨的生产生活区边缘就是保护区的复杂格局,林情、社情复杂,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5月,是社区生产活动频繁的时期,也是森林防火最危险的时期,社区群众在林区边缘开展生产活动时,人为活动频繁,野外火源防不胜防,森林火灾隐患极大。

5.2.4 非法进入林区的人员不慎失火

在保护区边缘及保护区内因毁林开垦烧荒、因放牧烧牧场、盗伐林木、偷猎、烧蜂、采集林产品等非法活动的人员,火源管理思想意识不强,吸烟乱丢烟头、生火做饭等原因不慎引起森林火灾。

5.2.5 人为故意纵火

主要是个别非法人员,因报复性而故意纵火而引发的森林火灾,这种火灾有一定的目的性,因其不确定性,而且难以防控,危害较大。

5.2.6 无意识的放火行为

进入林区开展旅游、野炊、登山活动的人员以及智障人员、老人、儿童等人员无意识的放火行为,如不加强管理和引导,也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原因。

6 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6.1 社区群众防火意识淡薄

在保护区内及周边开展生产活动的群众防火意识淡薄,违规野外生产用火、生活用火频繁,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管护部门难于实施有效、全面的管控。

6.2 计划烧除开展困难

计划烧除工作是一项防止森林火灾的有效手段,是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变被动打火为主动防火,变害为利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在人为的有效控制下,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有计划地用低强度地表火,烧除林下、林缘可燃物,达到提前消除或减少火灾隐患,降低森林火灾的危害程度,提高森林防火能力的目的,但是,《云南省森林防火计划烧除规程》对保护区开展计划烧除有严格的规定,限制了开展计划烧除范围,勐腊保护区试验区与缓冲区、核心区没有明显的界线,与国境线、社区村寨经济林、城镇面山、国道、省道公路干线两侧相邻,又缺乏计划烧除经费,计划烧除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6.3 保护区发生的森林火灾案件查处难度大

勐腊保护区辖区范围较大,发生森林火灾的地点往往都是在偏僻的山区地域,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由于森林火灾的偶发性,发生火灾后,调查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现场,调查取证难度大,查处困难。

6.4 中老两国边境地区管理难度大

中老两国边境线长,有 120多km,边境地区为山区,植被类型多为季风常绿叶林和疏林地,两国边民在边境一线因烧荒、放牧等生产生活用火活动频繁,野外火源难以管控,特别是老挝边民防火意识不强,因烧荒引起的 “进口火”时有发生。双方边民来往频繁,边民在来往于国境线的过程中随意点火引发的森林火灾屡禁不止,据统计,勐腊保护区的林火有90%发生在边境地区,给这一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很大的压力。由于涉及老挝国家边民,边境一线交通条件恶劣,以及语言障碍,导致保护区管理人员与老挝国家边民交流困难,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存在较大困难。

7 森林防火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7.1 加强宣传,提高社区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

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群众会议、电视、广播、宣传标语、田间地头等形式反复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及相关文件等内容,在防火期的12月至次年5月,做好进山开展生产活动的人群的宣传工作,做好中小学生森林防火“五个一”的宣传教育活动,要进村入户,做好老、幼人员的宣传,做好智障人员的管理工作,加强对旅游和外来人员的管理和宣传,切实做到全民宣传,家喻户晓,不留死角,长期宣传,提高全民防火的意识和自觉性。

7.2 加强火源管理

严格野外用火审批制度,认真执行“五烧、五不烧”的规定,严格监督社区群众和外来人员的野外生产用火活动,在进出林区开展生产活动的路口处设立检查点,严格监控进出人员,并登记造册,严禁将火源带入林区。在进出边境线的路口设立检查点,严格控制中老两国边民将火源带入林区,从源头上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

7.3 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做好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

建立各级森林防火组织,成立县、乡镇、村委会、村小组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民兵应急扑火队、义务扑火队,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制定《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森林火灾扑救预案》,明确责任,保证有火情时能够及时发现,及时组织人员扑灭火情,要加强扑火人员的培训工作,达到安全扑火,全面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扑救火灾的效率。

7.4 加大巡护力度,预防森林火灾

安排巡护人员定期到林区巡护,在巡护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区,对进入保护区的人员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和检查,严格控制火源进入林区,要求巡护人员到保护区内及边缘村寨、田边地角、外来人员居民点巡护,监督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火,对在保护区边缘旅游、活动的人员进行宣传和监督,发生火情时及时发现、及时扑灭,有效预防森林火灾,震慑不法人员。

7.5 加强值班制度

根据相关规定,做好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要求全单位工作人员、护林员要保持通讯畅通,值班人员要随时保持与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及各乡镇森林防火指挥部、村委会、村小组防火小组的通讯畅通,准确掌握林区情况,一旦发生火情,及时组织、及时扑灭。

7.6 开展计划烧除工作

严格按照《云南省森林防火计划烧除规程》规定,上级部门应该适当安排经费,对具备烧除条件的林区,开展计划烧除工作,以达到消除火灾隐患,减轻火灾危害程度的目的。

7.7 加大火灾查处力度

配合森林公安部门加大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对火灾肇事人员进行严厉打击,做到发生一起、查处一起,起到宣传、震慑作用,增强林区群众的防火法律意识。

7.8 积极开展中老两国跨境联合防火工作

建立与老挝风沙里省相关单位的联合跨境保护机制,加强联系、加强沟通,共同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共同对双方的边民进行宣传,对来往于国境线区域的边民进行宣传教育和监督,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猜你喜欢
边民林火火情
男孩16岁生日当天冲上11楼火场救人
一种面向森林火情监测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林火蔓延中林火-风双向耦合模拟研究进展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半边天
电视机起火了
边民互市 兴边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