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东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最想吐槽的恐怕恰恰是美国自身。不久前,高科技企业谷歌公司只是在中国设立了一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就被美国军方认定是“谷歌帮助中国军方削弱美国军队科技优势”。如今,美国保守派政治势力和军方越来越多地对美知名公司商业活动做出军事化、安全化解读,逼后者“站队”表态。对这种有趣的现象该怎么看?
首先,美国企业此时更能感受到,在对华关系的处理上,美国一些政治人士已处于“心理失衡”的状态。
40年中美关系互动历程,带来的是一个更富朝气与活力、自信的中国。相比之下,美国则因其内外政策反复极端化和不当调整,一些人处于一种焦躁不安、暴戾之气弥漫氛围中。美国相当数量的政策精英群体依然固守“国际秩序规则制定者”的心态,但美国国内政治、社会、身份认同等的深刻分裂,导致其对美国当下与未来国际角色认知的混乱。其选择摆脱自身困局的方式缺乏创新性,还是那种以树立敌人来化解内部分裂的老套路。
美国这些政治人士对中国任何内外政策变化都异常敏感和警觉,在中美经济与人文相互依存背景下,他们这种老套“叙事”对民众缺乏吸引力。只能靠抬出国家安全利益,对美国企业在中国商业活动进行过分解读,从而要求后者服从于他们的政策。
其次,对中美科技企业可能的商业合作,不管是否存在、合作的内容是什么,都做出不可接受的姿态,让美国企业深深感受到夹缝中的滋味。
长期以来,美国挟其科技优势而一直居全球产业链布局分工的顶端,享尽全球化红利。随着全球经贸格局重新调整,美国的位置不可能永远不受影响。如果就商业领域内的科技创新与应用展开公平竞争和合作,中美未尝不会建立起高质量互惠经贸关系。在这方面,身处一线的企业自然是最灵敏的“感知者”。
然而,美方一些政治人士的“狰狞面孔”让美国一些企业可以选择的空间大幅缩小。诸如谷歌等与华开展技术和商业往来的美国公司,现在也面临美国政府对其行动解读和对待的“政治化”倾向。
第三,美国科技企业海外业务拓展,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高科技领域军用与民用功能界限日益模糊的当下,美方反复强调其科技私营企业业务的军事功能,这最终带来的将是企业自身定位的混乱。这也造成了,“在商却不能言商”。企业本身既难以承受由此带来的利润巨大损失,同时也会因科技更新之快速及自身发展受限制,而丧失深入创新与及时应用的时机。
明智的科技企业会按照市场规则销售其产品,相信谷歌等美企也不会例外。当各国普遍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之时,人们会有趣地发现,自诩为私营经济成功典范的美国却在搞“双重标准”,其对美国科技企业经营强调“忠诚度”。
政治与商业分别有自己遵循的规则,商业行为的政治化会窒息企业,政治行为的商业化会毒化政治。美国一些政治人士混淆了两者间的界限,最终的结果不可能是美国毫发无损地置身事外。▲
(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