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元龙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中西艺术比较自近代以来一直是中西艺术交流中经久不衰的话题,出于历史原因,中国近现代雕塑可以说是自西方舶来之物,但这过程中中国传统雕塑的魅力与价值也在这种境遇中得以发现。“由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西都进行了全方位的互补,中国雕塑吸取西方雕塑中写实性的语言,西方雕塑吸收了东方表现主观情感的因素,从而使中西雕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全球化时代。”[田浩《情感与理性》,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在这种语境下,对中西传统雕塑作比较研究是有其必要性的。“比较不是较量,不是竞分高下优劣,而是通过剖析、发掘、探寻它们各自的特殊性以及形成这种特殊性的原因,通过对照对比,发现中西美术在某些方面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比较也是一种对话、交流和沟通。这一过程必会促进二者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合。”[黄宗贤、吴用强著《中西雕塑比较》,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本文正是本着这样的目的,从传统雕塑叙事性功能的基础上以哥特式宗教雕塑和敦煌佛教雕塑的叙事表现形式为例作比较。
而由于中西宗教雕塑在发展历史上,二者并不处于相同的时间历程中。中国佛教雕塑从汉朝传入中国到唐宋时期逐步完成自我本土化的过程走向高峰,宋元之后中国佛教雕塑逐渐步入式微。而这一历史时段正是西方中世纪的黑暗时期,在中国佛教雕塑发展走向式微之际正是西方宗教雕塑进入中世纪晚期逐渐觉醒的过程。基于此,本文选题比较并非在相同的时间维度中比较,而是从其相似的基础上出发着重分析二者的差异性。由于中西古典雕塑都承担着为宗教文化叙事的功能,在表现上都依附于一定的建筑空间,呈群雕组合的形式出现,所以单体雕塑作品不能全面反映彼此的异同。因此,在选题的对比作品范围上较为宽泛,作品选取上以哥特式风格的宗教建筑雕塑与敦煌系列石窟雕塑作对比,而非单独的两件作品对比,以期能更清晰全面的对比出二者的异同。
哥特式宗教雕塑主要是为当时教堂的使用和装饰而制作的,雕塑作品几乎都以建筑的一部分的身份出现的,内容所表现的完全是宗教故事或《圣经》中的人物。形式上有圆雕、浮雕等,大多细致地刻在大厦、照墙、洗礼盆和正门之上,在构图组合上有单体和群像等组合形式。
敦煌石窟雕塑以彩塑为主体,属于石窟寺窟体构成的一部分。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高深,而且与壁画相融相衬,相得益彰。
哥特雕塑和敦煌石窟雕塑都是宗教题材叙事,表现宗教文化故事。在功能上二者都是作为宗教文化表现的工具,通过雕塑对宗教人物形象、故事的塑造描绘,再结合壁画,依附于一定的建筑体营造一个超越现实物理空间的宗教精神空间。让信徒进入教堂或石窟后就像“穿越”现实世界进入到宗教宣扬的精神世界一样,使虚拟的精神世界以“现实”的方式呈现出来。具有明显的服务性。
如《教皇庇护8(PiusVIII)世的纪念碑》和《敦煌第419窟》。前者基督坐于主上位,做布施体态,两使徒站立于两侧,教皇庇护8世虔诚的跪伏于前;后者主尊坐佛居中主位,做讲法状,诸弟子站立于两侧,前端低侧位为供养人侍立。由此可以看出,二组雕塑在呈现形态和叙事方式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所传达出的宗教氛围效果相当,二者在叙事功能上承担相同的责任。
同属叙事角色的哥特式宗教雕塑和敦煌石窟雕塑在构图表现上也具有相似之处,如法国圣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圣母升天》和敦煌石窟《卧佛》,二者都是表现死亡的景象。《圣母升天》表现圣母消亡时的情景,圣母侧躺于卧榻之上,占据主体位置,众多使徒侧立于其后,呈“扇”形排列,悲痛哀挽。《卧佛》表现的是佛圆寂时的情景,佛同样侧卧于前方主体位置,身后诸弟子也只作“扇”形排列,表现出佛祖涅槃时的不同状态。
