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翩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褪去了小学时代的幼稚与物质,逐渐迈向青春期发展,这不仅仅体现在其生理方面的转变,也预示着其心智方面逐步走向成熟。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环境,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涵,为初中学生提供更加积极、正能量的思想指导,助力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在心并且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行动[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对学生展开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一定要承担起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职责。究其意义来看,一方面,能够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德育性质的学科,在学生的人生发展中起到重要导向作用,是对学生思想进行教育的有效工具,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能够让学生懂得综合个人价值观与社会、国家的价值观,从而在人生道路中向着更优秀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初中学生年龄尚小,加之当今时代各方信息的获取极为快捷且数量众多,倘若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则极易受到外界诱惑或干扰,在价值观建立的过程中容易跑偏,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显得尤为必要。
1.利用生活中的示范榜样,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许多人在学习中、生活中都会为自己树立追赶的目标榜样,而榜样也像一面镜子一样,对人起到鼓舞、激励、塑造的作用,同时会在社会范围内形成强大的示范影响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往往会表现得较为迷茫与疑惑,所以在这一重要阶段为学生树立正向的示范榜样极为必要[2]。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授课过程中多利用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去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得到情感熏陶,从而树立正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比如,在讲解《积极奉献社会》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引入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真实事例进行说明。梁益建作为一名极重度脊椎畸形矫正专家,主动放弃了国外高薪职业生活,回到祖国亲自实施了3000多例“驼背”手术,挽救了数千名患者的生命。在当今社会中有许多贫困家庭因为重病而变得一贫如洗,为了帮助更多患者恢复健康,并且能够在最佳治疗时间得到医治,梁益建经常为贫困患者筹集资金,尝试多次举行募捐活动。在教材中有写到,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并非在于其得到了多少,而应当看到他奉献了多少,唯有积极奉献为社会作出贡献,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与肯定,进而实现自我价值。通过这些在生活的鲜活事例与一个个真人榜样,学生对于价值观念的认识便会更加深刻,相比较单纯的说教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易被初中学生接受,从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理解。
2.结合时事热点与教材内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内容中有部分知识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难以理解,倘若教师只顾照教材进行宣讲,学生可能了解的不够深入,所以教师可尝试着与学生较为熟悉的时事热点进行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对内容的消化。
比如,在讲解《责任与角色同在》的相关内容时,教学目标在于深化学生对角色和责任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联系“最美教师支月英”的事例进行说明。年仅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中的百般劝阻,毅然离开家乡前往偏远山区的一所小学,成为了一名小学女教师,这所小学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且海拔近两千米,而支月英一待便是36年,从最初的“支姐姐”成为了后来的“支妈妈”。教师在讲解这一事例时,便可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所以不管何时何地,都不能给辜负国家与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通过将时事热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的理解。
3.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培育初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够仅仅局限于道德与法治的教材本身,一切能够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得到提升的资源都可利用。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往往会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可在结合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去组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不一样的体验,从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比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展开垃圾清扫活动,培养学生“敬业奉献”的精神;在国家公祭日来临前,组织学生开展“缅怀英雄,牢记历史”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得到思想与精神的熏陶,从而在心中留下“爱国”印记。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开展,不仅仅能够促进班级班风、学风的有效建设,同时也能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家庭教育同样是初中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所以道德与法治课堂还应向家庭拓展,比如可在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来临时,引导学生去外在表现对父母的感恩,通过亲子活动的开展去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承担。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应当肩负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责任,所以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生活事例、时事热点以及组织实践活动去做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