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昱 杨 卫 闫少峰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湖北 武汉 430064)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水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点是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1、2]。河湖水系连通作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降低洪涝灾害风险、改善生态环境状况、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4]。河湖是城市生态空间的核心元素,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导致河湖生态空间受到挤压,生态功能逐渐降低。目前城市水系规划面临着生态景观考虑不足、缺乏系统性思维等问题,如何将城市水系连通与景观设计融合,是城市水系规划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城市水系连通设计中,将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相融合,挖掘水文化资源,弘扬特色水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河湖自然面貌的恢复,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还将营造出优美的沿河、沿湖人文环境和健康的宜居环境。随着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推进,传统水利正在向多元化水务转变,城市河湖在传统排涝和防洪等功能的基础上,应挖掘和发展独特的生态、文化和美学价值,摒弃传统水利工程和景观工程相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把水、坡、岸、绿地乃至周边城市建筑看做作一个整体,进行融合设计,实现防洪、排涝与景观游憩、人文展示相互结合的功能转变,从而营造生态、人文共融空间。因此,将城市水系连通与景观设计相融合,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水生态文明水平,促进人水和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黄冈市为响应2015年出炉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战略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黄冈长河水系连通工程的实施,将外江与内河、湖泊连通,增加水体流动性,改善水动力条件,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湖泊水质。
引水线路由明渠段和隧洞段组成,长河—遗爱湖进水渠(引水隧洞)沿赤壁大道布置。起于长河右岸倪家塆附近,由东向西至遗爱湖湖区,全长约2.56km。遗爱湖进水闸后90m长渠道为新开挖明渠,明渠底宽4m,边坡为1∶3(设计方案见图1),采用生态护坡。桩号0+000~2+465为隧洞段,长2 465m。
图1 明渠段水工原设计方案示意图
(1)蓝线、绿线各自为政
渠道将区域内地块切割成为两片不规则地块,忽略了现有地块肌理,本案地块沿长河、新开挖明渠、绿地均有各自工程管理范围线,使沿河、渠、景观整治实施也各自为政,缺乏延续性;单条河道景观建设影响有限,忽略城市体景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与城市整体景观体系脱节。
(2)注重体现功能,处理呆板
开挖明渠采用传统护坡,形成传统的梯形河道。工程化的措施注重体现河道实用性,使河岸断面设计单一、呆板,既弱化了亲水性,也淡化了水路交界地带生物交换。
(3)缺乏文化延续
本案作为连接长河至遗爱湖引水线路,区域文脉延续未挖掘,水工建筑物与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不够协调,缺乏统一、整体的规范和引导。仅一个水闸建筑难以支撑起该地块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且水文化尚未得到传播和发扬。
(4)资源共享不足,无法传播和发扬
作为城市中心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由于传统观念及管理措施的束缚,水资源只能观不能亲,公众参与缺失,人与水的关系未得到妥善处理,当代水利事业成就未得到传播和发扬。
以水为纲,结合非工程措施,创造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城市生活岸线,延续城市空间格局,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历史环境及文化环境;提升市民生活环境,留下丰厚的精神财富。以感受当代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和水文化的深刻内涵。
黄冈具有悠久的历史,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更是与黄冈有不解之情,苏东坡以笔、墨为涯,择“宋韵”为基调,承袭《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原著的中式文化美学,以“非人磨墨墨磨人”的意境与匠心为灵感,整体空间布局以“墨”为典型符号,形象展现“取水”“磨墨”“书写”的三个重要相关活动,全面诠释了黄冈文化的悠久历史。
景观设计在尊重和理解水工专业已有的防洪规划和设计成果的同时,结合城市规划体系,适当“模糊”城市蓝线、绿线,在具体的方案中提出了合理构思,将景观与水工完美地融合起来,营造蓝绿交融的新型水利景观。在场地内塑造碧水相映、文业砚田、幽远溪岸三处景观空间(见图2),对应“取水、磨墨、书写”的情景序列,三处空间相互连接、咬合,不仅营造出中式园林本来的时空秩序,也为流连的心境创造了冥想与思悟的契机。
图2 景观空间示意图
