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媒介创新风险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2019-04-08 01:16王飞
决策探索 2019年6期
关键词:区块媒介防控

王飞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完善风险防控机制,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

在科技创新的同时,以创新形态与互动传播为特点的新型媒介形态不断涌现,因此而引发的意识形态安全的传播风险相对以往更加不易把控,从风险到危机的进化时间更加短暂,风险兑现后所形成的危机更加严重,对社会稳定构成的潜在威胁更大。因此,新时代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完善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应密切关注媒介创新与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传播。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新要求和媒介创新的不断发展,是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主要任务和所处的客观环境。借助新媒体的泛滥,各种错误观点、错误思潮正在销蚀意识形态安全,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意识形态安全成为中外学界持续关注的重大理论命题与现实问题。早在20世纪初,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者,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对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科学意识形态,提出了“思想的领导者”等重要论述,阐释了意识形态安全对维护国家政权的重要性,这些论述开启了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最初讨论。此后Seymour Martin Lipset从政治制度稳定、国家安全和政治合法性角度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探讨;Zbigniew Brzezinski关注国际关系、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关联。当下,学界普遍认同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是社会整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并有学者就青年思想动态问题开展了实证研究,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方法对意识形态安全进行了讨论,拓展了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范式。

媒介层面,Stephen E. Frantzich较早地从技术角度谈及意识形态安全问题。John B. Thompson运用深度解释学模式,揭示意识形态在文化各个层面的辐射和穿透。John Keane、Herbert I. Schiller、Negroponte均从传播技术角度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探讨。国内学者牛晋芳、孔德宏从网络、信息视角关注意识形态安全,郭明飞则较为全面地阐释了关注网络的意义。微博、虚拟社群、自媒体、网络舆论引导、社交型APP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媒介角度的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各学者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了新媒体带来的传播环境的改变,影响了意识形态的传播。然而,这些与媒介有关的意识形态安全研究大多将互联网视为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或渠道,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的同时,却忽视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创新媒介技术(服务),忽视了其风险传播,这些问题应引起学界的关注。

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周边环境复杂敏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媒介创新进一步发展时代背景下,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现实国情,决定了防范化解媒介创新风险的紧迫性,确保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媒介创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在纵向朝新媒介、全媒体层面延伸,横向通过虚拟社群、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慧媒体、区块链等新媒体技术(服务)主体扩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日渐增大。例如区块链每个节点的自由属性,共同构成了其去中心化特性,这与P2P对等网络有很多相似之处。2016年快播公司及相关涉案人员被依法制裁,其运营期间,通过P2P对等网络传播了大量非法信息。以追求暴利为目的对区块链的模糊介绍与营销,片面夸大其中的某一种技术属性,不适当的宣传引导,将致使区块链在技术传播过程中某些概念、特性的强化,会导致西方泛民主主义价值观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产生意识形态安全风险。

媒介创新过程中,风险传播主体与渠道纵向延伸与横向扩散,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面临的普遍问题,该问题在本质上是新时代安全需求的多元多样多层发展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为巩固党对新媒体意识形态的领导權、管理权和话语权,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必要以媒介创新风险防控、风险传播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关联为基础,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政策实施操作性的媒介创新意识形态安全策略体系。

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往往源于国内经济转轨、社会行为失范、风险防范手段单一、错误思潮泛滥以及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等方面。应以化解社会矛盾频发、提高意识形态宣教效率、强化行为约束力、妥善面对舆情风险为目标,探求提升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意识的具体策略或机制,实现风险防控的有效动员。针对新媒介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进化、风险兑现问题,可以对其进化过程加以控制,通过规避、转移、降低策略实现媒介创新风险防控。针对风险传播的主体多元性、渠道多样性、效果难控性等特点,通过发展风险传播主体、风险传播渠道、风险传播效果分析等风险传播策略或机制,实现对新媒介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传播过程的有效治理。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

猜你喜欢
区块媒介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书,最优雅的媒介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