可以看出,在此种相同题材叙事上,二者在布局形式上相似,都带有鲜明的叙事性和情节性。
1.哥特式风格宗教雕塑造型语言特征
以写实、模仿、再现为主,比例、结构、解剖等符合客观科学规律,用“体块”造型,追求“真”的科学性与知识性。通过模仿再现客观现实中的人体形象塑造神像(人神合一),雕塑追求的是客观的实“像”。雕塑作品个性分明(由具有独立身份的雕塑家创作)。如意大利帕都亚阿雷纳礼拜堂《圣母子》,圣母怀抱圣子,头左转看向怀中右转的圣子,其比例合乎客观真实,整个头、胸腔的体块关系转折生动,圣母头颈王后倾、胸腔和腰部位置前突,以承载圣子达到和谐,整体呈现的三维立体感强。
2.敦煌石窟雕塑造型语言特征
注重意象、写意的表现,以“线”造型为主,具有平面性和绘画性,追求“善”的伦理性。并非模仿现实人体形象塑造,而是表现“形而上”的神性形象(人神二分),雕塑追求的是“感悟”与“想象”中的实“象”。同时段的雕塑作品个性差异小,具有程式化的塑造方式(主要由社会地位低下的工匠制作)。如敦煌第419窟《菩萨像》,比例上菩萨雕塑头偏大,整体大的动态上从头到脚呈柱体状“线”感;服饰紧贴身体通过层层叠加的线形来突出身体的造型,胸廓、四肢、五官等以慨括性的写实手法表现其气韵感。
1.哥特式风格宗教雕塑的空间特征
以雕塑自身物理空间为主,圆雕单体空间扩大,雕塑本身的三维空间建构是主体,从物理性空间渡进到精神空间。如《教皇庇护8世的纪念碑》中圣保罗雕塑整体的空间安排上,头部向右转动看向正在布施的耶稣,上身躯干的方向性向前方,而右腿转向右前方。整个雕塑又下向上以三个大的体块错落叠加呈螺旋式扭动构成一个稳而动的三维实体空间,再通过单体雕塑的物理性空间建构宗教精神性空间。
2.敦煌石窟雕塑的空间特征
雕塑本体三维立体空间弱,不注重雕塑自身物理空间的塑造,单体雕塑空间弱化,通过总体雕塑的组合和壁画等综合建构精神性“气场”空间氛围。在单体雕塑的塑造中多半着重塑造雕塑正面,背面刻画简略,不注重雕塑的三维性的空间安排。如《敦煌第419窟》中,主尊坐佛居中,双腿交叠,田相纹袈裟紧贴佛身,衣纹呈阶梯式叠加,线条流畅,质感厚重。整个雕塑物理空间倾向于平面性,缺少三维空间的律动感,但正是消解其物理空间性,再借以彩绘装饰,构建较强的宗教精神氛围空间。
1.哥特式风格雕塑色彩
哥特式风格雕塑乃至西方整体雕塑都多以雕塑材料自身的质感颜色为主,因为其雕塑注重自身物理空间和细节的刻画展示,过多浓烈的色彩会削弱这种空间性的表现。所以在雕塑色彩选择上更多的是保留雕塑材料质感本身的颜色,以更好展现雕塑自身的形体空间等。
2.敦煌石窟雕塑色彩
敦煌石窟开凿于地质结构松散的砂砾土区域,雕塑的制作不适合直接在岩体上雕刻,所以采用泥土塑造的方法塑像。泥塑的质感色彩暗淡,凸显不出塑像的形象性,所以在泥塑的基础上加以彩绘装饰,凸显对象的形象特征。再者不同的色彩也运用到宗教文化象征中,彩绘达到了装饰与实用的结合。
1.哥特式风格宗教雕塑使用材料
哥特式风格宗教雕塑乃至整个西方雕塑多以大理石、铜等硬质材料为主,这和西方文化追求的“永恒”性有一定的关系。哥特式教堂雕塑也有少量的木雕,但并不占据主流。
2.敦煌石窟雕塑使用材料
敦煌石窟雕塑乃至整个中国佛教雕塑的使用材料中,占主体地位的大抵有两种,一种是泥土,一种是石材。上文有所述,在中国整个西北地区主要是地质结构相对松散的沙砾土质,所以在不适宜于雕刻的地质结构区域内的佛教雕塑就以泥塑占主导,而中东部地区地质结构为硬质的花岗岩体,则适合于直接在岩壁上开凿佛像。
在中西宗教雕塑表现形式的诸多差异中,最根本和最大的差异在其造型语言上。同为为宗教服务的中西宗教建筑雕塑,由于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等不同的因素,造就二者的差异性。中国传统艺术强调直观的意向思维方式,通过直觉来直接体验、感悟并把握对象,是一种超越逻辑、概念、重感悟的思维方法。这就使得中国佛教雕塑表现成“人神二分”的形式,是一种直觉经验与想象对象的表现。而西方传统艺术思维则是以分析为手段,把事物一分为二,追求“真”的科学理念,形成了重逻辑、科学与理想的思维模式。这就造就了西方传统雕塑以写实再现客观对象为蓝本再现神像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