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石 郑 蒨
“商贾所集谓之镇”①。傍水而生,因水而兴的水乡村镇,其实就是一个个湖浜水荡中的经济单元。
通过对府志中记载的市镇数据的统计分析,范金民总结了江南城镇化的趋势,并将其分成三个时期。明正德--嘉靖年间是江南城镇的快速形成期,而在清乾隆年间其数量和规模出现了相当大的扩张,并于同治——光绪年间继续增加并产生了分化②。虽然统计的数据有所滞后,但仍可以清晰的看出,江南的市镇数量在明代后期和清初有一个极大的增长。大量基层市镇的产生是工商业经济繁荣的结果,而市镇数量的增长又反过来促进了商业经济繁荣,同时也加速了其余水乡聚落的城镇化。根据薛暮桥在其成书于1932年的《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中的统计,即使如礼社这般因宗族聚居而成型的村镇,聚落中的农业人口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也不足5%。
明万历年间的耿桔在《常熟县水利全书》中写道:“东南水区,一遇洪涛,室庐飘荡,何有田畴?所恃唐市砥柱其中,商贾辐集,居民稠密,享有贸易之利,此民之得免于离散也”③,可见江南市镇的形成,其背后伴随着江南地区商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区间贸易协作的发展。在自发建立的交易市场体系下,城市、中心村镇以及周边的基层经济单元共同构成了类似施坚雅所提出的“六边形网络”。这一体系之所以得以成立,离不开唐市、荡口、周庄等④基层经济单元。这些基层经济单元是根据本地以及所属区域经济层级中的位置而自然形成的,并不受以赋役征解为基础的行政体系控制。因此,尽管具有层级化和网络化的特征,这些由村庄逐步发展起来的乡镇并不曾作为基层行政单元而被纳入政府的管理体系之中。这些乡镇的镇域往往是模糊的⑤,其对周边的影响主要在于经济或者宗教文化的作用,是一种受距离影响的共同体形态,即所谓“于是某村常赴某镇交易者,即曰某镇之某村,此由地理之近便,而成自然之区别,固为有行政之统辖也”⑥。周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乡脚⑦和其行政的属性长期不一致,清中期周庄曾设巡检司,但其管辖的是周庄镇治及其以北直至独墅湖的区域,镇南的村庄并不包含其中。
对于这些江南的湖浜水荡中的基层经济单元来说,丰水的环境使得舟楫往来成为水乡古镇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交通方式,因此水系就成为古镇对外联通同级市镇和上级县市之间商贸活动的纽带。而扎根于水乡环境的生产与生活图景,则塑造了古镇聚落的空间结构并影响了镇内建筑的形态肌理与布局朝向。
通过四通八达的江南水网,基层的乡村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得以集散。周边乡脚村庄的传统农业产品,如稻米、桑蚕、家禽、生鲜,均集中在镇治贸易,在满足了古镇和乡脚的生活及原料需求之后,进一步通过古镇汇集到更高层级的专业市场和中心市场⑧。同时,更高层级市场的商品也通过古镇进入乡村末端。
从镇域范围来说,水路耗费的时间,决定了该镇对周边乡脚的影响范围。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详细描述了这种影响,其中举例,作为乡脚的开弦弓村和作为经济共同体的中心镇震泽之间,正是经由水路进行交流和贸易往来。此间,船夫驾驭着航船串连起了水镇的日常生活,不但为乡民提供交通服务,甚至在经济交换中扮演代理人的角色。而坐船往返日间可达这一点,就成为四乡村民选择中心镇的基本需求。
