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兰芬
黄鹤楼,长江,珞珈山……第一次见,应是在二十多年前的少年时代。那是生平第一次去武汉,是学校组织的一次春游,目的地是武汉大学。
据说是因为有一个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长,毕业分配到了武汉大学,还在学校担任一个不大不小的职务。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春日下午,学校领导忽然宣布要组织我们去武汉大学参观一下,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向着那个美丽的目标努力。
那应该是我们当中许多人第一次去武汉。我们穿上了过年时才穿的衣服。我记得我穿着一件攻红色的薄棉袄,一件土黄色的萝卜裤。虽然那是一个已经微有暖意的初春日子,一件棉袄穿在一个活泼的十三岁孩子身上,稍稍活动便有微汗湿透衣背,我还是执著地要穿上这样一件衣服。因为再没有一件像样的,自认为去到省城不让人笑话的衣服。
说的是七点钟出发,大约在凌晨三点左右,三个班的女生睡在一起的大寝室就已经开始有人在骚动,五点钟校园已是灯火通明的沸腾。可能是为了打发漫长的等待时间,也或许是为了表示此去的隆重,我记得,当时一个心灵手巧的同学给我梳了一早上的头发,决意要给我梳一个异乎平日的发型。
一路上是唱着歌去的。我是班级的文娱委员,负责起歌。直到搜肠刮肚把我们会唱的歌都唱完了,老师说还没有走一半。然后又把之前唱过的歌重复了一遍,终于到达了城市的边缘。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并不多,只记得有一排靠近马路的厂房,高高的在一处红色的丘陵上,一个少年拿着一本书,坐在地上安静地看着。多少年来,想起武汉,总会想起这一幕。那与乡村截然不同的工业化的背景下,坐在红色丘陵上看书的、乱中求静的少年,似乎契合了我对于城市的想象。
武汉大学终于到了!什么都是新鲜的!老师一再暗示我们不要把这种大惊小怪喊叫出来,可我们还是没有忍住。一排一排的树,居然可以长得高矮大小一模一样;湖边的柳树,跟老家河边的柳树果真不一样,真像诗人说的一样“万条垂下绿丝绦”;那开得红红白白,似桃花非桃花的树,真名叫做夹竹桃;那一丛一丛黄色的花,叫做迎春花……校园的球场好大,锻炼的人好多,不像我们学校的球场,只是水泥地上立两个篮球架,男生们只会抱着球满操场疯跑……我们登上了那个在老师的介绍中很有名的学校图书馆。记得当时校长还在图书馆的平台,给我们训了话。因为太吵也很懵懂,已经不记得他当时说了什么,只记得他的神情很激动,大约是要我们发奋图强考进身处的这所学校。自由活动中,我们登了半截珞珈山,因为在半道当上,看到了躲在树丛中拥吻的情侣,羞得年少的我们哄笑着跑了。
我们跑到树林里的石凳上,小心冀冀地坐下。那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在野外的桌凳。刚刚下过几场透雨,树林里湿气很重,有薄薄的雾蔼。我们坐在凳子上,感到兴奋,又感到有一点儿惆怅。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美,可是这一切又要转瞬逝去,我们只能在此刻,以一个过客的身份拥有她。
我不知道当时有没有同学因此而立下考进武汉大学的志向。总之,我没有,我在整个中学时代,对于理想一直都很茫然。之后,也没有听说我们那一届的同学中,有考入武汉大学的。
如果以结果导向来看,那一次春游似乎是失败的。可是,1993年的那个春天,那一群第一次走入武汉这座城市的农村孩子,用好奇和羞怯的眼神看过的这座城市的少男少女,却是再也不会忘记的这一次春游。他们知道了,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大城市叫汉口,汉口有长江大桥,有黄鹤楼,有龟山电视塔,有东湖和磨山,有汉正街……如今,这座城有每年春三月的樱花,有夏天的玛雅海滩,有风情万种的楚河汉街,有不断延长的东湖绿道……有一个又一个新的向往。甚至于身边的许多人,此生唯一的梦想,就是攒下钱去武汉买一套房。
“古琴在此,以一千年为弦;黄鹤在此,以你指尖为天……”对于一个居于武汉新城区的人,我们是武汉人,我们又不全然是武汉人。走出武汉,“大江大湖大武汉”,似乎都属于我们;回到武汉,那天那地那城,日暮一场烟雨,天地辽阔间,是我们对于城市梦想最近最美的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