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宇
(湖北科技学院 人文与传媒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自1992年导演尤小刚在北京投拍的《京都纪事》首开商业运作的模式之后,许多影视公司纷纷涌现。各种资本进入了电视剧领域。电视剧开始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中国电视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以日剧《非自然死亡》的为例,研究现实题材电视剧在日本的成功因素,探讨如何创作出大众喜爱的优秀电视剧,推动中国电视剧品质的提升与的发展。
日本文艺作品中强烈的死亡美学色彩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大众传媒,电视剧作为最受欢迎的视听艺术之一,也反映了死亡审美的变迁。死亡是精神活动的最终场所,它比其他心理现象更直接、简单地表现在意识中。如果现象学将纯粹意识中出现的现象视为本质存在,那么死亡美学的思想将人对死亡的心理反应认定为本能,因此,当人面对死亡而出现的主观意识,将影响到每个人每一刻的生活体验:
第一是青春与死。由古至今,日本文化中一直有一种病态的审美追求,即以审视的态度,欣赏英年早逝的人。就好似樱花,花期虽短却美丽。第七集和第八集校园欺凌事件中,活着的被欺凌者背负着逝去好友的意志,却又无法做什么,这使受欺凌者感到无比的无助。死亡带来的绝望是彻底的,逝去的人没有机会改正或再去为过去救赎。同时死亡的破坏性对应着青春期的不稳定性,本应多彩的青春展现出的却是鲜血淋漓的黑暗,作者也借此情景来探讨青少年一些错误的三观,将死亡作为考验年轻人的手段来叙事。
第二是爱与死。死亡与爱情始终是艺术创作者所渴望表达的两大主题,但在日本创作者独特的审美取向中,也存在着一些极端。许多日本电影和电视作品选择死亡与爱情相结合。他们喜欢在讲爱情故事的同时把死亡带入电影。这使得电影呈现出一种悲伤的审美倾向。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主要目的是通过死亡的残酷和生命的独特性,对爱情的存在价值作出一次积极的回答,如中堂的爱情故事线、第五集中铃木,他们穷极所有,不断探求女友死亡的真相,这这个过程中,他们都表现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全篇剧集的故事情节总是因为死亡的突然出现,使观众陷入对爱情价值和意义的沉思。《非自然死亡》试图通过死亡这种悲剧的手段,来展现爱情的崇高和伟大,在作者看来,只有不完整的爱才能真正凸显人类珍贵的爱情。
好的主题曲不仅能很好地服务电视剧,还能跟随剧情的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满腹深情,《Lemon》也是如此,因为深爱着他的祖父的逝去,这使得他开始重新认识死亡,思考人生,因此也有了更深层次的对死亡体验。作为一首纪念祖父生平的歌,他把自己的悲伤和对失去亲人的渴望融入到这首歌中。他对生与死的思考与整篇文章的主题相对应,使高潮部分的情感更具冲击力。与全篇的主题刚好相对应,让剧情高潮时的情感更具冲击。在欣赏主题曲的同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思考,情感共鸣,与作品产生共鸣。作为石原里美主演的法医剧《非自然死亡》的主题曲,《Lemon》可以看作是这部戏与这首歌相互成就的典范。整首歌清晰而圆润,歌词中未曾出现“死亡”一词,但却又时刻都能感觉到主题的沉重,每一句歌词都充满了对死者生者的深刻而真挚的回忆。在这个世界上忙碌而辛勤的工作,千千万万种无法及时表达的情感的人,在电视剧中,能够看到相似的自我,倾吐出一丝温暖和情感,让人不经潸然泪下。
“物哀”文化历来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影响了日本几代人,渗透进了日本人的心中,甚至支配着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像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的小说中无不体现着物哀之美,在这一时期,文艺作品构建了一个可以发泄人们情感的虚构世界。简单地说,物哀就是要对万事万物有着共情,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赋予“哀”的情绪与感受,他们是基于自然的人性,在“哀”的过程中了解人的本性,摆脱了道德观念的束缚,宽容、理解和同情一切事物,所以人们面对“死亡”而作出的反应,就成为了“物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角色的不同身份是职业剧的基础。特殊的场景、环境、专业性以及基于特定职业的人物之间的矛盾是此类戏剧最重要的组成成分。该剧在职业设计上取得很大成功,表现在:
第一,剧中法医的职业特征。人物职业身份是职业剧的基石,法医所在的医疗职业领域相对于大部分职业,无论是从场景还是从技术上来说都更具有专业性、神秘性。“法医是为未来而生职业”这句来自三澄的话贯穿着整部影片的始终,平常我们印象中的法医,就是调查遗体,检视细节,还原真相,但在剧中的真相中,法医还隐藏着改变社会的力量。
