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结合现阶段学生的情况,合理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本文探究的是开放型实验教学。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开放型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22-01
背景:新课程改革对于物理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物理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必须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促使学生在物理教学的熏陶下,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能力。物理学科要求学生具有高度严谨的理科思维。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贴近生活的实际,用实际的情境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区别,不同学生群体和个人的特点区别,不同教师背景特长的区别,不同地区学校条件环境资源的区别等,因此探究式教学设计必须是灵活且多样。应当认识,探究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又由于有些探究活动的指导和开放程度不同,有些探究活动只包含了探究的部分要素和特征,有些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参与探究的全过程等。因此探究活动中每一个要素的目标和整体的目标都是可以分层次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探究教学时,必须知道每一个要素目标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
探究式教学的模式有多种,本文主要研究开放型教学模式。
开放型探究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教师参与程度最小,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的一种探究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的开放型探究教学模式,包括个基本特征:
(1)学生围绕具有科学性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2)学生获取可以帮助他们问题解释和评价且具有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3)学生从证据中提炼出解释,对具科学性的问题做出解释。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案例片断
教学过程
基于学生已经学习过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所以教师直接抛出问题。
问:有一只标号不明的电阻器,如何才能知道它的电阻值?
一、合作探究
分小组,4人一组探究
1.实验目的:伏安法测电阻,要求多次实验,求电阻的平均值。
2.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池组、已知阻值的电阻器、开关、待测电阻、导线若干。
3.教师引导:①类似于测量某一物体的密度,想一想要测量电阻器的电阻该怎么办?
②测量电阻的原理是什么? 要依据原理画出电路图,再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 ③设计出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后,再想一想有没有第二种、第三种方法?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总结:开放式探究方法看起来像放羊式教育,教师像甩手掌柜一样,没有事干,其实不然。关键是教师课前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能否达到自己设计、操作、验证的水平?应该不应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这一节课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学会了连接串、并联电路,也曾测量过物体的密度,因此应该说学生有能力自己去探究。还有就是在巡回过程中干什么?像在这一节课里,教师在巡回时要注意每一组学生,若哪一组学生在实验技能上有错,如电流表、电压表接错就应立即指正。而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如一下子将已知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都接入电路中,这种错误则可让其自己去发现。我们应该明白:学生自己设、操作的探究过程中,难免不出错,不走弯路,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开动脑筋。如果他们自己能找出错误,不仅能够很好的理解测量电阻的方法,而且使自己思维有了一定的深度。如果他们自己不能找出错误,那么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会让他们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二、小组交流
小组派代表将实验的设计原理、电路图和实验计录的数据与全班同学交流。小组代表在交流时候,教师通过“这种设计方案好,能测量出电阻器的电阻。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这种设计方案已经能测量出电阻器的电阻,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呢”?“想想如果实验中只有一只表会怎样?还能测出电阻器阻值吗”?这一类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小组的其他学生或其他小组的学生给予补充、完善。
总结:交流过程是这种方法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节课探究所能达到的深度(掌握测量电阻的多种方法)与广度(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人数)取决于这个环节,应该精心准备。
三、总结评价
这节课请学生小结一下,一共探究出几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四、应用提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设计的方案,进一步提出:如只用一个表测电阻时,能否只连接一次,就可以测出电阻器的阻值呢?让学生带着成功的喜悦和新的问题走出教室。
总结:测定未知电阻的实验,以往的教学总是不敢打破教材中的固定格局,都是先讲“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并要学生按照课本上的方法、步骤进行实验及相关问题的讨论,然后再从改变实验器材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其他的测定未知电阻的方法。尽管这样的教学安排看上去顺理成章,似乎也考虑了学生参与。但实际上学生仍旧是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去寻求答案,甚至有时不得不设计好相关的步骤,而学生只不过操作一下。这样一来,就光这个实验的几个电路图学生都很难掌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少一种自己探究的经历和过程,缺乏思维的深刻性。
开放探究型教学模式一改常规,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有可能的实验方案,并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操作,去验证自己方案的可行性。这样一来,学生潜在的那种探究热情立即被激发出来,教师所能想到的那些方法,学生也能想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比总结各种方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能在自己大胆的设计中尝到了甜头,奠定了探究学习的基础。
开放型探究教学模式教师参与程度弱,学生自主科学探究多,部分的学习过程蕴涵探究步骤即问题——假设——实验——验证——评价。而教师作的用是设置情景,让学生被科学问题吸引;学生对问题的反映是优先考虑证据;学生利用证据形成解释;学生将解释和科学知识相联系;学生交流并证明自己的解释。
作者简介:王健(1987-),女,汉族,黑龙江省伊春市 教师 硕士 课堂实践 教学单位: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实验基地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