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刚
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教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培养小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探索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实行体验式的教学法有助于发挥小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提升小学生参与英语课堂主动性,不断培养小学生听说能力。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创造情境和规律,使学生通过实践和亲身体验来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包括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视听欣赏、探究活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具有如下积极意义:
体验式教学能够通过教师为学生构建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由需要学习英语,到爱上英语的转变。除此之外,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奠定基础。体验式教学所构建的情境之下,学生的英语学习处于一种情境背景之下,符合语言教学的发展需求,能够更进一步的推进英语教学的发展。也逐渐适应于新课标所强调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
我们的小学英语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充满趣味的,促使小学生能够在一个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掌握语文知识,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课堂学习。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要有目的地创设英语学习情境,不断帮助小学生树立英语学习方向,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那么如何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呢?具体可以通过三方面来实现:第一,小学英语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在英语学习中,教师的教学计划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为小学生提供一个日常生活的情景模拟,让小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与生活的情景交融,不断挖掘小学生的学习潜能,能够让学生主动自觉的接受小学英语教育。第二,在英语学习中,可以穿插一些学习儿歌,通过歌唱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快速融入到英语学习情境,小学生对歌曲的兴趣还是很显而易见的,老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小学生编制易于上口的音乐,加深小学生脑海中英语单词印象,引发学生思考。第三,利用游戏创设教学氛围,小学生天生活泼,教师利用游戏利用游戏吸引小学生注意力,促使小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课堂教学,例如,英语水果类单词接龙、英语句子模仿秀等等,促使小学生能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就学习到了英语知识。通过营造轻松教学氛围的方法,实现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小学生提升英语兴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小学生对于多媒体的教学有着新鲜感,同样对英语课堂中小视频的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所以我们的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时期的特点,充分利用小视频时间短、内容含量大等多方面特点,促使小学生能够在课堂开始前,融入教学情境之中,发挥体验式教学法的优势,让小学英语教师和小学生共同利用、共享资源。在英语教学中巧借小视频,可以有效缓解课堂氛围沉闷状况,教师为小学生播放一些英文动画、英文歌曲,能够让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上,就是通过这种直观的感受,为小学生传递语言知识,增强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歌曲、小视频的学习有着时间短,趣味性强,涵盖方面广的特点,可以满足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自主能力的提高,尤其在小学英语的单词学习中,许多小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单词不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趣味的课件,为学生播放英语单词,给小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促使小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英语单词。
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尝试为学生构建合理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英语学习。经过观察不难发现,在当前的英语教材中就已经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这已经是简单的情境构建了。而作为教师,需要将这些情景具体化、生动化的交给学生,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环境中去体验所学内容。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mother、father、brother等具体的家庭成员的时候,运用到“Who is she/he?”这一句式时,教师可以在班级组织一个“我爱我家”的全家福展示活动,在展示过程中,随机抽取学生,问其全家福中的某位成员是谁。在学生对这位成员的介绍中,了解到所学知识。在讲解apple、banana、orange等词汇时,教师可以直接在班级组织开展一个大的party,然后提供不同的食物给学生选择,在这些情境之下,学生的英语学习显得更为自然流畅,不再是因为教师要求而学,而是因为逐渐发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而学习。
体验式教学在构建了合理的情境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切身的体验。在许多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境,学生依然难以投入其中进行学习,这与教师引导方式的不和谐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的技巧训练。作为教师,要能把握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引导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在一些情境之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此时教师也要作为重要的引导者参与其中,而不是对学生的学习工作放任不管。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给学生自由与引导学生的思考要相辅相成,相互完善。作为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给予学生鼓励与完善。