以周庄为例,东侧距朱家角镇三十六里,东南至青浦金泽镇二十里,并进而联系华亭;西南至吴江北厍镇十八里,黎里镇三十六里;西至吴江庉村镇十八里,同里镇二十七里,连接运河与吴江;北至元和陈墓镇十八里,到甪直镇三十六里;南至吴江莘塔镇十二里,至芦墟镇二十里。十八里至二十里成为市镇网络的近似标准间距,以每小时手摇船可以行进五里左右⑨来估算,两个小时左右的水路就是镇区作为市场中心可以影响的乡脚范围。
唐市十景中的“万安晓市”,被描述为“乡民为市,黎明而集,日中而散,不过贸易食货。”⑩周边乡民汇聚为市,两三个小时内的交通距离,赶在黎明前汇集于镇治市场,半日交易后,可赶在太阳落山前归家,镇治和乡脚形成了便捷而紧密的经济联系。
村镇基本的商业功能布局也同样依托水系展开。
大宗物品交易或更多服务于市外乡人的交易主要在集镇外围,依托镇外开阔的水面展开,比如米行店面一般开设于镇上四市稍,主要是承接外地大宗粮油的加工与集散。周庄米行和仓库以市河北端为主,近白蚬江急水港,镇志中记载有陶秉信“架屋为粮食牙行,渐拓其基,建丰玉堂百余椽”的内容就是明证。唐市作为常熟重要的粮食交易基地,民国时期镇内尚有米行31家,轧米厂3家 ,四乡粮食在此集中后再贩卖至上海无锡等地,其主要交易位置也在镇边缘靠近水道的北廊下、河东、河西街南市稍等处。
小宗贵重物品交易大多集中在镇内的重要水道两侧,形成主要的街市。另外,镇内的南北货店、布庄、药店等则为四乡人民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舶来的商品、手工制品,成为外来商品进入乡村前的最后一站,而大量的理发铺、茶馆、饭店等也使市镇成为服务业的中心地。
在镇治以内,街道和建筑依托河道聚集排布,形成河、街、建筑并行布置的空间体系。这些河道形成了镇内街道建筑等形态分布的骨架,而河道上的桥梁等空间节点则构成了镇民对镇域空间认知的心理坐标。
这在唐市与周庄两个镇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唐市的空间布局乃是以尤泾河为核心。据1997年版唐市镇志记载,尤泾河大部分河段都是河宽水深,只有唐市镇段底宽仅8米,狭窄束水。明代时,由于交通不便,里人便聚集在了河道狭窄处,在河流收束处搭建桥梁,便于通行。可见在唐市形成伊始,便是通过桥梁确立了物质空间上的边界。唐市镇上横跨尤泾河的桥共有三道,北端的万丰桥(俗称北新桥),南端的万汇桥(俗称南新桥),中心还有一道万安桥(俗称中心桥)(图1)。
南北两道桥之间穿过唐市市镇的这段尤泾河被称为市河。市河长约650米,其在万丰桥南百十米处又向西边出语濂泾,向西北流入张家港;在万安桥北边不远处则向东边出金庄泾,向东南可至杨西村入白茆界。唐市依托这三条水系衍生出了四条商业街道,分别是市河东西的河东街与河西街、语濂泾北岸的河北街以及金庄泾南岸的横街(图2)。其中河东街为商业街,因有四百多米长的石板路面,又称石板街(图3),沿街两侧商铺林立,早晚两市非常热闹。河西街在北段沿语濂泾向西延伸约百十米,路面为弹石铺设,多为住宅,设店较少,仅在万安桥附近多设商铺。万安桥乃是整个市镇的中心,“万安晓市”在明末就被杨彝设为“唐市十景”之一。由于其是河东、河西两街交汇之处,且向东不远就是金庄泾南岸的横街,故这一带是唐市贸易最热闹的地方,除各色商店之外,亦有众多摊贩云集。
从万丰、万安、万汇三道桥梁分别被当地人们称为北新桥、中心桥、南新桥这一点上来看,桥梁亦在唐市人心中构建起了一套心理空间上的标识。万丰桥和万汇桥明确地暗示出了市镇的南北界限,而万安桥则标明了集镇的中心。在语濂泾和金庄泾,也分别用聚隆桥(1973年改建为水泥桥)和华阳桥标识出了西边和东边的边界(见图1)。
