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人文素质,渗透德育教育

2019-04-08 01:32孙保江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价值观

孙保江

人文素质是人在人文品格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和综合品质。现代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不仅仅包括知识方面的提升,還包括思想、方法、理想、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关注人本身的存在,彰显人之为人的本质。人文素质教育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强大以及发展的重要内容。面对当前世界多元化的挑战与冲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语文教学要承担起这个使命。

中学阶段既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以及人格形成的时期,又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学科教学中即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注意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此,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课程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结合学科特点来关注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质

1.语文教师应自身应成为学生的人文楷模。“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思想和举止对学生产生着直接的、广泛的和深刻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要时刻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要从小事着手来做好学生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具体来说,教师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上课。对待学生要平易近人,关心和爱护学生,呵护学生的成长,耐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用教师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做学生们的楷模。

2.抓住教材切入点,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

真正的德育教育并不是直接、生硬的说教,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语文学科的很多内容都能够成为我们进行德育教育,进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依据。特别是目前教材所选内容,很多都与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讴歌人们、弘扬优秀品德等内容密切相关,这就可以成为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品味、体会,提升思想和情感的认知。例如我在教学《老王》一课时,设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其设计依据是要结合课标情感教育的要求和目标,通过学生阅读课文,体会出身孤苦寒微的老王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淳朴、仁义、善良的品格,进而体会到普通民众身上所蕴含的伟大人格,对于学生思想产生冲击和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3.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训练学生写作能够培养学生们正确的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学生交流自己思想感情的重要渠道,也是了解学生们对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知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写作中引导学生,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作为教师来说,要精选主题,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升审美情趣和思想修养,要有正确的思想认知和人生追求,正确的是非标准。在作文中,体现正确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我在教学口语交际时,开展了一次“到民间采风去”的活动,活动内容为“搜集地方民谚”,活动方法是“访问座谈法”。为了使学生们这次活动实效性更强一些,我结合学生们实际和他们在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学生们提前准备了一堂文明礼仪的教学。指导学生们如何去有好的和别人沟通,如何才能够深入的调查,如何尊重老人等等。然后把自己的研究结果撰写成文。这样学生们在活动中有目标,有指导,整个活动较为圆满的完成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交际能力,还使他们能够发现美、体验美,从而让他们学会讴歌真、善、美。进而树立正确的是非标准,个人也有正确的人生追求,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二、把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结合起来

新课改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要想实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师生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因此要把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结合起来,更好的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1.教师的正确引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设定人文教育目标,不仅可以开阔学生思维,还有利于教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如教学《海燕》一课时,再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后,我引导学生讨论:同学们,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顺境,也会有逆境,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挑战,面对生活的暴风雨,你该怎么做呢?就这个话题,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我要向海燕学习,不管遇到什么风浪都不退缩。”

2.教师应循循善诱、持之以恒,抓住教育契机

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多角度、多侧面分析教材,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进行人文教育渗透。如在教学《岳阳楼记》一课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讨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让学生感受范仲淹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总之,教师要从小事做起,用诚信治学、立行。用无言的人格示范来感染和影响、教育我们的学生。同时,要充分利用好语文学科教学这一有利的平台,在教学中利用学科优势去教育、影响我们的学生。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河中学)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价值观
人文
我的价值观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