第二,职业素养完善角色塑造。在第七集校园暴力事件中,主角得知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是自杀而不是他杀,却又为霸凌者间接性的杀害,因此主角选择先报道法医结论,紧接着告知所有不知情者个人看法,她告诉所有观看她直播连线的人们,校园暴力存在于每个学校黑暗的角落,而那些常年被施暴的人,却等不到光明的现身。于是,在黑暗中爆发的人只能选择燃烧自己的生命去照亮这个世界光明到不了的角落,向世人明示施暴者的罪行。在他们眼里最极端,最有效的方法,却最令人痛心,就算是献祭了生命,也无法把痛楚传达给施暴者,自己的人生,只属于自己,好好过好独属于自己的人生。是她改变了剧中受虐者对生命的看法,放弃了轻生的念头。主角不仅仅是不是为了成为法医而做法医,他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赋予工作,也正是这种血热,让观众在剧情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感到紧张而又热血沸腾,受众多样的情绪体验让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了。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该剧做到了由浅至深,认识角色。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给人及其深刻的印象,这得益于每一集中故事情节所做的一个个铺垫,层层递进,让人有一个逐步了解的过程,最后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例如中堂这个人物,在剧集中,他在官方不知情的情况下,一言不发就把女朋友的尸体解剖了,因此涉嫌谋杀女友,但是证据不足,被无罪释放。关系到警方和法医学会的信誉,日彰医大的工作丢了,被放逐到UDI,晚上甚至就睡在解剖台上(那是他见到女友最后的地方)。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剧中最开始给人看到的是一个性格奇差,独来独往的形象,然后在破案的过程中,慢慢让人看到他的优点,一点一点给人线索,时机一到,便完全展开,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体验,同时也好像陪伴人物经历一个个事件。众多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性格却有着不同的突出点,这些鲜明的特点让受众不会产生记不住角色的影响,因此本剧有着良好的观剧体验的基础。
人物性格反转也值得研究。第八集中,一栋住户失火,现场出现十具身份不明的尸体被送往了UDI解剖。检查结果发现其中有具尸体腰部有勒痕,后脑有遭受过重击,主角怀疑这不是单纯的火灾,而是凶手为了掩盖杀人故意放火。之后经过层层筛选,这名死者的身份得到确认,名为町田三郎,曾因暴力和伤人入狱的前科。据此推断,有人是想要杀町田三郎毁尸灭迹才放火导致了这场火灾。町田数十年未见的父母赶来认领尸体,见到儿子后的父亲没有痛哭流涕,而是对着儿子的尸首破口大骂,死了还要给人添麻烦,连累了其他的人。最终根据唯一幸存的第十一人—高濑文人以及现场的分析,确认町田三郎是使用了消防员父亲教予的消防结绳方法,将高濑从火场救出,之后当他再度进入火场却无法再将其他人背出,只能一一个个背到最高层等待救援,那些尸体上的勒痕,都是消防绳所致,后脑的重击,也是由于昏倒后无力的倒地。而町田三郎从火场救出的高濑文人最终却被证实,他正是这起案件的真凶。从监狱回头的浪子救了人面兽心的杀手。不管是以貌取人也好,有色眼镜也好,或许我们都该思考如何去认识那些改过自新的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何况是一别十年,在长篇叙事中,剧中人物随着案件进展被逐步剖析,让观众由外自内地认知角色,喜爱角色。
《非自然死亡》类似,让文艺与政治这个敏感话题的结合,在当下的社会环境找到了得天独厚的机遇。而最近热播的《都挺好》更是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出一个个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让观众能在剧中看到自己或是身边人物的影子,揭开传统家庭中隐秘而又大众化的的一面,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这些成功的作品都没有离开现实主义的基础,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剧集内部的分工的工作成就,从演员的角度来看,演员要重现剧本人物中鲜明的性格,就得有扎实的演技功底,目前国内电视剧极度缺乏有好演技的新鲜血液,荧幕上的多是华而不实的明星,由此造成了拍摄经费被明星占掉大半的尴尬局面,一部好的电视剧不应为了吸引流量而吸引流量,一部成功的电视剧重要的是它整体的成功,而不是个人。
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它是作者表达对世界、公共事件或社会现象的思考,是真实存在的艺术化处理,受众在持续观赏的过程中需要在电视剧中找到契合自己爱好的要素,否则将会失去兴趣,因此,一部好的电视剧必须具有这两样的功能,只有考虑到电视剧的社会功能和人本身的需求特征才能将剧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赋予受众。最后,坚实的艺术创作基础离不开创作者的符合时代内涵的创意和脚踏实地的执行力,以及付出更多的时间对特定主题的研究,掌握市场动态,才能书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