由于尤泾河是唐市最重要的空间主轴,因此重要的公共活动也往往发生在这条轴线上的空间节点处。比如过去风水师曾认为尤泾河从南往北,水势直冲市镇,故在镇南万汇桥(南新桥)外筑分水墩镇水。而这一筑基于乾隆三年的分水墩后来在同治十三年进行了扩建。其上建楼三间,楼上供文昌神像;楼下中供武圣关帝,东祀乡贤许时省先生,西祀流寓顾炎武先生。楼名为“文武行宫”,俗称“湖心亭”。每逢文昌、武圣诞辰,全镇凡是有功名的人士,读书士子,富绅商贾,都要来拈香祈福。在万安桥东堍,原先有一座周神庙(现为福民禅院),平时庙会不绝,每逢农历正月十五还要举行灯会。另外,镇上的救火会在每年农历五月20日,还会将各条水龙扛出来,到南新桥、中心桥、北新桥三处“试龙”——出水喷射,检查是否完好。这不仅是一种对设备的例行检查,同时也成为当地一种带有祈福性的公共活动。
周庄旧有镇域南北长三里,东西宽二里,镇外湖荡密布,镇内河网纵横。南北向的市河贯镇而过,其在富安桥北称为北市河,在富安桥处分为两支,一支继续向南,称为南市河,另一支则折而向西,称为中市河,汇入西湾漾后又折向北,称为西市河。中市河北面的一条东西向河流被称为后港,后港西端汇入西市河,东端穿过永安桥,形成一个金钩钓月状的小河浜,据说这里是沈万三埋银之地,故称银子浜。过去的周庄东南西北分别以“四栅”相围合作为边界,四栅不仅限定了市镇的边界,也标识着市镇的空间形态出现了分化和管理,是市镇管理自治机能的体现。
正因为北边为主要运输河道,加上广阔的南湖又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容量,所以周庄主要的水上运输实际上采取了从北边进,过镇绕一周,再从北边出这样的口袋路线。这种口袋路线又可按容量不同分为多个层级,最大的一级是东垞港-南湖-西市河,较大的一级可能是南北市河-南湖-西市河。而北市河-中市河-西市河这一级路线可能因为使用率较高,更贴近市民生活的缘故,而被冠以“市河”之名,而这种U型路线的连续关系则被反映在了“北-中-西市河”这样的命名方式之上(图4)。
除了寺院、道观等宗教建筑之外,周庄镇上的公共活动空间大多集中在各式各样的桥边。除了桥头空地以外,茶楼、酒店等休闲娱乐场所也大多设于桥畔。桥不仅仅解决了跨越河道的交通问题,更成为了古镇的地标和公共中心。
周庄镇区北侧的边界标识就是全功桥,历史上还常在此处设置水门,起到管理和防卫的作用。而南北市河和中市河交汇处的富安桥,因其位于河道交叉点之故成为了古镇最重要的公共中心。桥旁的凤凰楼,是清末桥楼合璧的建筑,虽然现在建筑结构已被改动,但楼和桥的相互关系还秉承了传统的形态(图5)。桥和楼合而为一,登楼先要登桥,登桥即是登楼。楼一层位于桥下,二层则与桥面连接,可轻松步入,因此历史上就作为茶馆使用,是乡人聚会,商贾市易的热闹场所。建筑形式上也一改通常的硬山做法,采用歇山屋面强调建筑的公共性和标志性。同样在中市河上的贞丰桥两侧的迷楼(图6)则是周庄最负盛名的酒楼。迷楼原名德记酒店,坐落于小桥流水相伴的闹市之中,时人赞曰:“酒不醉人人自醉,风景怡人亦迷人”,故得“迷楼”雅称。曾经,柳亚子与南社社友曾在此相叙,杯酒交欢、诗词相应,留下了“贞丰桥畔屋三间,一角迷楼夜未央”、“楼不迷人人自迷,夭桃红换蘼芜绿”等名句。其唱和诗词被搜集誊清,定名为《迷楼集》并刻印付梓,为迷楼留下了相继传诵的遗韵。迷楼也采用歇山屋面,还在歇山的山花面别出心裁地采用了类似观音兜的山面处理方式,应当是商业功能对建筑形式标新立异的需求所致(图7)。同时,桥也提供了休憩的场所,桥两侧多设坐槛栏杆,乡人可在此小憩,在当代的旅游中,拱桥的高点也成为观赏古镇河道风光的最佳视点(图8)。
除了古镇的空间格局之外,由于主街道方向往往平行于河道,故河道的方位会决定沿街建筑的朝向和布局。
理论上说,由于日照的需求,选择东西向河道更利于建筑的布局,但实际情况往往难如人愿。周庄、荡口、唐市的主河道恰巧都是南北向,因此市河两侧的建筑只能做东西向布局。由于交通货运的需求,商业建筑不得不随河就势,垂直河道形成东西向的空间肌理,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南北朝向。相比与商铺,住宅受到河道交通的影响较小,受“坐南朝北”的传统观念更深,故其布置方式就产生了分化。
