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清张 颜
(1.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2.香港城市大学,香港 999077)
接受美学是兴起于二十世纪60年代的一种文艺美学理论,它肯定受众的能动性及重要地位,认为一部未经读者阅读的作品只能称为文本,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与接受,才具有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而被称为“作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受众逐渐处于主导地位,传媒业必须更加注重受众因素研究。而接受美学概念下的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媒介文本进行解读,从中建构意义,获取愉悦感。这对于电视节目达成预期效果,具有美学价值和启迪意义。
2018年10月,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一本好书》,同步在江苏卫视和腾讯视频与观众见面,迅速引发热潮。笔者认为: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大大拓展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表现空间和受众体验。
在观看一部作品前,受众的心理并非一张白纸,而是已经具有某种审美标准,它们同受众既有的审美经验、艺术素养和思想观念紧密相关。接受美学将之称为“期待视野”。在节目制播过程中,受众的“期待视野”起着关键性作用。
《一本好书》节目大胆将传统读书形式转化为场景式读书形式,运用360度沉浸式舞台化场景,以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呈现书中经典的情节冲突、人物性格和优美语言。流畅的故事表达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期待,让看过原著的受众重新回忆故事情节,领悟新的韵味;让不曾读过的观众跟随讲述人的视角激发读书兴趣。比如对《月亮与六便士》的解读与演绎,通过场景的搭建、灯光的运用,营造出复古的十九世纪欧洲氛围。尤其是悬念情节的设置,把一本书的故事,从二维转向四维,仿佛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书中走出来呈现在立体舞台上。没有用过多的特效炫技博得大众眼球,而是抓住新颖的题材和叙事内容,满足大众的期待,好评如潮。
按心理学的理解,感知即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而审美感知,是对事物形式特征的整体把握,是将杂乱无章的对象形式改造成一定的形式,一定的结构完形。
《一本好书》采用独特的审美感知形式,满足了观众的内心诉求。两天拆搭一次的舞台布景,从中国宫廷变成欧洲酒店,由古代建筑瞬间变成未来太空,这些色彩的选取、造型的设定,都十分逼真地接近小说原型。在演绎《尘埃落定》时,从服装到头饰都是藏族用品,大多数演员也是藏族的,这都是为了表演的真实性,传达视觉的最佳效果。声乐的配合加上真实的环境音效,更加烘托舞台气氛,推动剧情的发展。现场观众坐下亦或站立于圆形观看区,全方位沉浸于舞台表演,直观感受人物情绪神态表情的微妙变化,身临其境享受舞台魅力。尤其在第二现场,专家评书时更有可能产生情感共鸣,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并激起重读欲望。节目的真正寓意,不是去评判一个人观念的对错,而是通过审美感知从整体把握主题思想,进行深入思考,得以心神愉悦,形成自我形象的建构及情感的表达。
社交媒体的繁荣发展为受众的活动参与提供了便利条件。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有两极,可将他们称为艺术的和审美的,其中审美的一极是由读者来完成的。对于文化类综艺节目来说,“审美一极”即广大受众,他们的观看、反馈、讨论,是电视艺术审美价值的最终体现。
《一本好书》在豆瓣、知乎等应用上具有超高人气,评论内容涉及节目形式、演员演技、舞台场景等各方面。大众在欣赏节目时,运用一定的审美经验来接受与解读节目,通过查看其他人或专业人士的评论,逐渐从直觉表面感知到全身心投入升华,潜移默化地充实自身的学识。这一过程是接受审美参与性的结果。节目中穿插的文学解读嘉宾,也在相应地参与其中点评解读,不同视角给出不同答案,自由分享,不设标准。由此看来,从节目的筹备到播出,大众的参与一直都在。随着网络传播速度加快和受众审美品格的提升,制作团队依据大众审美需求迅速向精品节目靠近,受众的积极参与形成了快餐文化下审美效应的产物。
综上,文化类综艺节目引领着观众的审美层次与文化认知,观赏性、感知性和互动性成为优质节目的三大要素。文化类综艺节目只要抓住广泛的群众基础,抓住娱乐与教育的平衡点,依托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传递正向文化价值,使观众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就一定能实现创新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