依据《湖北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无堤防的河道港渠蓝线划定标准为自河道上口线外延20m,要达到“近观内容丰富,远眺层次分明,可观可亲水”的设计愿景并不容易。为从城市体景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考虑,在确保蓝线不被侵蚀同时完善滨水地区绿地规划,设计考虑将北面赤壁大道与西面环河西路和长河共同围合形成不规则地块整体考虑,打破城市蓝线与绿线各自为阵局限,模糊城市蓝线、绿线让设计空间变得开朗,且意义显得深远。长河—遗爱湖进水渠的流量6m3/s,设计水位17.1m,按水工设计1∶3护坡至地面标高20m处,绝大多数时间缺少流水而显得生硬,视觉效果不会太理想。景观考虑将边坡调整为1∶8,护砌至16.8m高程,低于设计水位0.3m,与草坪缓坡相接,整体形成一个开阔水湾,水流方向的横向拓宽,不仅让水体向城市道路延伸,而且使水体与城市景观体系发生关系,提供在城市道路中感受到水体的机会,无形中强化了水系连通的特征[5]。穿插小径、亲水平台将水湾转化为动态景观,沿水而行,与植物勾勒了整个场所最丰富的下沉景观空间,使景观与水系相互渗透,以多角度、多方式、多类型为周边居民营造城市与滨水空间之间的丰富关系。
在场地的中间利用渠道开挖土方堆出自然高地,最高处设置“耕砚”广场,与场地西北角入口相呼应,建立以西北角为起点入口景观,玻璃栈桥为过渡景观,山体为终点景观的轴线平面空间。自然山体与人工水系在平面上相互映射,竖向空间上,隆起地形与下凹水体始终在动态变化中,不同空间维度的互动关系,奠定了本空间整体的山水格局。整体鸟瞰图见图3。
图3 整体鸟瞰图
(1)碧水相映空间
位于西北主入口轴线的端点,充分利用有限的设计空间,将主入口与观景平台结合打造,形成震撼的展示界面;借遗爱湖—长河连通渠形成的开阔水湾,以水为镜,天地相辉成影。将现代叠山理水手法融入空间营造,形成静水与现代山水的互动,利用进水口隧洞与广场形成的高差,布置玻璃观景平台,增强了通透性和透光性同时,减少了压迫感,同时将入口空间与渠道水面空间从视线上连接了起来。位于下沉空间的亲水平台沿两岸自然舒展,伴水而行,或高或低、或宽或窄或聚或离,丰富人们的空间体验,置身于平台之上。
(2)文业砚田空间
该空间是本案重要的文化展示区,对于城市滨水空间,应最大限度共享水体这一公共景观资源,借用“非人磨墨墨磨人”的意境与匠心,利用“砚”的典型符号,借用河道开挖土方形成自然山体,西北入口轴线向南延伸的端点设置一座“耕砚”广场,有效的连接人工水体与自然山体。在玻璃栈桥末端,借鉴东方古典园林中欲扬先抑的手法,隽秀的景墙搭配错落有序的植物,精心布置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打造令人神往的过渡空间,随地形缓步至“耕砚”广场,豁然开朗,中置形似“砚台”的黑色镜面砚池,向四周扩散种植银杏树阵,借助砚池映射的借景,层层向外,富有延伸性和包容感,仿佛一片有待开垦的田野一般,需要虔敬心灵与细致耕作,才能够有丰硕的收获成果,这种精神正是水利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源头活水。
凝聚场地的自然特性,舒缓场地高差,营造静谧安逸的空间氛围,缓步至一片郁郁青翠竹林,娇花朵朵的自然野趣空间,配合错落有致的水尺石柱,营造出简洁风雅的宋韵格调。当阳光洒落配以徐徐微风,竹林在风的轻抚下沙沙作响,光影透过竹叶洒落在地,给人以自然宁静的自然体验。正是通过这种景观化的表达方式,将水利与景观再次交融成为风景。
(3)幽远溪岸空间
透过竹林,将河岸设计为多级可淹没的梯田种植带,断面上增加了河道的行洪过流,缓解城市的防洪压力[6]。梯田种植带上点缀一座茅草亭,将空间中蕴含的心境娓娓道来,满足现代人想要寻觅的“思古人之悠情”,在这里“与历史对话,书写长河”整个梯田挡墙构成可步行网络系统,提高了本区域邻水界面的亲水性,丰富岸线空间。把滨河水岸营造成为生机盎然的景观空间同时兼具防洪、休憩新型水利景观。种植带内广植适应于季节性洪涝的乡土植被,使其在人工低维护、少干预情况下自然生长[7]。同时将来自场地内的面源污染及雨洪滞蓄和过滤,避免对河道造成直接污染[8]。通过岸线梳理,把防洪、生态与景观融合到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与景观界面,赋予场地独特的视觉体验也丰富了场地特殊记忆。
为解决我国水资源不均衡、水环境恶化、水生态敏感等问题,河湖水系连通的提出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治水新思路[9]。在新时代治水方针及“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景观设计与水利工程的融合不能仅仅停留在视觉效果的呈现上,还需思考为场地带来更多可能性的设计。黄冈是一片充满历史典故与历史传说的宝地,水系连通过程中,以景观设计作为桥梁,将过去承载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水利工程建设表现并演绎,强化水系连通与景观空间融合,赋予水体新的生命力。
对于城市水系连通与景观设计融合的启示有以下四点:一是将水、堤、岸乃至周边城市建筑整体考虑,实现水利工作思路从单纯工程建设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使水文化和水景观建设成为今后水利工作的新思路和发展趋势[10]。二是作为水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景观应延续当地文脉,演绎并发挥当地文化特色、历史特色,强化水体与场地的记忆关系,运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体现水系连通的个性特征。三是创造灵活、多元、共享空间,充分设置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利用其自身特点与水体这一特色资源相互共享,加大城市活动与水体之间的关联度,培养公众参与度,从而利用水的魅力塑造城市活力,以感受当代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和水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而达到认识水利、热爱水利、宣传水利的目的。四是景观设计建立在对土地充分认知、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是科学对土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策略。在现实城市建设实践中,因各种客观因素限制,设计者通常忽略与土地的互动,习惯采用流水化的设计,是一种对土地不科学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