一类以周庄为代表。周庄镇中主要的街市沿着南北市河、中市河及后港这三条河港布置,形成了“双丁字型”的河街格局。除南北市河西侧、南市河东侧与中市河北侧街道两侧均有建筑之外,后港两岸、中市河南侧、北市河东侧均为河-街-建筑的布置。街道狭窄,宽2-3米不等,最长的中市街和南、北市街长仅百米。作为双丁字交接点的富安桥、双桥处是镇中最为繁华的地方,城镇即由这两点为中心向南、北及西面展开(图9)。
总体上讲,周庄的街巷尺度较小,密度较高,面街多设店铺。而与市街相交的巷弄则分划了街旁的居住用地,各巷弄由市街向内伸展,形成进入各户民宅的交通。但南北市河东侧的住宅却属特例,即使大如“玉燕堂(张厅)”这样的六进建筑也同样放弃了传统的南北向布局。除了“玉燕堂”之外、“大业堂”、“迮厅”、“沈厅”亦均是面街沿东西向而建。这或许是因为南北市河与箬泾之间的用地尺度不大不小,建筑院落东西向布置则恰好面河(街)背港,而张厅中更是设了一泓池水,让箬泾河穿屋而过,形成“轿从门前进,船从家中过”独特空间(图10)。
周庄的叶楚伧故居同样也反映了因循水道而调整建筑格局的做法。该宅位于青龙桥南,建筑北面西湾街及街北中市河,为直接朝向河道设置入口,五进院落全部坐南面北。因此带来厅堂建筑前后檐的处理的变化。故居根据朝向将厅堂设置在最后一进,入口面北,面南的后檐采用长窗加花板栏杆的处理方式,与室外院落沟通,形成明亮的采光和借景效果(图11-左)。与此相适应,内宅的功能集中在楼屋内,北侧的前院往往被压缩,形成窄长的天井(图11-右)。
另一类则是除了重要河街两侧的商业建筑与河房为东西布局之外,大量的住宅仍保持南北布局,比如唐市和荡口。
对于商业建筑来说,往往分布于主要的“市河”两侧。唐市形成了“两街夹一河”的布局方式:河西街(现中心街)东侧建筑由于进深小,用地狭窄,沿街建筑多二层;河东街则体现为传统商业街巷形态,西侧临河,为河房,现存进深两进居多,东侧为规模略大。沿街建筑多为两层,二层均为通长槛窗外加遮雨板的形态,建筑通常面阔也较不规律,单间和两间的建筑亦多,内侧院落也更为狭小,往往取一间,形成天井形态。荡口古镇的市河人称“杨树洚”,如今已被改造为“人民路”,河边建筑均已不存。但据华燮琦在《荡口史话》中的回忆,市河两侧大多为临河河房,杨树洚自卖鱼桥(即杨树洚与北仓河交汇处)向南一段河面相对开阔,便于船只汇集,因此最为繁华。其西侧下岸街头临河还搭有凉棚长廊,既可遮挡烈日曝晒,又可遮避雨雪。
对于居住建筑来说,其做法是将住宅分布在垂直于市河的支汊河浜两侧,比如唐市的金庄浜、语濂泾两侧,荡口的北仓河两侧等。这些支汊呈东西向交于南北市河,使得建筑在垂直河道的同时也能兼顾南北朝向。人们往往还在此基础上将河浜北侧用地进深加大而南侧减小,从而保证宅第入口的南向传统。
这在荡口北仓河两侧表现得十分明显。北侧多为大宅、义庄与祠庙,比如华氏襄义庄,华氏始迁祖祠、进士第等均为南向,面街背河布局。这些大宅或公共建筑进深较大,部分在内侧会增加巷弄,形成沿进深方向的两组多进院落。而北仓河南侧建筑规模则明显较北侧建筑要小,且以河房为主,大多为一至两进。
江南古镇的繁荣与水道所影响下的商业贸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其空间结构与建筑肌理也与水道形态密切相关。这些湖浜水荡中的村镇作为基层经济单元连接起了传统江南社会“供销、生产、贸易”的经济网络,而其发展与建设则构成了江南水乡的城镇化雏形。但当这一经济格局受到外力而发生转变的时候,水乡古镇在近代的衰落便不可避免。
首先,近代工商业和交通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统社会中渐进的格局,新兴的工业体系冲击了分散的手工业加工体系,舶来的生活用品的大规模输入加剧了城乡分化。其次,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的“公私合营”,“粮食统购统销”等导致的服务业缩减,使得整个乡镇地区的工商业发展受到遏制。最后,新兴的铁路公路交通体系的形成,对传统的水运产生极大冲击,新城市发展起来,原先基于水运体系的城镇网络布局开始重置。这均使得已具城镇化雏形的古镇重新被打回乡村的范畴。
