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在儿童外语教学中的启发和实践

2019-04-08 07:19江丹阳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2期

江丹阳

【摘要】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为外语教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讨论了这两个假说的理论基础,并对其在儿童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践论证和总结。

【关键词】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第二语言习得

一、引言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tephen D. Krashen(1981, 1982)建立了五个语言习理论并引起巨大反响,个人认为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对中国儿童外语教学实践更具指导意义,外语教师如能够充分了解并熟练运用这两项假说,可以极大提高教学成果。

二、研究的背景和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以语言知识为重点,以传授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教材为唯一输入材料,以考试为主要检测手段,形成一种应试教育,很多学生出了课堂就无法应用英语,英语成了一门“学科”而非“技能”。而近年社会对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学生能真正“有效”地学习英语,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理论概述

Krashen输入假说认为语言习得必须通过输入,即可以通过听、读或观看视频来完成。二语习得更要考虑到有足够“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方可上升一个层次。

由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如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程度等的干扰,“可理解输入”不一定会成为有效输入,Krashen(1982)在“情感过滤假说”中认为,有大量适合的输入并不等于可以学好语言,语言学习还受到情感的影响,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协助语言输入进入语言学习机制,语言输入(input)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的“吸收”(intake),成为习得者的“语言能力(Acquired Competence)”。

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主要原因,而情感因素是能否习得语言的关键。

四、“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在实践过程中的启示

本人执教小学二年级,学生没有英语基础,但好奇心和接受力强,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对本人教学实践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1.为学生提供足量合适的语言输入材料。Krashen认为人类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就是获得可理解的输入,只有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才能使学习者得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课堂教学我选择非常贴近孩子日常生活的教材,从家庭成员、文具起步,深受学生喜欢。

语言的掌握程度与学习者投入在语言学习上的时间成正比。Krashen提到“足够的输入(Sufficient input)”,需要学习者下足够功夫,仅课内英语学习远远无法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主动在课后学习英语,选择有趣的课外听读材料也至关重要。儿童英语分级读物由简至繁、循序渐进,配以有趣的图画和音频,逐级增加难度,完全符合Krashen的“i+1”输入原则。此外朗朗上口的英文儿歌,以英语学习为目的的原版动画片等都是佳选。

Krashen倡导“自由自愿的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并认为这是二语习得的最佳途径之一,我解读为当儿童拥有难易适中又有趣的材料时,他们会自发自愿地去接受输入,从而获得有效习得。

2.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克服由文化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最终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思维;要更好地理解语言所展现的深层次意义,也必须了解英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知识。

儿童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向他们输入一种全新的文化,他们不会有任何不适。采用英美原版资源,既保证让学生接触到纯正的英语,也可由此向他们展现英语国家的风俗人情,为他们打开一扇新世界的窗户。

3.激发儿童学习动机。儿童容易彼此追随,看到别人学英语,他们也会模仿,这完全符合Krashen(1981)提到的融入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以有趣的激励,如印章、贴纸等作为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对儿童也相当有效。此外我会在课堂上描述英美国家风土人情,述说英文作品里的动人情节,学生于是知道,通向这些美好的大门就是学好英语。

4.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焦虑感。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的自信主要来自于老师的鼓励和赞美,“自信心高的学生更能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水平。Krashen(1982)”学生的情感因素影响他们吸收所接受的输入。对学生我一直以鼓励为主,处于“非抵制状态”(off the defense),他们的自信心就得以保持。

五、结束语

我的教学受益于Krasen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如今外语课堂 “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已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教学应该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服务,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老师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KRASHEN,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Pergamon Press Inc,1981.

[2]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ergamon Press Inc,1982.

[3]KRASHEN,S.阅读的力量[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

[4]文秋芳.二語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