费孝通先生在80年代讨论苏南小城镇的衰落时,曾做过这样的总结,“小城镇越衰落,作为它的乡脚的附近农村发展农副业商品生产的阻力就越大;反过来,农村商品经济水平愈低,作为其中心的小城镇的衰落就愈加剧。所以农村与小城镇间经济上的恶性循环是小城镇衰落的必然结果。”
基于这样的认识,水乡古镇的保护应当重视水道对古镇的影响与作用,一方面对内保护古镇依托水道形成的空间结构与建筑肌理,另一方面则更应该对外加强水道交通的联系性,建立起水道与乡村社会生产生活的纽带。这样才能重新构筑古镇的经济活力,延续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注释:
①参见,(明)王鏊等.《姑苏志》1-2[M].台湾学生书局,1986,239。
②参见,范金名,《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18-320。
③(清)倪赐,《唐市志》,卷上,形胜。参见,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村旧志集成》[M].,扬州:广陵书社,2007,309。
④唐市和荡口兴起较早,唐市首见记载于正统年间,成形于明中期;荡口于元代名声不显,兴盛于明嘉靖年间。周庄的兴盛则更晚一些,虽然元末明初出了个民间声名卓著的沈万三,但明代府县志中也未见相关记载。
⑤有些古镇在老街两端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标记,仅仅以逐渐下降的建筑密度和高度来构成市镇和乡野之间的过渡;另一些古镇则仅仅以“四栅”标识了主镇区的边界,并未对周围乡村土地辖区做出限定。
⑥(民国)严一萍纂,《新塍新志初稿》,民国三十七年(1948)铅印本,卷一,疆域总说。参见,《中国地方志集成》:《幸存志专辑》18[M].上海:上海书店,1992,1056。
⑦指与镇形成市场和文化共同体的周边乡村,费孝通就曾用乡脚来称谓中心镇周边的存在经济和文化隶属关系的乡村环境。参见,费孝通著.《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⑧在《无锡金匮县志》卷三十一,“物产”中,载有荡口输出银鱼至无锡县城的事迹,“银鱼出鹅湖,盛于晚春,……而居人舣舟得鱼,倾入暖酒即熟,皆成小玉环。好事者置本处水草中,不用水养,携入城,犹不失味,然不成环矣。”参见,秦缃业等.《无锡金匮县志》一、二、三[M].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530。
⑨据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记载,开弦弓村据中心镇震泽四英里,也就是十二里,手摇船需两个半小时。参见,费孝通著.《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6。
图片说明:
图1、图2,作者改图,底图来自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年11月《常熟市沙家浜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图3、图5、图6、图7、图8、图10、图11,作者自摄(其中图11-右平面图摄于周庄景区叶楚怆故居内);
图4、图9,作者改图,底图来自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年3月《昆山市周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13-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